不忘初心,奋战一线
——市疾控中心员工抗疫工作小记
青山 王斐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市疾控中心的工作人员承担了流行病学调查、核酸检测等重要且专业的工作。虽然他们的工作需要与患者近距离接触,充满了风险,但是他们没有丝毫畏惧,勇敢地冲在疫情防控的一线。

    蔺洁:战疫一线的“排雷兵”

    “蔺医师,我是克拉玛依区疾控中心的龚玲。我接到市人民医院的汇报,一名从武汉返回我市的市民因为咳嗽到医院医治,现在情况不明,我们希望您能去现场看一看。”1月22日,刚参加完我市政府医疗系统疫情防控会的市疾控中心防疫科主管医师蔺洁接到了一通紧急电话。

    “是它来了吗?这个‘魔鬼’的速度居然这么快吗?”挂断电话后蔺洁暗想。此时,新疆还没有新冠肺炎的确诊病例。

    一分钟后,蔺洁拨通了市疾控中心副主任林彬的电话,向他汇报了情况,表示自己需要立刻赶赴现场,去做流行病学调查工作。

    “你在完成任务的同时,一定要做好防护工作,保证自己的安全!”林彬嘱咐道。

    “姑娘,你好。你别紧张,你就把我当成动画片里的‘大白’,我和你随便聊聊,请你一定要如实、详尽地回答我的问题。”看着那名26岁、从武汉返回我市出现咳嗽状况的姑娘局促不安的神情,蔺洁安慰道。

    流行病学调查员(以下简称流调员)虽然不是治疗疾病的医生,却是切断疫情传染途径的关键“逆行者”,是有效保证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排头兵。“我们最核心、最关键的任务就是准确搜集关键可疑信息,并对信息进行汇总分析,为疫情研判提供依据。为确保万无一失,我们不能错过与病人有关的任何细节。接到疫情电话的时候,我没有时间考虑自己是否安全,我只知道我是一名疾控工作者,更是一名党员,疫情现场需要我,我需要带齐所有物品,迅速赶往现场。”蔺洁说。

    一个多小时的流调工作做完,蔺洁配合克拉玛依区疾控中心的工作人员对患者采集咽拭子样本。

    咽拭子采样是将棉签近距离伸进患者喉咙,擦拭扁桃体甚至更深部位。采样时,患者常常会忍不住咳嗽、打喷嚏,甚至呕吐,而蔺洁和工作人员距离患者不足50厘米,即便全副武装,风险也不小。

    返回单位后,蔺洁在第一时间将咽拭子样本送至实验室进行检测并立刻撰写流调报告。当检测结果、患者CT片、流调报告及时摆在专家组面前时,蔺洁才长出了一口气,“专家根据现有材料建议该患者居家观察。”

    在完成第一例对象的调查工作后,蔺洁开始思考:虽然此时新疆还没有确诊病例,可大量在武汉上学的学生及工作人员都在近期返回我市,我市的疫情防控工作也迫在眉睫,专业培训、方案制定、统筹协调等工作都要一项项开展。

    随后,蔺洁根据市疾控中心的安排,快速梳理了流行病学调查中容易忽视的细节问题,编写出了一份流行病学增补调查表,并得到自治区防疫专家的肯定。

    1月22日晚,市疾控中心一支由8人组成的流行病学调查队成立。

    范玉玺:战疫一线的“侦察兵”

    范玉玺是我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工作人员,主要负责对医学观察人员和符合条件的人员进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

    由于2018年参加工作后的第一个春节就没有回家,今年春节范玉玺原本打算回家跟家人团聚。

    然而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范玉玺主动退掉了回家的票,有着3年党龄的他认为:践行入党誓言的时候到了。从1月19日起,范玉玺就一直坚守在工作岗位上。

    流行病学调查是个细致活儿,要通过被调查对象纷繁复杂的生活片段,精准掌握其所有的行踪和密切接触者,这需要敏锐的洞察力和缜密的逻辑能力。因此,范玉玺笑称自己是疫情防控阻击战中的“侦察兵”。

    “我们流调工作是疫情防控工作的第一道关口,如果这一环节缺失,后续工作就无从谈起。新冠肺炎传播速度快,只有尽快找到每一个可能病例的行迹,才能早一点对密切接触者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防止疫情扩散。因此,我们必须第一时间展开调查。”范玉玺说。

    1月28日凌晨3时左右,刚写完前一天流行病学调查报告的范玉玺准备休息时,手机响了:市中心医院有一名患者出现了疑似新冠肺炎的症状,且有与武汉返克人员的密切接触史,需要立刻进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和采样。

    接到通知后,范玉玺立刻赶到市中心医院,对那名患者进行详细的流行病学调查。

    “每次做流调,有时一做就是两三个小时,我们说话比较多,护目镜的镜片上经常会蒙上一层雾气,一轮调查做完我们浑身是汗,头发湿得像洗了澡,脸被护目镜勒得全是压痕。”范玉玺说。

    做完流调,已经凌晨6时。回到单位后,范玉玺立刻对刚才的调查内容进行整理分析,汇总成详细准确的流行病学报告,这时已经是早上9时了,第二天的流调工作又要开始了。范玉玺来不及休息,再次前往市中心医院,对6名患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这一轮工作结束后已经是16时许了。回到单位,来不及吃饭和休息,范玉玺又开始写流行病学调查报告,将流调信息快速准确地反馈出去。

    “我们的工作容不得一点耽搁,时间就是生命,早一分钟到达现场、早一分钟开展流调、早一分钟提交流调报告、早一分钟采取防控措施,市民就多一份安全保障。”范玉玺说,市疾控中心流调组的这些“侦察兵”,全天24小时备勤,随时待命准备出发。

    胡俊:战疫一线的检测员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验科技师胡俊经历了一个别样的大年三十——待在实验室里做实验,并且从那天起,他与同事一起奋战在抗击疫情的一线。

    春节假期的一天22时30分左右,胡俊做完一批核酸检测刚出实验室,手机就响了起来。原来,市中心医院又有需要做核酸检测的患者了。

    胡俊立即打起精神,与流调组、消杀组的同事一起赶往市中心医院。

    到了医院,他们按照规定穿戴好防护服,随后到病房对患者采血样和咽拭子样本。

    10分钟后,胡俊便采好了样本。先经过缓冲间进行消杀、处理好穿过的防护服……走完所有消毒流程,确保不会交叉传染后,胡俊和同事马不停蹄地往回赶。

    返回实验室时已经是次日凌晨零时许了。胡俊和另外两名同事一同进入实验室检测。

    “三个人检测能互相提醒和监督,也更加科学合理。”胡俊说。

    做一次核酸检测大概需要6个小时,在此期间要穿上密不透风的防护服进行各项实验操作,有时被汗水打湿的地方很痒也没办法挠,只能忍着等实验结束。

    检测完已是清晨6时许。胡俊脱下防护服,汗水早已浸透了他的衣服。摘下口罩,他的脸上留下了深深的勒痕。

    自2007年来到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验科从事卫生检验工作以来,胡俊建立了我市的核酸检测平台,也曾在2009年检测到我市第一例甲型H1N1流感病例。

    目前,胡俊带领着11人的小团队在我市进行新冠肺炎核酸检测工作,为疫情防控工作贡献他们的力量。

时间:2020-03-04    来源:克拉玛依日报
返回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