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拉玛依日报--精品新闻赏析

通讯

于光的“全家福”

(首席记者 田华英 记者 王雯婧)

于光(后排左一 )的“全家福”。(照片由努尔加孜·白热克拜提供)

  3月31日,星期日。上午,于光家的院子热闹起来。

  于光是克拉玛依市小拐乡团结村村民,他的家在小拐乡团结新村37号院。作为这个大家庭的长子,他和妻子正在张罗一大家子的聚会。

  于光和弟弟阿斯卡尔·白热克拜边宰羊边商量今年春天耕种的大事,妻子徐艳华和妹妹努尔加孜·白热克拜、弟媳娜孜拉·夏库正忙着洗菜、切胡萝卜。小院角落的土灶上,大锅已经架好,正等着新鲜的羊肉入锅……

  “大家动作快一点,大姐二姐马上也回来了。”母亲沙依木汗·达吾提从屋子里走出来,大声问,“胡萝卜切好了吗?我来做抓饭。”

  中午,长条桌上摆得满满当当:于光做的红烧全鱼,徐艳华做的凉拌三丝和蘑菇炒肉,大姐古丽加孜·白热克拜做的大盘鸡,二姐古丽娜孜·白热克拜做的手抓羊肉,沙依木汗·达吾提做的“妈妈牌”抓饭摆在正中间……

  长条桌对面的墙上,是一张二十多口人拍成的“全家福”。“全家福”里,父亲白热克拜·海沙端坐在正中央。在他慈祥目光的注视下,这个大家庭最日常的一次聚会开始了。

  以后这就是你的家

  这张“全家福”是2011年拍的,那时,于光走进这个家已经27年了。

  于光的老家在甘肃。母亲远嫁、父亲去世之后,他流浪到小拐乡团结新村,一个人住在村里一间废弃的破房里,靠打零工为生。那年,他15岁。

  后来,他跟村里的哈萨克族电工师傅学会了电工技术。

  1984年冬天,家里开着饭馆的白热克拜·海沙来到于光的住处,想让他帮忙把饭馆里的电线接一接。

  推开门,屋里像冰窖一样冷,于光蜷缩在一床破被子里……

  看着这个和自己女儿一般大的男孩,白热克拜·海沙心疼地说:“你住我家去吧,家里不富裕,可保证饿不着你、冻不着你……”

  那天晚上,于光跟着白热克拜·海沙回了家。白热克拜·海沙郑重地向全家人宣布:“他叫于光,以后他就是咱们家的老三,也是家里的大儿子。”

  “洗手,吃饭。”白热克拜·海沙招呼于光上桌,“以后这就是你的家。”

  吃完饭,坐在红彤彤的炉火边,看着进进出出忙着给他找被褥铺床的沙依木汗·达吾提,还有一屋子有说有笑的姐妹弟兄,于光有点恍惚。

  “于光,起床了。”第二天早晨,听到有人叫自己的名字,于光一个激灵从床上坐起来,揉揉眼睛,环顾四周,暖暖的屋子,崭新的被窝……

  于光鼻子发酸,长这么大,从来没有人叫过他起床……

  热热的奶茶和馕,这天早上,于光吃得饱饱的。

  很快,“老三”于光就知道了,他还有两个姐姐、三个妹妹和两个弟弟,加上亲戚寄养在家的孩子,最多的时候,这个家有12个孩子。家里的生活都靠父亲当医生和母亲种地、养羊以及家里开饭馆的收入维持。

  吃过早饭,于光一头扎进饭馆的厨房,劈柴、烧火,空闲时就跟着母亲去放羊,种地……他想用自己的劳动,报答这个家庭给他的爱。

  孩子多,日子穷,为了让孩子们吃饱饭,母亲想尽一切办法:秋天用包谷粒和麦粒给他们做抓饭,春天漫山遍野挖野菜给他们包包子,冬天炉火里埋几个土豆……

  走进这个家,于光真的再也没有挨过饿、受过冻。

  今天是你的生日

  1985年2月19日晚上,于光将羊群关进羊圈。走进家门时,他愣住了:炕桌上摆着手抓肉、那仁和馓子,全家人围坐在一起等他。

  “今天是除夕,咱们一起过。”父亲起身,把于光拉到身边坐下,又掏出一瓶白酒,“咱爷俩今天喝点……”

  半醉半醒之时,母亲捧着半个西瓜放到于光跟前,西瓜瓤上还插着一根火柴。

  “哥哥,妈妈说今天是你的生日,买不到蛋糕就用窖里藏的西瓜代替了……”努尔加孜·白热克拜喜滋滋地边说边点燃火柴,“呶,这根火柴就是生日蜡烛。”

  刺啦,火柴头上燃起的小小火苗,映亮了全家人望向于光的眼睛和笑脸。于光胸口一热,眼圈红了。

  于光根本不记得自己确切的生日,母亲沙依木汗·达吾提偶尔问起来,他凭着记忆随口说了个2月19日,说完也就忘了。

  没想到母亲却记在心里,也没想到自己的生日居然跟这年的除夕是同一天。

  泪眼模糊中,父亲和母亲一人递给于光一个红包,“我们跟电视里学的,过春节,长辈要给孩子压岁钱呢……”

  接过红包,于光就醉了,醉得不省人事。

  从那年开始,全家人年年都给于光过生日;从那年开始,全家人年年都过春节。

  大伙是怕你孤单呢

  1990年,于光22岁了,父亲请来朋友和乡亲,和泥打土块,在老房子前面,给于光建起了三间房。

  有人建议把房子建在老房子旁边,父亲不乐意:“于光是我家长子,房子盖在前面,他往前冲,我们在后面给他撑着。”

  房子修好了,母亲带着姐姐妹妹把房子布置一新。

  后来,这个房子成了于光和妻子徐艳华的家。

  结婚那天,父母亲给他们操办了热闹的婚礼。母亲带着姐姐妹妹给他们准备了过日子所需的全部家当:被褥、锅碗瓢盆、米面油……

  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徐艳华都有点不适应,因为每天都有人请他们夫妻俩到家里吃饭,而且不是吃简单的饭,而是吃有手抓肉那种很丰盛的饭。

  “这是我们哈萨克族的习俗,大家请新媳妇吃饭,就是让新媳妇认门。”惶恐不安时,婆婆沙依木汗·达吾提的一席话让徐艳华安了心,“认了门,你以后就能串门了,大伙是怕你孤单呢。”

  徐艳华是河南人,早餐习惯喝稀饭吃馒头,于光则习惯喝奶茶就馕。

  很快,他家的早餐就变成了炒菜馒头和奶茶……

  一天早晨,父亲端着奶茶来串门,看到热腾腾的馒头,也学着于光的样子,掰了半块夹点咸菜腐乳,一口咬下去:“呀,好吃,软乎,比吃馕舒服。”

  从那以后,老两口的早餐就常常到于光家吃。

  爹娘在哪我就在哪

  弟弟妹妹成家后,相继离开了团结新村。于光一直留在村里,他说:“老爹老娘在哪,我就在哪。”

  说不清从啥时候开始,于光成了这个大家庭的“主心骨”。

  也许是从1993年春耕开始的吧。

  那年春节后没多久,父亲叫上于光去买棉种。

  “老爹,咱今年不种棉花吧。”

  “不种棉花种啥?”

  “种打瓜。”

  “打瓜?打瓜是个啥?”

  “就是西瓜的一种。”

  “不行不行,西瓜不能种。”

  于光用了很长时间,给父亲解释西瓜和打瓜的区别。

  将信将疑的,父亲还是听了于光的建议。

  没想到,那年他们家种打瓜的收入,比种棉花翻了一番还多。

  从那以后,每年春耕,于光说种啥,父亲就同意种啥。

  于光不仅是父母身边最贴心最倚重的儿子,还是姐妹兄弟心里的支柱。

  2007年,努尔加孜·白热克拜因没有工作,情绪低落。于光看到社区招聘协警的公告后,便给她报了名。

  努尔加孜·白热克拜顺利通过考试,有了稳定的工作。如今,她已当上了克拉玛依区南苑社区党支部副书记。

  2008年,小弟弟阿依波力·白热克拜因车祸去世,父亲伤心过度住院,于光把辛苦积攒的给女儿的一万多元学费交给母亲,给父亲治病。

  父亲去世后,大家遇到大事小情,母亲总是说:“去找你们大哥商量商量。”

  星期日的聚会进入尾声,男人们坐到院子里喝茶、聊天,女人们打扫、收拾。沙依木汗·达吾提从墙上取下“全家福”认认真真擦拭着,笑眯眯地端详着照片里的每一个人……

  这张“全家福”是按照病重的父亲的要求,于光召集全家人拍下的。拍后不久,父亲就“走了”。

  在于光心里,这张二十多口人合照的“全家福”,是父亲送给他的最珍贵的礼物。他把它挂到了客厅里最显眼的地方。

  小时候孤苦无依,现在却有了这么多家人,每每望着“全家福”中的自己,一股幸福的暖流就会情不自禁地溢上于光的心头。

  (全文刊载于《克拉玛依日报》2019年4月1日A06版。)

  1.主题突出,针对性强。文章以小见大,弘扬了人性的真善美,树立了新疆各民族大团结的良好形象。
  2.行文巧妙,可读性强。文章构思精巧,将事情的来龙去脉进行了生动、细致地展现,读来曲折而又充满温情。作者采写时注重使用短句短段,行文流畅,节奏明快,一气呵成。本文刊发后,本报多次接到读者来电,大家普遍认为,《于光的“全家福”》一文是新疆半个多世纪以来各民族和谐共处、共同帮助、共同发展的缩影,也昭示着新疆各族人民的未来将更加灿烂美好。 
 
 
 

来自新疆油田公司南疆“访惠聚”驻村工作队的报道⑤

美丽的新家让人看不够

(记者 胡林 通讯员 李小强 蔺媛)

  虽然他的新家已入住一年了,但阿不力米提·加马力每次回家或离家前,还是要在门口转转、看看,既是在欣赏,也是在确认——这真的是我的家吗?

  6月9日上午,喀什地区泽普县依克苏乡托万恰卡村“访惠聚”驻村工作队队员乌马尔江路过他家时,看到他又在门口摸着、看着。就和一个月前乌马尔江和记者造访他家时的情形一模一样。

  阿不力米提·加马力的妻子吾尔尼沙·阿西木说:“他每天摸多少遍呢,回到家里也是摸来摸去,边摸边笑,新房子让他高兴得脑子都快坏掉了。”

  动心之后带了头

  阿不力米提·加马力的家是去年5月底翻建好的。5月8日,记者来到他家。他的家中有一间客厅、三间卧室、一间厨房。地砖锃亮,墙壁雪白,从沙发到茶几、电视柜,再到木床、被褥、窗帘,都簇新洁净。

  2018年,喀什地区提出在农村开展“倡导新风尚,树立新气象,建立新秩序”活动。阿不力米提·加马力家是村里最早响应这一号召,进行家里房屋改造的。

  开始,阿不力米提·加马力也想不通,他寻思着,祖祖辈辈都是睡土炕,为啥要换成木床呢?家里的地上是脏一些,也不用铺地砖吧?家里只有小木凳,但也没必要买沙发呀,咱一个农民搞这些干啥呢?

  村干部来说,他摇头;儿子回来说,他瞪眼;“访惠聚”驻村工作队队员来说,他动心了。

  他想,这个从克拉玛依石油单位来的“访惠聚”工作队驻村后,经常给村里人送米送面,村里的路和自家门前的葡萄长廊,都是人家驻村工作队搞好的。他们还安排自己的儿子阿不都热孜克·阿不力米提在村里当了保安,每月1200元工资。没有共产党派来的驻村工作队,哪有家中的好日子。他们说要改,肯定没错。

  阿不力米提·加马力找到了“访惠聚”驻村工作队,提出要和其他几家带头干。

  家里美了人也美

  “自己的家,由别人花钱搞,这样的好事一辈子都没听说过。”听说盖安居房每户补贴2.85万元,盖牲口棚圈、做葡萄架等给2500元,改造土炕、厨房、铺地砖又给补贴3000元,村里的贫困户另外还有补贴,总数要超过5万元了。知道这些后,阿不力米提·加马力高兴得睡不着了。

  为了给搞房屋改造的家庭节省资金,“访惠聚”驻村工作队组织他们共同商议。选好瓷砖的花色式样后,他们争取到了商家的批发价。

  “你们看,这么好的地砖才9块钱一块,比小娃娃的脸都光滑呢。”说着,阿不力米提·加马力俯身摸着地砖,一脸喜色。

  “这个人太好了,好的和雷锋一样。”他对记者身边的“访惠聚”驻村工作队队员乌马尔江竖起了大拇指,说,“他找广州的厂子,说我们是贫困村,让他们帮帮我们,结果电视机直接从广州发来了,他还不让我们几家掏钱,因为他把自己爸爸给的一万多块钱贴进去了。”

  说到这里,阿不力米提·加马力抹起了眼泪:“共产党里有天底下最好的人呢!”

  “‘访惠聚’驻村工作队和村里这样帮我们,我们自己再不把家搞漂亮,就没办法做人了。”说着,阿不力米提·加马力指给我们看他自己花钱买的电视柜、厨房推拉门和漂亮的窗帘以及床上用品,“这些都是我和老婆买的,共产党给了我们好日子,我们咋能抱着家里原来的烂东西不放呢。”

  “家里美了,我们的人也美了,你们看,我的老婆嘛也爱漂亮了。”阿不力米提·加马力的这番话,让妻子吾尔尼沙·阿西木害羞起来,她连忙起身走出门去。

  终于盼来好日子

  房子改造好后的第一天晚上,阿不力米提·加马力躺在床上,久久不能入眠。他不是不舒服,而是觉得太兴奋、太奇怪。从小到老都是和全家人一起睡在一个大土炕上,现在和孩子们分开睡了,还真是有些不习惯。

  待眼睛睁开时,早已日上三竿。他想想夜里,第一次没有老鼠在自己身上爬来爬去;他看看身上,也第一次没有跳蚤咬过的印记。他哭了,喃喃自语着,没想到自己都67岁了,还能过上这样的好日子。

  从那以后,他几乎每天都要把表定上闹铃后才能醒来。他对记者说:“过去我每天天刚亮就醒了,因为浑身疼得睡不着。现在不一样了,木床又软又干净,好日子让我舒服得不想起来。”

  阿不力米提·加马力说,他过去身体不好,几年前因为肺病和胃病住了几次医院,还动了手术。“现在知道了,是那时候不讲卫生、家里太脏,天天坐在土炕上吃灰吃土,我们在这边吃饭,老鼠就在那边吃饭,能不生病嘛!”

  “现在,我的身体已经和40岁时一样了。”说着,阿不力米提·加马力高高地举起了手。

  “房屋改造后,生活质量就提高了,人也健康了。为什么过去你们自己不去做呢?”

  面对记者的问题,阿不力米提·加马力挠起了头,说:“我们爸爸和爸爸的爸爸都是这么过的,‘访惠聚’驻村工作队不来,不帮着我们改变,我们根本不知道啥是好日子。现在嘛知道了,前面六十多年白活了。”

  穷病没了啥都好

  “党给了好日子,自己只管躺着舒服,这样过下去心里头难受。所以嘛,我要给自己找点事情做。我现在羡慕儿子,他能当保安,能保护大家不受‘三股势力’的伤害。我老了,不过我也能干活,不会白吃粮食呢。”阿不力米提·加马力说。

  说着,他把我们领到院中的一间小屋里,指给我们看:“我有一个电动磨,能给村里头的人磨包谷面呢。磨上一公斤面只要两毛钱,是整个依克苏乡最便宜的。”

  “有时候人家没带钱,他就不要了。缺了几毛钱,他也说,够了够了。大家都知道他是个好人,其他村子的人也专门跑来找他磨面粉呢。”妻子吾尔尼沙·阿西木忍不住夸起了丈夫。

  阿不力米提·加马力一听不乐意了,他打断了妻子的话。“我做这点事算什么,和人家工作队比,我干的这点事情羞得很哩。”他指着电磨说,“这个磨为啥能干活?还不是以前的‘访惠聚’驻村工作队队长何胜彪帮我嘛。这个机器要用三相电呢,为了给我申请下来,何队长往乡里跑了好几趟呢。”

  “这些包谷面,村里人自己吃吗?”记者问。

  阿不力米提·加马力听了连忙摇手,说:“过去穷,我们常吃包谷面,吃够了呢。包谷面现在都喂牲口了。大家有钱了,现在只吃白面、大米了。过去一个月才吃一次的拌面,现在天天吃,往撑了吃。”

  “为什么你们现在有钱了?”阿不力米提·加马力一听,立刻指着一旁的“访惠聚”驻村工作队队员乌马尔江说:“以前我们没见识,脑子嘛像木头一样呢,他们教我们种地、养羊、挣钱,是他们让我们的脑子会干活了。”

  离开阿不力米提·加马力的家时,乌马尔江要他多休息、保重身体,防止旧病复发。阿不力米提·加马力听了连连摇手,说:“有你们在,就能治我们的穷病。穷病好了,人一高兴,就什么都好了。”

  (全文刊载于《克拉玛依日报》2019年6月11日A06版。)

  记者赴南疆“访惠聚”工作队采访时,通过询问、观察、思考来积累素材、发现线索、提炼主题。采访来自于现场捕捉,而不是提前预设,所以文章现场感强,细节丰富,以小见大,信息牵出方式巧妙。全篇以对话为主线展开,原汁原味,信息量大,洋溢着浓烈的乡土气息,感染力强。本文是12篇系列报道中的一篇。该系列各篇主题、角度和表现手法都不雷同,对同类报道具有示范作用。该组系列报道有五篇在人民网全文刊登(该文是其中一篇)。
查看更多精品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