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合作助力企业成长壮大
——我市科技创新工作系列报道之五
马世军 陈捷 董琪

    长期援疆是党中央的重大决策。为充分发挥上海、四川人才援克、科技援克的组织优势、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近年来,我市每年都举办沪克、川克科技成果对接会。会上,共发布了克拉玛依技术需求55项、上海推介项目32项,其中7个项目在克拉玛依落地。四川省科技厅共支持川克科技合作项目26项,经费2500余万元,产生直接经济效益超过1亿元。新疆油田公司与西南石油大学签订多项科研合同,年均超过1000万元。

    随着沪克、川克科技合作领域的不断拓展,我市在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科技人才培养、科技转移转化等方面都陆续取得了丰硕成果,这不仅提升了我市科技创新能力,更增强了我市经济发展活力。

    企业遭遇瓶颈难以突破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阶梯,一个企业能否持续健康发展,创新将成为决定性的因素。作为新疆永升能源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永升能源公司”)科研中心经理,董琪对此的认识尤为深刻。

    永升能源公司是一家主要从事钻井、修井、定向井、固井及为油田提供增产增注技术服务的专业化公司。成立最初,该公司所从事的技术服务工作科技含量相对不高,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也积累了扩大再生产的发展资金。

    但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疆内外公司闯进了这一技术含量并不高的市场。在工作量相对不变的前提下,各公司相互竞争,彼此的收益均日渐收窄。在不断的竞争过程中,大家都认识到这样一个规律:没有创新,没有拿得出手的拳头产品,最终会被市场淘汰。

    永升能源公司领导层意识到这一现状后,果断决定,在原有的油田技术服务工作的基础上进行多元化发展,涵盖勘探开发的上下游产业,有意向技术含量更高、收益也更高的油田开发领域进军。

    面对“前有堵截、后有追兵”的严峻形势,该公司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四处招募技术人才,倒逼产业升级,“尽管公司领导层已经充分认识到科技创新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也想方设法创造了技术创新的环境和条件,但由于企业创新能力不足,很多基础工作又要从头开始做,往往是在项目研发过程中投入了大量资金却不见成果,经济效益不佳。”董琪说。

    此时,历经多年风雨的董琪已经意识到,这是公司发展中的一个瓶颈,唯有突破,才能取得长足发展。然而,现实不容乐观,除非有足够强大的技术力量支持,否则仅靠本公司的技术力量,这个瓶颈短时间内难以突破。面对这个难题,该公司领导层没有退缩,而是积极行动起来,准备迎接随时而来的机会。

    科技合作让企业迎来春天

    近年来,市科技行政管理部门持续不断聚焦企业的科技创新工作,深入推动沪克、川克、校企等多方面、多渠道科技合作,助力我市科技企业成长壮大,促进企业科技成果转化。

    随着沪克、川克合作交流的不断深入,高校、科研机构与我市企业建立了更加深入的联系,达成了各类合作意向、协议等,更多实质性的科技项目落地。

    机遇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在2019年9月17日川克科技对接会上,经四川省科技厅、我市科技局牵线搭桥,永升能源公司成功与西南石油大学毛金成教授科研技术团队签署合作协议。双方表示,以川克科技合作为契机,以科技合作项目为抓手,他们将在油气储层增产改造技术方面联合攻关。

    基于双方一致的目标,加上双方在技术上的前期储备,2020年2月24日,川克合作项目《陆相低渗透油藏携砂挤液储层改造项目》通过专家评审顺利立项,获得四川省科技厅项目补助资金100万元。

    该项目主要解决目前低渗透油藏开发后期笼统解堵、增产措施效率低下、频繁施工且容易沟通地层水的问题。科研人员通过开展携砂挤液储层改造增产技术研究,进行配套设备设计制造,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携砂挤液储层改造技术体系,在近井地带驱替污染、扩大渗流半径,提高供液能力,以达到破堵增产目的,实现低渗透油藏开发后期的选择性解堵、增产目标。

    合作项目得到了新疆油田分公司陆梁油田作业区、重油开发公司、石西油田作业区、准东采油厂的大力支持。在永升能源公司与西南石油大学、陆梁油田作业区三方的合作研究下,该项技术在石南21井区成功应用。针对石南21井区头屯河组低渗透油藏,储层物性差异大,层间非均质性强,隔夹层厚度薄,常规压裂储层改造易沟通下部水淹层的难点,各方科研人员提出了小排量、低砂比控高避水储层改造的解堵思路。截至目前,已实施的76口采油井,累计产油46682吨、增油30617吨,平均单井增油403吨。目前,该项目已申请专利4项,已获得授权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2项发明专利正在受理中。科研人员设计制造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多功能泵车3台套,已实现产值1139万元。以项目为研究课题培养在读博士1名,硕士2名,现场技术人员5名,操作人员11名。

    通过项目合作,永升能源公司与西南石油大学的交流更加紧密,公司多名技术人员赴西南石油大学交流学习,西南石油大学也派专门的研究团队到该公司进行技术交流。目前,双方已经建立了长期稳定的沟通交流机制,计划下一步在油气水井增产增注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为企业研发出更有生命力的拳头产品。

时间:2021-03-17    来源:克拉玛依日报
返回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