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发展健康产业助推健康新疆建设

□党正言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健康的重要性。特别是这次新冠肺炎疫情之后,人们的健康意识和健康素养将进一步提升。追求健康成为广泛共识,对健康生活相关产品与服务的需求日益增加,必将引爆健康产业大发展、快发展。要抓住有利时机,加快培育壮大我区健康产业,助推健康新疆建设,更好满足各族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健康生活需要。

国内外健康产业发展的现状和趋势

健康产业是全社会从事健康服务提供、相关产品生产经营等活动的集合,横跨三次产业,涉及面广、产业链长、融合度高,一头连着民生福祉、一头连着经济发展,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应和民众健康效应,是朝阳产业、幸福产业、绿色产业,被誉为继IT产业之后第五波经济浪潮新支撑。近年来,随着大健康理念推行,健康产业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

从国际看,健康产业将成为21世纪引导全球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产业。据统计,目前全球股票市值中,健康产业相关股票的市值占总市值的13%左右。特别是发达国家,健康产业已经成为带动整个国民经济增长的强大动力,美国的医疗服务、医药生产、健康管理等健康行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15%,加拿大、日本等国健康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也超过10%。芬兰实施了25年的成人健康促进项目。健康产业在全球展现出蓬勃的发展势头。

从国内看,目前,虽然我国大健康产业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但市场潜力巨大,规模不断增长。我国健康服务产业链主要有医疗、医药、保健品、健康管理以及健康养老五大基本产业群。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据统计,截至2018年末,60周岁及以上人口为24949万,占比17.9%。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快,消费群体和规模进一步扩大,对大健康产业形成了较大的助推力。同时,在健康意识显著提升的背景下,人们已不再满足于疾病治疗水平的提升,未来中国在“疾病预防、健康促进、慢病管理”等健康服务方面将有巨大发展空间。据预测,2020年中国大健康产业规模有望突破8万亿元,2030年有望达到30万亿元,将成为全球第一大市场。总体上看,目前我国的大健康产业占GDP的比重还不到5%,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10%,随着产业结构调整,特别是受疫情影响,国家将更加重视和支持大健康产业发展,我国的大健康产业发展前景广阔,将呈现高科技化、精准化、智能化、融合化、国际化的发展趋势。

新疆发展大健康产业具有独特优势、潜力巨大

资源禀赋优越。新疆野生植物达4000余种,麻黄、罗布麻、甘草、贝母、党参、肉苁蓉、雪莲、枸杞等分布广泛,品质优良;野生脊椎动物700余种,占全国的11%,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116种,约占全国的三分之一,为发展特色中草药、生物制药、医疗保健、食疗药疗等提供了丰富的原料和产品开发样本资源。农牧业资源优质多样,果蔬资源丰富,已培育优良品种190余个,吐鲁番葡萄、库尔勒香梨、哈密瓜、阿克苏苹果以及遍布南疆的红枣、核桃、杏、石榴、无花果、巴旦木等名优果品,番茄、红花、啤酒花、亚麻等特色农产品享誉国内外,是世界六大果品生产基地之一;新疆既是国家优质粮食、棉花产地,也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主产区,家禽、水产品养殖区,高产、优质、多样、绿色的畜牧蛋禽和果蔬产品,为发展食疗养生、特色餐饮提供了良好条件。旅游资源丰富多彩,新疆拥有《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确定的全部六大资源类型,在68种基本类型中,新疆拥有56种;北疆草原广袤、雪山逶迤、风光壮美,南疆沙漠浩瀚、绿洲葱郁、民族风情浓郁,东疆丝路古道、苍茫戈壁,拥有交河、高昌故城等多处世界人文自然遗产;森林草地、温泉、沙漠等疗养资源优势突出,遍布天山南北,开发潜力巨大;2019年,全区接待境内外游客2.09亿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452.65亿元,分别增长41.6%和40.4%,呈现“井喷式”增长。气候资源得天独厚,新疆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春暖秋凉,冬冷夏热、昼夜温差大,降雨较少、气候干燥,晴天较多、日照丰富;晴天多、降雨少,有利于人们进行户外活动;日照时间长,可开展日光浴康养活动,是气候康养之地。新疆优越的资源禀赋能够与健康产业内涵丰富的特质契合起来融合发展。

医疗特色鲜明。新疆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正加快国际医疗服务中心建设,长期以来中医民族医药对周边国家患者具有较强的吸引力,中医在治疗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未病、养生、保健、康复,维吾尔医在治疗皮肤病及外治疗法,哈萨克医在治疗高血压、风湿病等方面优势明显,我区相关医院每年接待国外患者上万人次,主要开展疑难病症诊疗、健康咨询及养生保健等服务,效果良好。持续推进医疗惠民工程建设,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初步实现区地县远程医疗全覆盖,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达到100%,落实全民健康体检,实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大病保险全覆盖,新疆城乡居民健康水平不断提升,人均预期寿命由解放初期的不足30岁提高到73岁,为健康产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政策红利叠加。国家对发展健康产业越来越重视,近年来出台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促进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纲要(2019—2022年)》等文件,特别是吸取疫情的经验教训,国家将更加重视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给予发展健康产业更多的政策支持;新疆也出台了《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中国·新疆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医疗服务中心—中医民族医药发展规划(2016—2020)》《自治区康养旅游产业发展实施意见》等文件,加强政策引领,大力支持健康产业发展;对口援疆政策综合效益不断提升,19个援疆省市大力开展医疗援疆,启动医疗人才“组团式”援疆工作,为健康产业快速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特别是稳定红利的持续释放,为新疆健康产业大发展营造了良好社会环境。

同时,也要看到我区健康产业起步较晚,还存在系统规划不够、跨界融合不充分、科技含量不高、优质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产业基础薄弱、人才要素短缺、营商环境和行业监管不够完善等短板弱项,亟待解决。

抢抓机遇、发挥优势,加快推动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

推动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是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维护和保障各族群众健康的一项重要任务,具有重大意义。要抢抓发展机遇,发挥独特优势,改革创新、补齐短板,重点突破、融合发展,增加健康服务和产品供给,形成内涵丰富、结构合理的健康产业体系,努力把新疆打造成为丝绸之路健康服务中心和健康产业基地,把健康产业培育成为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满意的新兴产业,成为拉动我区经济增长的新动能,为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打下坚实健康基础。

加强顶层设计,引领有序发展。大力发展健康产业、加快健康新疆建设,是一项跨区域、跨部门、跨领域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交互的多层级多链条的系统工程,迫切需要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统筹谋划、提前布局、落实落细。要坚持规划引领,牢固树立“健康第一”“大卫生、大健康”理念,把发展健康产业放在重要位置,将促进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纳入本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高起点、高水平、高标准编制各级各类健康产业发展规划,强化规划的科学性和权威性,严格按照规划审批建设健康产业项目,确保健康产业规划实施效果。要加强政策研究,坚持关注生命全周期、健康全过程,把健康融入所有相关政策体系,做好健康产业重大问题研究,特别要加强对疫情之后区内外健康新业态发展形势研判,及时制定出台配套政策,加强与本地区本行业本领域发展规划的协调,使健康政策融入全局、健康服务贯穿全程、健康福祉惠及全民。

推动融合发展,打造特色品牌。融合化是未来大健康产业发展的趋势。要深化跨界融合,充分挖掘我区丰富独特的健康资源优势,瞄准疫情之后对健康产品和服务需求的巨大市场空间,积极促进健康与养老、旅游、互联网、健身休闲、食品等融合,大力发展健康旅游产业、健康养老产业、健康食品产业、健康体育产业、健康医药产业、健康管理产业,改造升级传统业态,催生健康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延长产业链,推进健康产业向融合化、多元化、精细化发展。要实施精品战略,健康资源的开发和建设要讲特色、创精品,打造更多的优质特色健康服务和产品,叫响新疆健康产业品牌。要打造产业集群,鼓励各地结合本地实际和特色优势,打造一批知名品牌和良性循环的健康服务产业集群,扶持一大批中小微企业配套发展,提高健康产业集聚效应和辐射能力。要完善保险服务,鼓励商业健康保险参与健康产业链整合,促进健康保险与健康服务融合,支持健康保险公司开展管理式医疗试点和基于互联网的保险服务,发展健康数据管理业务,提高精细化管理能力。

强化科技支撑,提升竞争能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类同疾病较量最有力的武器就是科学技术,人类战胜大灾大疫离不开科学发展和技术创新。”高科技化和智能化也是未来大健康产业发展的趋势。要构建科技支撑体系,将创新驱动作为健康产业发展的重要战略基点,加大卫生健康领域科技投入,支持有自主知识产权医疗健康产品的研发生产和应用,加强生命科学领域的基础研究和医疗健康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加快提高疫病防控和公共卫生领域战略科技力量和战略储备能力,以健康科技研发创新、健康产品开发设计、综合性专业化中介服务等产业领域为主导,构建全链条新业态科技支撑体系,加快前沿健康科学技术转化应用,提升我区健康产业整体水平和科技竞争力。要建设信息化服务体系,加快“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有序推进自治区统筹区域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建设,推进依托自治区云计算中心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平台的医疗服务、健康管理等信息共享,积极开展网上预约挂号、在线咨询等健康服务,深化健康医疗大数据在医学科研、临床诊疗等方面应用,开发中医民族医智能辅助诊疗系统,加快发展“互联网+医疗”和“互联网+药品流通”,大力推进面向基层、偏远和欠发达地区的远程医疗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提升智能化水平。

推进改革创新,激发动力活力。改革创新是推动健康产业快速发展的强大动力。疫情防控大战大考的实践证明,越是短板弱项越是风险的触发点,越要通过加快改革创新步伐,清除体制机制障碍,形成具有中国特色、新疆特点、促进全民健康的制度体系。要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强化公共卫生法治保障,改革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健全重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健全统一的应急物资保障体系,提高应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和水平。要创新健康领域体制机制,加强各部门各行业的沟通协作,深化兵地健康融合发展,形成促进健康产业发展的合力;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健全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公共卫生服务、医疗服务、医疗保障、药品供应保障水平,并加快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改革,让全民共享“健康红利”;完善健康筹资机制,健全政府健康领域相关投入机制,调动社会组织、企业等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市场在非基本医疗领域配置资源的活力,形成多元筹资格局。要转变政府职能,推进健康相关领域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推进健康相关部门依法行政,推进政务公开和信息公开,简化健康领域公共服务流程,提高服务效率,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加强开放合作,共享共赢发展。国际合作与资源共享也是未来医疗健康产业发展的趋势。疫情让全世界进一步认识到,只有树牢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加强合作、携手应对,才能确保人们的生命健康安全。要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充分发挥新疆与8国接壤的地缘优势和医疗水平相对领先的优势,积极探索建立丝绸之路经济带医疗卫生健康领域合作机制,鼓励沿边口岸和各大医院发展国际医疗,推动旅游医疗;推动与周边国家在重大传染病防治领域的合作,探索建立重大传染病联防联控机制;根据周边国家疾病谱,做大做强中医民族医药产业,优化中医民族医药对外服务模式,开辟国外医疗等健康产业市场;进一步推动与周边国家在医学与健康产业的交流、合作与发展,共筑健康丝绸之路,共享健康大未来。要加强卫生健康援疆,发挥好医疗人才“组团式”援疆优势,协调援疆省市支持新疆健康产业精品打造、医疗设施、医院管理、临床诊疗、人才培养、教学科研等,变“输血”为“造血”,为推动新疆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实施健康扶贫,推动健康惠民。健康扶贫属于精准扶贫的一个方面,因病返贫、因病致贫是扶贫硬骨头的主攻方向。南疆四地州是“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医疗卫生基础薄弱,今年我区要同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因病返贫、因病致贫成了“绊脚石”“拦路虎”,必须扎实推进健康扶贫工程,确保实现贫困人口基本医疗有保障目标。要加大支持力度,深入实施健康扶贫“三个一批”行动计划,托底贫困人口医疗保障,全面推进大病专项救治工作,围绕慢性病患者等重点人群做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要优化资源配置,采取有效措施,促进优质资源向贫困地区和农村延伸;积极鼓励社会资本在医疗资源短缺的地区举办各类医疗机构,优先发展非营利医疗机构。要构建长效机制,持续开展全民健康体检,着眼群众“看得起病”“看得好病”“少生病”,努力构建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长效机制。

加强依法治理,提升监管能力。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也是推动健康产业稳步快速发展的有力保障。这次疫情暴露出不少卫生健康领域法治方面的问题,亟须进一步加强健康领域法治建设,提升依法治理监管能力。要坚持依法防控,完善疫情防控相关立法,严格执行疫情防控和应急处置法律法规,特别要严格执行传染病防治法及其实施条例、野生动物保护法、动物防疫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加强健康领域监督执法体系和能力建设。要加强依法监管,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和修订促进健康产业发展的相关地方性法规、规章,健全产业标准体系,依法规范健康服务机构从业行为,加大对虚假违法医药广告、无证行医、欺诈骗保等的打击力度,严肃查处违法经营行为。要完善监管机制,建立完善政府监管、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相结合的监督管理体制,推动由分散多头监管向综合协同监管转变,积极探索对健康新业态的跨行业联合监管机制,提升健康产业治理监管法治化、现代化水平。

强化保障措施,营造良好环境。疫情之后,健康产业将迎来黄金发展期,要抓住有利契机,通过强化保障措施,引导和支持健康产业大发展、快发展、高质量发展。要强化政策支持,进一步梳理、落实好国家在金融、土地、税收、市场准入等方面对发展健康产业的优惠政策,加紧研究制定加快推进新疆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加大对发展健康产业的支持力度,形成政策合力。要加大资金投入,自治区财政要加大投入,引导支持健康产业龙头企业发展和重大项目、示范基地建设;设立各类健康产业发展投资基金,带动社会和民间资本投资大健康产业,促进投资主体多元化;积极开展政银企合作,创新符合健康产业特点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有效利用外资发展我区健康产业。要建强人才队伍,着力加强健康干部人才队伍、高层次人才队伍、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完善人才激励机制,从提升薪酬待遇、发展空间、执业环境、社会地位等方面入手,加强对健康人才的关心爱护。要营造良好氛围,进一步健全健康教育体系,大力传播疫情防控、健康科普知识,加大对健康产业发展的宣传报道,持续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提高公民健康意识和健康素养,形成热爱健康、追求健康、促进健康、关心支持健康产业发展的社会氛围,为加快发展健康产业、助推健康新疆建设创造良好环境。

(执笔人:自治区党委政研室(改革办)都红岩、丁宁)

 

时间:2020-03-16    来源:新疆日报
返回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