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辉:用双手创造人生价值
张冰

    姓名:赵辉

    年龄:40岁

    身份:西部钻探钻井公司70208队机电大班员工 

    在钻井领域工作了20年,赵辉一直坚信:没有平凡的人生,只有平凡的人。若想人生更有价值,就要不断努力。

    “不要小瞧工人岗位,要善于利用自己的特长,只要肯下功夫,普通工人也能成为技能专家。”这句单位老书记的话,是赵辉前行的动力。

    2013年,赵辉发现,在钻井施工时,提钻的泥浆不易清除,人工清除不仅费时费力,还易受高空坠物伤害。赵辉觉得,应该尽快发明一个不用人工操作,根据工况自动刮泥的装置。

    在单位领导的大力支持下,经过一年多的努力,赵辉终于发明出了第一代钻井提钻自动刮泥装置。这一装置很好地解决了人工刮泥效率低、危险系数高的问题,受到了一线工人的肯定。在这一基础上,经过多次改良,2015年,第三代提钻自动刮泥装置问世了。该装置不仅刮泥速度快、效率高、节省人力,还方便观察到井眼内的液面情况,有利于保持钻井工作环境卫生,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

    凭借这个发明,赵辉获得了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证书。这件事也坚定了赵辉想要成为一名技术发明人才的决心。

    随后的几年,赵辉的发明多次获得国家新型实用工具专利、科技成果奖、五新五小创新创效等奖项,还获得了克拉玛依钻井公司“最美钻井人”称号。

    2018年,赵辉又注意到一件事。

    钻杆盒是钻井工作必用的辅助工具,有保护钻台面、固定钻具立柱发挥的作用。冬季施工时,提钻后,钻杆内壁上的残余钻井液聚集容易冻结成冰,在钻杆内形成冰塞。如果不及时防冻解冻,下钻时,在钻杆内外压差的作用下,这些冰塞可能会像“炮弹”一样打出,极具危险性。传统的保温方式是使用蒸汽通入钻杆盒内加热。这样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问题,但是大量蒸汽在钻台上弥漫,会严重影响工人视线。而且蒸汽冷凝成水后会再次结冰,易发生安全事故。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赵辉决定发明一个新的加热装置。

    经过反复实验,新型钻杆盒空气加热装置诞生了。一方面,该装置不仅有效防止了冰塞的产生,解决了冬季钻杆盒防冻问题,还解决了钻台蒸汽弥漫影响视线的问题,更有利于操作人员预防安全隐患。另一方面,该设备的应用大幅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作安全性,为钻井综合提速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此外,赵辉的这套装置还是“经济适用型”的。在克拉玛依钻井12个井队推广后,每天至少能节约成本7800元。

    这一成果,获得2018年西部钻探创新一等奖。由于表现突出,2018年11月,公司为赵辉成立了以他名字命名的“赵辉钻井机电技能专家工作室”。

    二十年来,赵辉靠自己的双手为井队不断解决问题,从一名普通工人逐渐成为高级技师、首席技师、西部钻探公司技能专家、中国石油集团公司技能专家。

    他说:“我热爱这份工作,它让我找到了人生的价值,我会在技术发明这条路上一直走下去。”

时间:2019-01-21    来源:克拉玛依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