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努力学好国家通用语言”

    ■通过一个多月的集中学习,图尔迪·赛迪已经了解了很多科学和生活知识,以及跟自己有关的惠民政策。

    □本报记者/白之羽杜建辉

    1月22日,记者见到图尔迪·赛迪时,他正在卖力地铲雪,多年在外放牧晒成的黑里透红的脸膛儿流着汗水。

    清扫完自家门口,他又开始清扫邻居家的,身上好像有使不完的劲。

    图尔迪是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且末县库拉木勒克乡库拉木勒克村的村民,此前一直在山上放牧。2017年,他搬进了政府提供的安居房。

    有房住更要有钱赚,离开了放牧的山区,牧民靠什么生活?库拉木勒克乡党委书记周世刚给出的答案是“宜农则农、宜牧则牧、宜旅则旅”。

    以图尔迪家为例,之前在山上放羊,三四十只羊的放养规模一年只能赚到5000元。“现在我开了一家凉皮店,平均每个月就能赚4000元。原来养的羊,交到村里的合作社代养,省心省力,一年也有不少的收入。”图尔迪说。

    在离家30多公里的昆仑古村里,图尔迪自己买了一个毡房开办牧家乐,2018年夏天,靠着提供住宿和餐饮服务,为一家人带来了1.4万元的收入。

    有了收入就有了底气,现如今,图尔迪家里液晶电视、冰箱冷柜、电热水器、抽水马桶一应俱全,通水通电通气通网,更是让这些下山定居的牧民一下子迈入了信息时代。

    图尔迪告诉记者,山下的吸引力不仅是更舒适的居住环境,还有更好的医疗和教育条件。眼下正值寒假,他的儿子艾力库提并没有回家,而是留在县里参加了由返乡大学生开办的寒假文化课补习班。

    “正读初一的儿子说,不想再像我过去那样做个牧民,将来想到内地去读书呢!”图尔迪说。

    说到读书这件事,图尔迪一下子来了精神。他告诉记者,最近自己在参加国家通用语言的培训班,通过一个多月的集中学习,已经了解了很多科学和生活知识,以及跟自己有关的惠民政策。不过,他有些不好意思地说,“因为听不太懂普通话,去年夏天经营牧家乐的时候错失了不少生意,所以我要努力学好国家通用语言。”

    当随行的翻译人员说到这里时,图尔迪突然严肃起来。他的脸憋得更红了,看上去有些吃力但却字正腔圆地用国家通用语言说:“我原来在山上放羊,现在开了凉皮店,买了毡房经营牧家乐,我的生活更好了,谢谢党和政府。”

 

时间:2019-01-30    来源:克拉玛依日报
返回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