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磊:十年扎根克拉玛依
王瑜

曾磊和妻子在麦田合影。 (照片由本人提供)

    办公室的电话还没搁下,曾磊的手机就响起来了。

    “好的,那就这样。再见!”

    “喂,小高,你说……”

    曾磊,32岁,现在是百口泉采油厂玛湖第三采油作业区的副经理。这是他的日常。

    从大学毕业到克拉玛依,如今已经过了十个年头了。曾磊一直在忙碌,也一直在路上。

    忙碌化解了乡愁

    2009年,曾磊从成都理工大学毕业,就读于石油工程专业的他在毕业季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新疆油田。

    2009年9月,他到百口泉采油厂检188采油作业区实习。跟所有刚刚迈入工作的大学生一样,这个来自四川仁寿县的小伙子时常会想念家乡的父亲母亲,想念仁寿的美食。

    在作业区,他主要负责井下作业措施编制、优化设计等工作,这个白净瘦削的小伙子手脚麻利,干活细致,一年下来,作业区的老师傅们人见人夸。

    2012年3月,曾磊调到了百口泉油田工艺研究所。他的“小马达”转得更快了。

    从措施编制、优化设计到清蜡管理、新工艺新技术推广、科技攻关……十年间,曾磊一直从事采油生产技术管理和科研工作。乡愁在忙碌中也似乎慢慢变淡了。

    他参与、主持的科研项目结合油田生产技术现状,围绕油田生产的技术薄弱环节和难点问题,积极开展科研技术攻关,获得公司成果两项,厂级技术创新成果17项、专利1项,在专业期刊上发表论文3篇……

    2012年,曾磊和他青梅竹马的初中同学牵手走进了婚姻的殿堂。不久,两人也结束了租房生活,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小家庭。如今,他已是一个三岁宝宝的父亲了。

    忙碌带来了收获

    2012年时曾磊就与玛湖结缘,2017年辗转在玛湖第一、第二、第三采油作业区。从到玛湖至今,方案规划设计,钻井压裂、采油、集输、再到设备、安全,他始终守望在玛湖生产一线。

    玛湖油井气大,压力高,在一定压力、温度条件下,会在管内形成疑似水合物的结晶体堵住井口,而油井井筒被结晶体堵塞的目前没有相关资料,为了救活这些异常井,曾磊翻看各类资料,分析借鉴其他油田经验……经过多次尝试,他们发现甲醇、乙二醇能够融化这些水合物,于是便四处找寻,从奎屯联系进购这类溶解液拉到现场。现场设备简陋,200公斤的桶子,只能靠人想方设法扛到井跟前,再人工通过手摇泵人工加到采油树里,来回折腾几十次。而一次操作就要进行关总闸-放空-卸堵头-加乙二醇-装堵头-开总闸-焖井等多个环节手续,一次操作花费20分钟,来回倒腾四十多次才能真正解堵。

    曾磊记得,当天还刮着风。在没有任何社会依托,没有手机信号,没有路的“三无地区”,曾磊和同事们奋战了整整一天。等大家回到住地时才发现头发、鼻子、耳朵里都是沙子,洗完头的水里都是黑色的泥沙。

    而这些重点井、异常井就是曾磊平时和伙伴们“啃”的硬骨头。

    凭着一股钻劲和拼劲,曾磊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经验。每一次攻坚克难,都让他不断成长。

    在忙碌中,曾磊积累了大量的采油工艺及管理经验,解决了一系列油田生产中的工艺技术难题。也因此,他被评为2019年油田公司“十大杰出青年”、油田公司级“劳动竞赛先进个人”,连续获得厂“科技先进工作者”称号。

    忙起来,一晃十年就过去了。当时初出茅庐的曾磊已成人夫、成人父。十年里,他的根也扎在了克拉玛依这片土地上。而下一个精彩的十年,还在等待曾磊继续书写。

 

时间:2020-01-20    来源:克拉玛依日报
返回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