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的学前免费教育政策惠及万名幼儿。本报记者 张珏 摄
“克拉玛依的教育理念先进?一个边疆小城,根本不可能………”我市教育转型之初,来自四面八方的反对和质疑声不断。梁丽一家也曾有过这样的质疑,但四年多后的今天,一家人无悔当初的选择。
梁丽是我市第一中学高二年级谢镕潞同学的母亲。2014年,谢镕潞选择进入第一中学初中部开始了“选课走班”自主的学习生活。
据谢镕潞介绍,课堂是学生自主发展的舞台,学生已会和自主学会的知识老师不讲,个别学生不会的老师单独讲,多数学生不会的老师会深刻讲,从而引导学生自主高效学习。
邱逸文是谢镕潞的老师之一,她认为在教育转型的过程中,教师们的工作面临巨大的挑战,“转型后,由于要重视每一位孩子的个性化发展,我们每一位教师都要为学生量身定做学习和发展方案,这对于教师而言是项巨大而又繁琐的工作,尽管要比以前的教学状态更加忙碌,但也提高了我们教师的专业水平。”邱逸文说。
教师张学晖对于教育转型带来的变化同样感慨万分。在他看来,转型使他的教育理念发生了变化,现在的他在和学生的相处过程中收获了更多的幸福感,“现在的教育注重的是对学生的陪伴和等待,教师的教学目标是要引导和培养学生超越自己的学科老师,帮助学生成就自我,所以有时看到学生比我强时,我由衷地为他们感到高兴!”
2018年,我市首次亮相全国第四届“中国教育创新成果公益博览会”的大型活动中,谢镕潞作为教育转型变革亲历者之一,出演情景剧,向全国教育嘉宾们展现了转型道路上学生亲历的故事……
市第一中学举办创意巴扎。本报记者 李浩然 摄
在母亲梁丽看来,学校打破了原来传统的教学模式及学生管理形式,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能够充分展示孩子的个性及兴趣爱好,为孩子提供个性化的选择空间。
谢镕潞说:“学校强大的资源拓展让我提前接触到大学的知识,让我找到了今后选择大学和专业的方向,同时,我的个人爱好主持和表演也找到了展示的舞台,并受到了学校的肯定。”
四年多来,谢镕潞不仅收获了较强的学习能力及优异的成绩,还通过在教育转型过程中实施的育人模式炼就了优质的品格。
创新德育工作机制是我市教育转型内容之一,各学校通过举办孝道、国学等名师讲座营造德育氛围、建立自主管理学院规范和矫正学生行为习惯、用评选德育之星等多种评价方式来全面落实德育工作。
梁丽和丈夫谢焘骏过去在物质上溺爱孩子,而谢镕潞反倒指出父母的“错误”:“节约是我国的传统美德,你们本来赚钱就不容易,请不要再给我买贵重的物品了。”谢镕潞总是对父母物质上的给予说“不”。
“这都是在学校熏陶的结果,让我女儿渐渐养成了更加健全的品格,也让我们受到了教育,所以说我们也是受益者。”谢焘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