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铸团结>> 在行动

“同心圆”越来越圆

——我市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巡礼

作者:刘红艳

2018年9月18日,在社区举办的民族团结活动中,红山社区工作队副队长阿巴斯·阿不都热西提(左)与结对亲戚潘进步一起,把写满了中秋祝福的卡片挂上“团结树”。本报全媒体记者 武海丽 摄

    3月15日吃过晚饭,家住古田北村的马明起老人又来到邻居斯德克家。约上老伙计一起去健身公园散步,几乎是这两位老人每周都要履行的约定。

    从少年时的玩伴到青年时的工友,再到暮年时的邻居,斯德克和马明起的友情,从上世纪六十年代一直延续到今天。如今,两人的孙辈也成了好朋友。

    在马明起看来,前段时间我市获得“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称号,不但是克拉玛依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最好奖励,也是六十多年这座城市各族儿女同甘共苦、团结奋进的最好印证。

    溶于血脉的团结基因

    克拉玛依建市六十多年来,各民族群众并肩奋斗、相互依存,血脉共融。

    1955年1月1日,第六次全国石油勘探会议做出“挺进黑油山、钻探克一号井”的决定。当年6月15日,独山子矿务局派出由8个民族、36人组成的1219青年钻井队,在队长陆铭宝的带领下,来到黑油山脚下。

    面临恶劣的气候环境和艰苦的劳动条件,1219青年钻井队用“安下心,扎下根,不出油,不死心”的决心,历经百余天艰苦奋战,在克一号井打出了原油。由此所体现出的爱国奉献、艰苦创业的石油精神,深深融入克拉玛依人的血液中,代代相传。

    可以说,民族团结早已成为克拉玛依这片土地最深的烙印,而马明起和斯德克两家人的情谊,正是克拉玛依民族团结进步历程中的一个鲜活见证。

    全疆首创的示范作法

    我市的民族团结示范创建工作最早可以追溯到1982年。这年5月起,克拉玛依开展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月”活动,这不但成为全疆首创,也开启了克拉玛依民族团结示范创建工作的序幕。之后,克拉玛依市“以月促年”,在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月活动中,开展一系列凝聚人心的民族团结活动,并形成经验在全疆推广。

    四十多年来,我市已经形成了一套层次分明、行之有效的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教育工作机制。

    “纵”是指自上而下的动员与行动体系,即市——区——街道——社区——小区——楼幢——单元,结合不断完善的民族团结工作考核、民族团结模范创建管理、民族团结联谊活动、民族事务依法治理等一整套工作制度,每一层级都负有特定的职责,每一层级都有人承担具体工作,通过上下一心,有力推动了民族团结工作“全市一盘棋”。

    “横”指的是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民间组织、热心人士和广大群众以民族团结活动为中心,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充分参与到市、区、街道和社区组织的各种文化活动中,参与到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工作中。

    正是随着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活动的不断深入开展和逐步深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克拉玛依越铸越牢——

    2020年是克拉玛依市民陈志兰连续资助4名少数民族贫困女孩求学的第14年,14年来,这名退休教师和老伴累计资助金额超过10万元;

    2020年还是克拉玛依市民阿力木和吴慧明同穿一双鞋的第十年。十年来,左腿有疾的阿力木只要一买新鞋,就会将左脚那只鞋送给右腿截肢的吴慧明。如今,他们已经共穿了32双鞋……

    坚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民族团结示范创建工作既需要绵绵用力、久久为功,又离不开全市人民在思想和行动上的高度自觉和统一,更离不开来自党委和政府的高位推动。

    2018年初,我市全面启动了民族团结示范创建工作,市委市政府迅速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民族团结工作的决策部署上来,并成立了由市委书记担任组长、七十多个部门为成员的示范市创建领导小组,坚持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各单位也积极行动起来,构筑起了党政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共创共建格局,形成了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强大合力。

    党委政府大力推动、社会各界积极支持、干部群众广泛参与……正是这种全方位、立体化联动的特色机制,为克拉玛依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的创建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深度交融的创新格局

    3月15日,家住尚品苑社区的居民张诚军到同社区邻居海米提家做客走访。两年前,张诚军和海米提通过民族团结“细胞工程”结成了“对子”,他们两家几乎每周都要走动往来一次。随着时间的推移,两家的关系也亲如一家。

    “结对子”并非近年来民族团结工作的新做法。克拉玛依在油田开发建设早期,就形成了结“技术对子”“语言对子”“帮扶对子”“师徒对子”的传统。

    为打造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交往交流交融格局,从2018年开始,在“民族团结一家亲”干部职工与基层群众结对认亲全覆盖的基础上,我市又积极推进民族团结“细胞工程”建设,在机关企事业单位各族干部职工之间、社会领域各族群众之间、教育领域各族学生之间,广泛开展民族团结“结对子、交朋友”活动。

    截至目前,全市各领域已形成“结对子·交朋友”群体近十万对。

    同时,我市还及时收集、梳理和归纳总结民族团结“细胞工程”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好典型,大力开展“好朋友、好同事、好邻居、好师徒、好师生、好同学”等典型选树活动,并将其纳入每年的“民族团结一家亲”和民族团结联谊活动表彰范围中。

    我市还以“民族团结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为主题,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联谊活动,让各族干部群众在“同唱一首歌”“同跳一支舞”“同照全家福”中增进了解、加深感情,从而推动各领域民族团结之花竞相开放。

    据统计,2017年以来,我市累计开展了各类民族团结联谊活动二十五万余场次,三百八十万余人次各族干部群众参加了活动。

    通过3年来的扎实创建,我市各族人民情同手足、深度交融、亲如一家,“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的思想深入人心,民族团结的“同心圆”也越画越大。

克拉玛依网 Copyright © 2018 www.kelamayi.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