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武海丽 杨娜
“奶奶,我来了!”11月26日,帕力占·阿汗下班之后,又一次拎着蔬菜和水果去了马兴荣家。
帕力占·阿汗今年三十岁出头,是高新区(白碱滩区)远征社区居委会的工作人员,而八十多岁的马兴荣是远征社区的居民。五年多的交流交往,她们既是一对快乐的忘年交,又是一对幸福的祖孙。
常伴身边
马兴荣的子女在北京、广州等地工作,曾多次提出要把她接过去一同居住,但她舍不得离开生活了几十年的地方,说什么也不肯去。
“我现在有孙女陪在身边了。”在和邻居聊天时,马兴荣总是一脸自豪地说。她口中的孙女就是帕力占·阿汗。
2013年,帕力占·阿汗到社区居委会工作不久就认识了马兴荣。了解了马兴荣的情况后,帕力占·阿汗说:“以后我会常常来看望您的,不让您觉得孤单。”
马兴荣以为这只是一句客套话。让她没想到的是,从那天起,帕力占·阿汗隔三差五就来家里。
以前,马兴荣特别喜欢看电视,说是“看”,其实是“听”,有时睡觉了都不关。因为屋子里只有她一个人,电视节目的声音能让她感觉热闹一些。自从帕力占·阿汗经常来串门,电视机就“下岗”了。
不管是工作中的点滴,还是社区里的新鲜事,帕力占·阿汗都讲给马兴荣听,马兴荣的腿脚不太好,每回社区举办活动,帕力占·阿汗都搀扶着她前往。有了帕力占·阿汗,马兴荣的生活变得多姿多彩。
每年过春节,不论马兴荣的子女能不能回来陪她过年,帕力占·阿汗都会在除夕那天到她家。
帕力占·阿汗先是打扫卫生,然后和马兴荣一起贴对联和福字。当春节联欢晚会开始,帕力占·阿汗将饺子端上了桌。马兴荣年纪大了,牙口不好,帕力占·阿汗总是尽量把饺子煮得软烂一些,还不忘盛上一碗饺子汤。
在饭桌上,马兴荣回忆起年轻时候的艰苦生活,感慨现在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帕力占·阿汗则细数近些年来党和政府出台的好政策……聊到高兴处,一老一少以茶代酒,共同庆祝新年。
把碗筷收拾好后,等到马兴荣准备休息时,帕力占·阿汗才回家陪伴家人过节。
五年来,不光是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节日,马兴荣几乎都是在帕力占·阿汗的陪伴下度过的。
“我陪您过节,您高不高兴?”每次帕力占·阿汗这样问,马兴荣都会挽住她的胳膊,“有你陪着,我心里乐呵,每天都像是过节。”
热心跑腿
马兴荣的身体不太好,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常年服药。到了冬季,头痛感冒是常事。这也是帕力占·阿汗最担忧的。
每回帕力占·阿汗先去马兴荣家,都要检查她的药吃完了没有,给她讲服药的禁忌和吃饭的注意事项。
有时候,帕力占·阿汗工作实在太忙了,抽不出时间去马兴荣家,她就给马兴荣打电话叮嘱。
到了全民健康体检的时间,帕力占·阿汗全程陪伴着马兴荣,检查后,还仔细询问医生是否有异常。
帕力占·阿汗的热心让马兴荣十分感动,也让她的心中生出了更多的依赖。现在,马兴荣交水、电、燃气等费用的事情基本都由帕力占·阿汗代劳。
今年10月,马兴荣买了个老年手机。帕力占·阿汗帮她办理了手机号码和套餐,并手把手地教她使用。
以往,马兴荣家只有座机,她下楼散步时接不到电话。学会了用手机,马兴荣高兴地合不拢嘴,对帕力占·阿汗说:“我以后时刻把手机带在身上,你就不会因为找不到我而着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