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铸团结>> 一家人

亲如一家的兄弟俩

——马学军和巴义尔的民族团结故事

作者:叶子 何阳 王丽艳

巴义尔(左)和马学军(右)在井场工作。图片由马学军提供

    “阿姨,您的身体还好吗?我过段时间去看您。”5月10日,马学军给巴义尔的母亲打电话说。

    “好,你有空就来家里,我很想念你。”巴义尔的母亲说。

    马学军和巴义尔都是风城油田作业区乌尔禾采油站采油三班的员工。

    两人的故事要从去年10月说起。

    主动解忧

    去年10月,马学军与巴义尔结成了“民族团结一家亲”对子。

    巴义尔的工作是上一周班,休息一周。由于巴义尔的母亲居住在乌尔禾区,工作日时,他每天下班就要回母亲家照顾年迈的母亲。但巴义尔自己家住市区,孩子即将上初中,休息日时,即便在自己家待着,依然放心不下住在乌尔禾的母亲。所以,他即便在休息时,也会隔三差五地去乌尔禾探望母亲,常常两地奔波。

    马学军得知巴义尔的这一情况后,就主动找到巴义尔。

    “兄弟,我们刚好是对班。你休息时,就安心在家照顾孩子,我每天抽空到你母亲家看望她。”马学军说。

    听到这句话,巴义尔紧紧握住了马学军的手。

    送去就医

    从那天起,马学军经常到巴义尔的母亲家。看见老人的天然气管线老化,他就主动买来新的管线,为老人换好。为了叮嘱老人按时吃药,每次都等到老人把药吃完,他才放心地离开。

    一天晚上,马学军来看望巴义尔的母亲,觉得老人脸色不好。再三询问后,老人才说自己心脏不舒服,马学军立即打出租车,把老人送到附近的医院。

    医生检查后,建议她留院观查一夜。

    这时,老人却犯了难。她心想,如果让巴义尔从克拉玛依赶回来,晚上开车上路又不安全,但是马学军第二天要上班,让他留下来又不忍心。

    马学军看出了老人的心思,握着她的手说:“您就安心躺下输水,别给巴义尔打电话了,我留在这陪您。”

    马学军一夜没有合眼。为了不耽误工作,自己和同事调了班。第二天,他又赶紧给老人买饭,扶老人去体检。待医生说可以离开医院后,他又送老人回家。

    配合工作

    去年12月的一天,有一口井在改造前,发生盘根刺漏。马学军、巴义尔和一名资料员留在基地待命。

    马学军顾不得吃午饭,就带着巴义尔一起来到井场,更换盘根。

    在极寒天气里进行操作非常不便,两人相互配合,完成了工作。

    回到基地,两人取掉手套,发现彼此的手都已冻得发紫,连一杯水都端不住。

    此时,两人却相视一笑。因为在他俩的共同努力下,完成了一项紧急工作。

    探望老人

    像这样的事情在他们之间不知道发生了多少,既平凡又朴实。

    他俩就像亲兄弟一样,一起学习、一起工作,民族团结的种子已深植于他俩的心中。

    5月12日,马学军专程来到巴义尔的母亲家,看望老人。这天,巴义尔也在家。

    见到马学军,老人的脸上露出的笑容,拉着马学军聊家常。

    “妈妈,您对他可比对我亲啊。”巴义尔笑着说。

    “你俩都是我的亲儿子。”巴义尔的母亲说。

    话语刚落,三个人围坐在一起,欢笑声充满了整个房屋。

克拉玛依网 Copyright © 2018 www.kelamayi.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