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阿里木江·阿不都热依木(右一)在余有得(左一)家里问询家里的情况。本报记者 刘杰 摄
“余师傅,你在家吗?”4月12日中午,阿里木江·阿不都热依木来到115省道277公里旁的一处废弃的院子,用力拍打着大铁门喊道。随着一阵激烈的狗叫声,60多岁的余有得打开了大铁门,露着笑脸说:“阿警官,你来了,快到家里坐。”
阿里木江·阿不都热依木是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独山子九公里大队三中队的民警。余有得的女儿余佳是他的结亲对子。
两人的相识,源于两年前发生的一场车祸。
因为车祸相识
2016年8月25日,阿里木江·阿不都热依木和同事张小渠、段海波在115省道巡逻。
突然,阿里木江·阿不都热依木接到指令,要求他们前去115省道227公里处理一起车祸事故。
这是一起三轮电动车和摩托车碰撞的事故。
事故现场,一名男子躺在地上在呻吟,一名小女孩坐在地上放声大哭。摩托车车主站在一旁惊慌失措。
受伤的男子就是余有得,旁边的小女孩是他的女儿余佳。
车祸现场离余有得的家只有五十多米,民警们将余有得送上救护车后,又送余佳回家。
到了家门口,阿里木江·阿不都热依木给余佳的母亲交代了几句,就匆匆赶回岗位执勤了。
第二天,因为要取证,阿里木江·阿不都热依木,再次来到余有得家,并通知余有得的爱人,余有得腿部骨折在住院治疗。
这是阿里木江·阿不都热依木第一次走进余有得的家里。
一进门,阿里木江·阿不都热依木惊呆了。这个安在省道旁的家不仅脏乱不堪,还很破败,屋里屋外堆满了各种破烂。
经过询问,阿里木江·阿不都热依木得知,余有得是1991年从河南来新疆打工,娶了余佳的母亲。十年前,他们的大儿子在一次车祸中丧生,余有得的妻子因此患病,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一家三口的经济来源主要靠余有得捡破烂卖钱为生。而9岁的余佳也在读二年级时,辍学在家照顾母亲。
回想童年时光
了解到这些信息后,阿里木江·阿不都热依木的心一下揪住了。
他的思绪一下回到了自己的少年时光。
1995年8月,阿里木江·阿不都热依木当交警的父亲病逝了。
那一年,阿里木江·阿不都热依木12岁,姐姐阿迪娜·阿不都热依木14岁。那时,姐姐收到了去南京内高班上学的录取通知书;阿里木江·阿不都热依木刚刚小学毕业。
父亲的离去,让一家人的生活变得拮据。母亲一个人的工资很难维系一家三口的生活。
在阿里木江·阿不都热依木记忆里,那个一家三口围在一起反反复复计算开支的的画面深深地印在了脑海里。
他记得姐姐哭着说:“妈妈,我可以不去内高班。”
妈妈的眼里也满是泪水,她说:“孩子,先不要放弃,我们再想想办法。”
那一刻,12岁的阿里木江·阿不都热依木真希望自己已经长成了男子汉,能够替母亲挑起家庭的担子。
就在一家人陷入困境的时候,父亲的单位来了消息。父亲单位的领导来到家里,对他们说:“你们安心上学,我们会帮助你们完成学业。”
在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独山子九公里大队民警们8年的资助下,阿迪娜·阿不都热依木读完了大学,成为了一名医生。而阿里木江·阿不都热依木也高中毕业了。
2004年,阿里木江·阿不都热依木的母亲来到独山子九公里大队,找到单位领导说:“感谢你们对两个孩子的资助,现在女儿已经有了工作,她可以负担儿子的学费了。”
阿里木江·阿不都热依木大学毕业后,考入了市公安局,成为了一名交警。
助她重返校园
阿里木江·阿不都热依木告诉余有得,以后家里有什么事,直接与他联系,孩子一定要继续上学。
从余有得家回来,阿里木江·阿不都热依木决定帮助余佳重返校园。
他和张小渠、段海波来到离余有得家最近的小学,联系到校长后,说明了余佳的情况,学校立即帮余佳安排就学。
随后,阿里木江·阿不都热依木和张小渠、段海波给余佳买了新衣服、书包和文具,来到了余有得家。
得知自己能够继续上学的消息,余佳的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余佳的家离学校有4公里多的路程,每天,余有得要骑着三轮电动车接送余佳。
115省道上每天有无数辆大车穿梭在路上,阿里木江·阿不都热依木又开始担心起余佳的安全问题。
他找到学校,与校方沟通余佳的安全问题。
校方建议,可以让余佳住校,每个周末回家。这样一来就能避免在路上发生安全事故。
阿里木江·阿不都热依木将这个好消息告诉了余有得,余有得也同意余佳住校。
阿里木江·阿不都热依木和同事们又给余佳买来了被褥、毛巾、洗脸盆等生活用品,让余佳高高兴兴地住进了学校。
承担就医费用
和余有得家有了往来后,阿里木江·阿不都热依木也多了一份牵挂,他除了关心余佳的学习情况,还常常惦记余有得一家的生活情况。
2016年中秋节,阿里木江·阿不都热依木和他的同事购买了米、面、油、月饼等物品送到了余佳的家里,帮助这个家庭解决一些生活困难。
为了更好地帮助余有得一家,2016年11月,阿里木江·阿不都热依木和余佳结成了“民族团结一家亲”对子。
从那一天起,在阿里木江·阿不都热依木心里,就把余有得一家当成了自己的家人,把余佳当成了自己的女儿对待。
因为经常和余佳的老师联系,询问余佳在学校的情况,后来,余佳有事,老师就会直接找到阿里木江·阿不都热依木。
2016年11月12日,正在上班的阿里木江·阿不都热依木接到余佳学校老师电话,称余佳没有来上学。
他联系了余有得得知,余佳发烧了,但家里无钱医治,正在家躺着。
他立即将情况向独山子九公里大队领导做了汇报,随后,和同事聂永恒、张小渠、段海波带着余佳到医院,三个人承担了全部医疗费。
接下来的几天,阿里木江·阿不都热依木每天下班后,带着余佳到医院打针,再送她回家,直到余佳完全康复。
余佳的情况不仅牵动着阿里木江·阿不都热依木的心,也牵动了他所在单位同事们的心。
2016年11月16日,独山子九公里大队党支部作出决定,动员民警、协警为余佳捐款,筹集的资金能为余佳缴纳一个学期的住校费用。
从那以后,余佳也更加奋发图强,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她想,自己现在只能用优异的成绩回报帮助她的人。
这让阿里木江·阿不都热依木感到欣慰。
得到家人支持
为了让余佳感受大家庭的温暖,去年年末的一天,阿里木江·阿不都热依木和妻子带着自己的两个孩子,来到余有得家里,邀请余佳去阿里木江·阿不都热依木的母亲家参加聚会。
看到余有得的家里没有通自来水,阿里木江·阿不都热依木立即与相邻工厂负责人沟通后,解决了他们一家用水问题。
余佳来到阿里木江·阿不都热依木的母亲家后,阿里木江·阿不都热依木的妻子看到余佳的脖子、耳后、手背上都是污垢。
她拉起余佳的手,说说笑笑地走进卫生间,并温和地说:“我们俩洗洗手吧?”
她怕伤了孩子的自尊心,说话的时候都小心翼翼。
第二天,阿里木江·阿不都热依木接到姐姐阿迪娜·阿不都热依木打来的电话:“把小余佳接我家来吧,今天我给孩子们包饺子,顺便给她洗个澡。”
征得余有得同意后,余佳来到阿迪娜·阿不都热依木家里。
阿迪娜·阿不都热依木给余佳仔仔细细地将全身搓洗了一遍。
看着镜子里白白净净的自己,余佳都有些惊讶。
“以后有时间就让孩子到我家洗澡。”送走余佳后,阿迪娜·阿不都热依木叮嘱阿里木江·阿不都热依木。
阿里木江·阿不都热依木帮助余有得一家,得到了母亲、妻子和姐姐的支持。
“我们是在热心人的帮助下长大的,如果有机会和条件,我们也应该尽力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阿迪娜·阿不都热依木反复告诉阿里木江·阿不都热依木。
每当听到姐姐这一番话,阿里木江·阿不都热依木都郑重其事地点点头。
多了一份牵挂
阿里木江·阿不都热依木的孩子们很喜欢这个家庭新成员,8岁半的女儿兰孜娜·阿里木江每次见到余佳,都叫“姐姐”。
假期,孩子们想去滑雪,阿里木江·阿不都热依木和妻子会接上余佳一起去滑雪。三个孩子在车上说说笑笑,十分热闹。周末,三个孩子一起去图书馆、游乐场;开学了,他带三个孩子去书店买学习用具和辅导教材。
余佳也喜欢和阿里木江·阿不都热依木的家人们待在一起。
现在,唯一让阿里木江·阿不都热依木放心不下的就是解决余佳的户籍问题。
今年4月12日下午,阿里木江·阿不都热依木再一次拨通了奎屯市公安局哈密路派出所火车东站辖区民警的电话。
民警告诉他,余佳只要和余有得做一个DNA鉴定,带着鉴定报告,就能回余有得的户籍所在地办理户口了。
这个结果让阿里木江·阿不都热依木还是有些担心,因为余有得要照顾妻子,暂时无法带着余佳回老家办理户口。
目前,阿里木江·阿不都热依木依然在努力想办法帮助他们一家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