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铸团结>> 家乡史

近现代新疆原有民族的发展(之四)

作者:

    哈萨克族 是新疆人口仅次于维吾尔族、汉族的少数民族,在清朝经历了一个由“外藩”变为“内属”的过程。

    清政府平定准噶尔期间,哈萨克族中玉兹的阿布赍汗和大玉兹的首领阿比里斯等亲赴清军军营表示归属。以后,大、中玉兹的首领不断向清政府入觐、进贡,并接受清政府的赐官封爵。

    但是,清政府视他们为“外藩”,严格划定了大、中玉兹哈萨克与清朝西部边界的界线,并不准越界游牧。

    然而,由于沙俄不断蚕食哈萨克草原,不少哈萨克人被迫南下越界,进入伊犁、塔尔巴哈台境内。这种情况迫使清政府不得不改变政策,准许哈萨克部落在冬季越境游牧,但春天仍令他们出界。

    此例一开,整个伊犁地区的边界,只得一律准许哈萨克跨界游牧。

    久而久之,在伊犁、塔尔巴哈台过冬的哈萨克人就不愿意回去了,至此,哈萨克由“外藩”变成了“内属”。清政府为其安排了游牧之地,令其自行管理。

    公元1864年,中俄签订《勘分西北界约记》,中国44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被迫割让给俄国。根据“人随地归”的原则,原已内属的哈萨克部落大部分又划归俄国。但是,划界后的许多哈萨克人不愿接受俄国的统治,又纷纷入境。

    至清末,哈萨克族主要游牧于伊犁、塔城、阿勒泰地区。

    柯尔克孜族 汉朝称“坚昆”。居住在叶尼塞河上游地区,属于匈奴。魏晋南北朝时期称“纥骨”、“契骨”,先后为鲜卑、柔然、突厥所统治。公元7世纪中叶正式纳入唐朝版图。

    公元840年,柯尔克孜族打败回鹘,建立了黠戛斯汗国。宋元明时期,柯尔克孜族先后隶属于辽、西辽、蒙古帝国和察合台汗国。

    在这一时期,柯尔克孜人不断向西南迁徙,进入新疆地区,并融入不少蒙古、哈萨克部落,成为现代民族。

    清朝称柯尔克孜族为“布鲁特”,主要游牧于西部天山一带。公元1758年、1759年,清军相继追击准噶尔残部,平定大、小和卓之乱,东西布鲁特部落主动归附清政府。

    清政府允许回归的“布鲁特”在原地游牧,不征收土地税,不改变风俗习惯。

    公元1864年、1884年,俄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续勘喀什噶尔界约》,一大部分布鲁特部落成为俄国属民。划归俄国的布鲁特人因不愿接受俄国的统治,有不少人又迁入新疆境内。

    至清末,他们主要分布在今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乌什、喀什、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以及北疆的伊犁、塔城等地区。

    请关注下期:近现代新疆原有民族的发展(之五)

    (据:新疆《三史》教育简明读本)

克拉玛依网 Copyright © 2018 www.kelamayi.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