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序周转,今又清明,春雨在广袤的戈壁滩上留下诗篇,将万物写成思念。
思念是父亲鬓角淌下的一粒盐,让孩子们读懂生活的咸涩与甘甜;思念是未曾寄出的黄昏,让浅浅的甲印重新发芽;思念还是一朵永不凋零的月季,永远在亲人的记忆深处吐露芬芳。
思念或许还是一道难愈的疤,在无人处隐隐作痛。但正因懂得思念,我们才更明白:爱不会被距离阻隔,记忆能穿越时光长河。感恩所有逝去的亲人,你们从人间路过,才让我们的世界开出了花。
天清气明,杨柳泛青,愿你不负时光,珍惜当下,带着所爱之人的嘱托,勇敢而从容地过好每分每秒。
清明二首
●郭存超(克拉玛依区天池南社区)
其一燕子清寒去未还,东风忘却玉门关。椿萱笑貌埋荒冢,棠棣音容隔远山。酾酒一杯言饱暖,焚香三炷忆辛艰。几回人事消磨易,半解春溪日日潺。 其二黄泉遗梦痕,巧笑尚余温。欲语泪先落,未悲声已吞。鸟喧春意闹,人去暮云昏。生岁不盈百,酹君深闭门。抱憾贴
●黄重文(建设银行克拉玛依分行)迟憾一年清明一次哀,数串热泪数度挥。懂得感恩时已迟,敢问何以心不愧?痛疼父母在世不知惜,仙鹤飞去顿觉疼。平素常嫌絮叨多,永别方觉无语冷。
清明:诉说生命的轮回与传承
●殷亚红(克拉玛依石化公司)
清明,这是一个充满哀思与怀念的节日,也是一个充满生机与希望的时节。它如同一位沉默的诗人,用细腻的情感和深邃的哲理,诉说着生命的轮回与传承。
远在春秋时代,我国人民就运用圭表测日影的办法,定出春分、夏至、秋分和冬至四个节气。到秦汉时代又确立为二十四节气,其中便有了清明节。西汉时期的《淮南子·天文训》中说:“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清明风”即清爽明净之风。《岁时百问》则说“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虽然作为节日的清明在唐朝才形成,但作为时序标志的清明节气早已被古人所认识,汉代已有了明确的记载。
清明节在每年四月四日或五日,有的地方又称为寒食节。寒食节是每年冬至后的第105天,恰在清明的前一天,旧时民间每逢寒食节,家家户户不举火煮饭,只吃冷食。第二天是清明,人们上坟烧纸,修墓添土,以表示对亡者的怀念。这些风俗是春秋时流传下来的。所以,作为唯一被列为国家法定节日的节气,清明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盛大的祭祖大节,属于礼敬祖先、慎终追远的一种文化传统节日。清明节俗丰富,归纳起来是两大节令传统:一是礼敬祖先,慎终追远;二是踏青郊游、亲近自然。清明节不仅有祭扫、缅怀、追思的主题,也有踏青郊游、愉悦身心的主题,“天人合一”的传统理念在清明节中得到了生动体现。
清明扫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这一天,人们携带香烛、纸钱、鲜花等物品,来到祖先的墓前,献上自己的敬意和思念。那些曾经照顾我们、抚养我们成长的亲人,如今已经远去,只能在梦里相遇。他们的话语和微笑,仿佛还在耳畔,但再也无法拥抱他们,表达我们的感激和思念。这种无法言喻的悲痛,让人不禁泪流满面。
时光荏苒,今年已经是父亲离去第14个年头,虽然与他阴阳相隔,但思念的线却从不曾割断,或许它在我们的心里暗自凝成一朵永生的花,永不会枯萎。我们只是把它深藏在这个思念的季节,让追忆成殇。
清明不仅仅是一个怀念的节日,更是一个充满希望和生机的时节。在这个时刻,大自然开始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万物复苏,春回大地。那些嫩绿的芽苗、娇艳的花朵、欢快的小鸟,都在告诉我们:生命是无尽的循环,死亡并不是终点,而是新的开始。它让我们看到了生命的循环和传承,也让我们对未来充满了信心和期待。
清明是我国农历24个节气的第5个节气,是表征物候的节气,含有天气晴朗、草木繁茂的意思。到了清明,气温变暖,降雨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所以清明对于古代农业生产而言就是一个重要的节气。农谚“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说的正是这个道理。
清明时节,春暖花开,正是种植的好时机。农民们忙碌耕种,描绘出一幅生机勃勃的田园画卷。《清明》中有:“清明时节农事忙,弯弯曲曲犁耕地。”《清平乐·村居》则写道:“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另一首《忆江南·江南好》这样描绘:“清明时节,麦苗返青,农夫犁田,田野生机勃勃。”《春游》中写道:“清明农事已相催,寻径何须入深邃。”在这些诗句中,我们不仅看到了农民们在田间劳作的辛勤身影,也感受到了春天的到来给大地带来的生机与希望。
春天就像一台晚会,到了清明时节,最精彩的演出会一一呈现。“千里莺啼绿映红”,此时山清水秀桃红柳绿,悦耳的鸟鸣划过天空,空气中到处是各种花儿的香味。邀请友人,带上全家,走进大自然,让疲惫的身心得以放松,何其洒脱!抑或带上唐诗宋词,只身一人坐在清明里阅读春天,一片浓情诗意尽收眼底。
清明节如诗似画。让我们以此为契机,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懂得感恩和珍惜。
带着思念,过好每一天
●王华(新疆油田公司石西油田作业区)
春风拂面,桃花正艳。
阳光正暖,时光微凉。
老爹,你亲手移植的榆树、杨树吐新冒绿,亲手栽种的榆叶梅开花了,嫩绿的爬山虎已经爬上窗栏。
老爹,这一切你却都看不到了,你已经不在了。
你走得是那么突然,本来第二天要住院的你,从被送到急救中心到离世还不到12小时。那一天是2017年4月29日,你的生命从此定格。
你的去世让亲友们猝不及防。
婆婆多次给我们描述当天的情形:那天公公吃饭、活动正常,就是在草地上走不稳,午饭还自己吃了13个馄饨。下午小姑子带去按摩,7点多回到家。婆婆在厨房准备晚饭,突然听到客厅的花架倒了,忙出来看。你倒在地上,估计是从沙发上起来站不稳本能地扶花架,结果却倒在地上。婆婆要把你拉起来,却拉不动,急忙问你:“摔到头了没有?”你回答没有,但已经无法自己扶着沙发站起来。“你看着我、你看着我嘛!”是你留在世上的最后一句话。
老爹,你走得是那样的安详,从进入急救中心起就仿佛睡着了一般。
老爹,我一直在想,你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有没有时间想起自己的一生?你一生清苦,父母离世得早,直到参军后才能吃上饱饭。你做事情规规矩矩、肯钻研,也爱干净。你1961年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64年转业到克拉玛依油田,1968年经人介绍娶了四川姑娘当媳妇。你把她带到这里,在克拉玛依安了家,养育了3个子女。你先后干过采油、采购、房产,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几十年,1992年退休。
你对生活的要求极其简单,对物质的要求也不高,很少为自己消费,只是好喝几口小酒。常听婆婆、爱人、大嫂回忆,老爹喝酒后特别勤快——经常把院子、厨房打扫得干干净净,然后就睡觉去了。
2015年你做完手术,晚上我和爱人去医院陪你。你们父子俩聊天时,你说自己这一生挺幸福,夫妻和睦、孩子孝顺,孙辈们也都挺好,挺满足。就是希望自己死的时候利利索索的,不要给别人添麻烦。
老爹,你留在世上的最后一句话是对婆婆说的。你让她看着你,是想再看看相濡以沫50年的老伴,这是你最后的深情告白。
你离开的前一天晚上,亲朋好友来医院看望你。女儿打电话问我:“为什么不让我们去医院看爷爷?”我答应了,不论情况好坏,总要让孩子们学会面对。
老爹,你一生刚强,像你这样不愿给至亲添麻烦的人,想必最不忍见的,就是生命最后的时光失去尊严,看着老伴操劳憔悴、儿孙被自己拖累。你对生死别离的决然,是军人雷厉风行的作风使然,还是历经沧桑后的通透豁达?
老爹,你已离开,把思念留给了怀念你的人。
人自出生起,就必然要面对死亡。老爹,你的离世让亲人们经历了生离死别的切肤之痛,也让我们明白了应该珍惜生命、珍惜当下、珍爱家人。
生活还要继续,我们会带着对你的思念,认真过好每一天。
母亲与月季
●陈文燕(克拉玛依石化公司)
母亲在世的时候,最喜欢养花。她养的花种类很多,有掐掐花、蜀葵、夹竹桃、月季、天竺葵等,那时候家家户户都住平房,房前有一个大院子,这为母亲种花提供了场地。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正是物资匮乏、缺衣少食的时代,大多数家庭都在为一日三餐而奔忙,很少有人家会种花,不能吃不能穿,养它有什么用呢?我不知道母亲是如何从繁重的家务活之间找到缝隙,插入了种花这件费时费力的事情。母亲擅长的技能总是和邻居们格格不入——她会绣花,不是简单的刺绣,而是难度很高的双面绣,正面是一只双眼明亮全身毛茸茸的小狗,反面则是一只憨态可掬正在休憩的小猫。在生活上母亲也很有要求,她说要保护牙齿,吃瓜子只能用指甲剥,不要用牙齿嗑。我很听话,从来没有用牙齿嗑过瓜子壳,所以我的门牙上不像小伙伴们那样有两道豁口。母亲还不许我直接啃玉米,她教我用手先掰掉一排玉米粒,然后再一排一排地掰下来吃。
母亲是那个年代少有的中专生,我看到过16岁的她梳着两条麻花辫,穿着合身的丝绸旗袍的照片,那是她来新疆之前照的,我猜测应该是毕业纪念照。照片上的母亲身材窈窕,青春靓丽,气质高雅,宛如电影里的大家闺秀,与她后来家庭妇女的形象大相径庭。母亲对过去讳莫如深,我还是从一些断断续续的线索了解到,母亲出生于一个富裕的大户人家,她从小衣食无忧,由保姆带大,家里有华丽的拔步床,床栏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母亲受过良好的教育,懂英文,读过《格林童话》,会讲小红帽和大灰狼的故事。在我周围同学的母亲里,她绝对是一个另类的存在。我文学艺术的天分多半是来自她的基因。
母亲从三千多公里之遥的内地来到西北边陲,和千千万万的家属们一样,将自己从原来生长的土壤中连根拔起,植入到克拉玛依这片戈壁里。
母亲对于美有着绝佳的鉴赏力。她认为,花卉从发芽抽叶打苞到绽放的全过程,都是美的。母亲对于烹调并不上心,但是她会做衣服、做书包,在衣服前襟绣上一朵红花或者展翅欲飞的小鸟。我的第一个玩具,就是母亲自己做的,她从邻居家捡来一个废弃的塑料洋娃娃,用做衣服的碎布头裁剪缝制了连衣裙和鞋子,居然和商店里出售的成品不相上下。
母亲在院子里种了一棵夹竹桃,有一人多高。当夹竹桃开花的时候,母亲像过节一样喜气洋洋,满脸笑容。她拉着我欣赏盛开的花朵,满心欢喜地左看右看,我能感觉到她抑制不住的快乐。后来,有人告诉她,夹竹桃有毒,如果大人小孩不知道,吃了会中毒而死,她大惊失色,赶紧把一大棵夹竹桃都扔掉了。
母亲养花的热情没有消减,反而更高涨了,她选择了月季花。在这之前,她养过掐掐花,有大红、深红、紫红、白色、淡黄、深黄等颜色,放在窗台上很好看,可是掐掐花太皮实了,只要插到土里就能活,没有挑战性,花朵也不精致,母亲看上了邻居家的月季。她搬回来好几个花盆,松土、扦插、浇水、施肥、忙得不亦乐乎。看着她搬上搬下,额头上渗出点点汗珠,我说:“妈,我帮你吧?”母亲看我一眼答道:“你不会弄。”大概就是这个原因,我现在什么花都养不活,最后只能养活绿萝和仙人掌。
月季花因为月月季季都开花,所以得名月季,它还有一个名字叫月月红。我第一次看见玫瑰的时候,觉得很像月季,玫瑰只开一季,叶子小而花朵大,皮刺而绒毛密,花朵形状和月季很像,因为很多玫瑰都是从月季杂交培育而来的。
母亲种的月季花开得很好,有粉色、大红和深红色的,当花开的时候,她如获至宝地将花盆摆放在正屋的窗台上。我进进出出都能看见映着玻璃窗的花朵。那时候我就觉得,月季的花形真美啊,像一件精美绝伦的艺术品。
多年以后,我重新拿起荒废已久的画笔,学习水彩,画得最多的就是月季,那朵粉红色的花一共画过五幅。当我用粉红、深红、紫红等颜料一遍遍描绘月季花瓣时,突然在那一刻理解了母亲当年观看花朵绽放时的欣喜。
生日在下雨的路上
●汤淑琴(新疆油田社保中心) 村口的老井 记得 每个黄昏都长出脚印 父亲披着竹影归来 雨滴在搪瓷缸沿撞成铜铃 瓷缸里的面条 总在生日当天翻山越岭 泥巴路比我更早学会等待 从露珠等到晚霞收走竹筐 直到暮色里浮起 那个摇晃的蓝布衫身影 面汤里泡着乡村的泥泞 伞骨在风中咯吱作响 泥浆爬满他的裤管胸口焐着教案的余温 当葱花在咸涩中舒展我尝到他鬓角滑落的盐粒 父亲的肩头是移动的星星牵着我走过野菊低垂的小径 雨突然浇透他的头发 “看,蒲公英撑着伞
追月亮呢” 我抬头只望见石缝里 粉笔灰正渗入苔花的根茎 沙枣花突然落满书包“青石板裂缝是月亮的摇篮”他把褪色蓝布衫 叠成戈壁滩上的彩云北迁的绿皮火车碾碎露珠碾不碎铜铃铛的回声 急救灯切开晨雾那日 蓝布衫口袋还插着半截粉笔 心电图纸吞没的省略号里我数着他掌心十五年的风沙正堆积在我眼角的沟壑 现在煮面总等水沸到最响旧电话号码在汤里沉浮蒸汽爬上瓷砖裂缝时,
听见雨滴在盐碱地簌簌生长葱花依然弯成那年的月牙卡在胡杨的指缝间从杯中水
看见湛蓝的天空
●侯珏(克拉玛依市文联)又一个春天轻轻降落在枝头阳光,穿过树叶的间隙在风中校对着节气我看见,被你吹散的蒲公英每一颗种子,
都怀揣一朵火焰展现成色 翻锄的花工,遗落饮水的纸杯我从杯中水看见湛蓝的天空喃喃道,你睫毛冻结的星光是前年逝去的秋霜 我知道,
你是沉睡的北极星孤独盘桓在梦中的戈壁可否化作一只白蝶贴伏胸口啜饮面颊跌落的河流 云里堆积的思念正在迁徙那些未曾寄出的黄昏已从眼底的沙漠溢出握住你的手,
让浅浅的甲印重新发芽遥望清明
●阿伦(新疆三联公司) 我漂泊在那拉提大草原遥望清明草原上盛开的野百合啊芬芳的抒情引领心儿飞向那油菜花写意的江淮大地我亲爱的父亲啊你像一株辜负了油菜花语佝偻着腰的树碾过无数风雨的灵轮却锈蚀在第四十八个春天失血的叶片涅槃成蝶随风远去——唯有夕晖映出你魁梧的背影让我在无数个梦里一路狂奔追向天边横亘的
地平线 我伫立在昆仑山之巅遥望清明山脚下奔腾的塔里木河啊淙淙的欢歌带领思绪回到那千年如一低吟浅唱的通扬河边我亲爱的父亲啊你像一根不愿相信岁月留痕躬弯着背的扁担挑过无数日月的脊梁却压垮在三十一年前的清明畸形的身影孑立若塑听雨洗礼——只在阡陌烙下深深的屐痕让我在返乡的日子辗转在故乡怀里
重温你走过的路 我伫立在塞外的土地遥望清明,亲爱的父亲啊让绵长思念穿过你曾见过的
日出日落我伫立在塞外的土地遥望清明,亲爱的父亲啊我多想带你一览未曾见过的
青山绿水我伫立在塞外的土地遥望清明,亲爱的父亲啊我在心里为你默默祈祷希望天堂没有劳累没有疾病走过路过,
都是比这世间更美的风景清明,
我用花喊醒母亲
●刘仪(克拉玛依永安公司)清明的雨水从山坡上摔下来疼成一行泪挂在屋檐上我抱着一棵树,
放一只纸鸢飞上天它会在半山腰把母亲引出来 赶这好天气,又是春天我跟着风,到处栽花母亲的房前屋后,
她走过的田野最后消失的岔路口,
我想 总有一朵花会长到母亲的坟头,
每年的春天都栽花我从不敢停息,就怕赶不上清明这天,母亲看不到会着急 母亲的坟头还是荒凉我不能让爱美的母亲孤单花是我陪在她身边的女儿晚年母亲耳聋,
一万响的大地红也喊不醒清明,我用花喊醒母亲雨滴在碑文上发芽
●晚亭(克拉玛依区龙润园) 母亲缝补过的柳枝垂成线装书脊风一页页翻动潮湿的黄昏纸灰化作灰蝶驮着未拆封的叮咛向云层更深处迁徙 苔藓一层一层爬上石阶旧毛衣在樟木箱里编织日月我数着清明时分雨丝穿过针眼将未说完的话缝进泥土的褶皱 当蝴蝶停驻在新芽上碑文突然柔软如初生的掌纹那些被雨水浸泡的姓氏正以青草的姿势向天空生长 清明有感
●张童(克拉玛依鼎泰公司)节令收缩了时间的距离抑或恍惚了思绪的方位倘若再落下几串冰凉的
雨滴飘过几缕杏花的粉香节令就在时空交错中
被推出无论是春秋还是汉唐清明节的氛围不仅仅是让人断魂气节和一些闪耀的种子随农耕播种繁衍生息大漠的广袤与粗犷加持了清明节的厚重界线与留白在词语之间呈现加速度
一瞬几千年而楼宇顶上飘飞的鸽子更像悬浮于时空的粒粒尘埃与黑夜划过苍穹的流星封堵或者撞破隐秘的大门农耕忠孝传统文化跨越千年 依旧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