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拉玛依网
新闻 > 油城纵深
油城医疗人才的“摇篮”
——回望克拉玛依中等专业卫生学校
米那热·阿迪里别克

陈仪佳(左一)与同事在克拉玛依卫校合影留念。

克拉玛依卫生学校八三届毕业典礼。 

“那时候,师生们都怀着赤子之心,热爱学习、艰苦奋斗,一起谱写了一段难忘的回忆。”回想起在卫校教书的时光,年过七旬的老人陈仪佳说。

陈仪佳所说的“卫校”,是当年的克拉玛依中等专业卫生学校(以下简称“卫校”),她曾在卫校担任英语教师,并在建校初期参与了很多事务性的工作。

据她介绍,如今活跃在克拉玛依医疗领域一线的医疗骨干中,有很多都毕业于曾经的卫校。那里,曾是克拉玛依几代医务工作者的“摇篮”。

填补医疗领域空白

20世纪70年代,全国各地的人才响应号召,“涌入”克拉玛依,为国家能源事业发展贡献力量。当时的油田面临着一个大问题——由于人口数量增加,经常出现缺医少药的情况。石油工人们在工作过程中有个小病小伤,怎么救治成了一件棘手的事情。

医护人员的紧缺,使培养更多的医务工作者成为迫在眉睫的任务。

在这一背景下,克拉玛依中等专业卫生学校在1978年成立了。

“当时,卫校的领导让我去那里教英语,我可犯了难。我虽然是英语教师,但应用英语和医学英语完全是两码事……”陈仪佳回忆道。

即便如此,她还是毅然去卫校报到了。她深知,卫校的成立对当时的克拉玛依来说意义重大。

为了迅速提高英语水平,陈仪佳向在上海从事教育事业的家人及朋友寻求帮助,委托他们购买了许多相关书籍自学医学英语。在卫校领导的帮助下,她所付出的心血开始慢慢有了回报,对工作越发得心应手。

但很快,她又面临了新的难题:当时的卫校有教室、有场地,设备却少之又少。

她认为,学医的人,首先应管理好自己的身体,所以加强体育锻炼尤为重要。可是,学校没有任何运动器材,该如何开展体育教学呢?

“没有器材,我们就练跑步!”陈仪佳的同事马哈普莱提说。

马哈普莱提是中央民族学院的毕业生,当时,年轻有活力的她被学生们亲切地称为“小马老师”。

从那开始,陈仪佳就同小马老师一起带领学生们练习田径。在此期间,学生们不仅得到了锻炼,还在运动会上多次荣获奖牌。

“通过参加大大小小的赛事,学生们为学校赢得了篮球架、高低杠、足球等运动器材,有了这些,我们的体育课就能顺利开展了。”陈仪佳说。

有了这些优秀教师为学校倾情奉献、为学生保驾护航,卫校也发展得越来越好。为了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业务素质,进而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学校不断组织教师开展评教评学活动,不断改进教学方法,积极开展科研活动,努力扩大教师的知识面,同时,学校还鼓励教师脱产进修。在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卫校的教学质量得到了社会的认可。

培养专业医疗人才

自1978年成立到1998年,卫校共送出毕业生2000余人,为克拉玛依培养出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医务工作者。

1978年4月,学校的两个护士班开始招生,学制两年。入学的首批学生凭借自身良好的素质和刻苦学习的精神,同老师们一起克服了建校初期的种种困难,取得了优异的成绩。1980年,学校向油田输送了首批医务人才。

王秀英曾任卫校教务科科长一职。据她回忆,当时,卫校培养的学生都十分优秀,受到了医疗单位的欢迎。1982年,卫校首届检验班的4名学生在自治区人民医院实习。作为教学管理人员,王秀英去了解学生实习情况。该院化验科主任说:“真没想到,你们卫校才办了几年,就能培养出素质这么高的学生!”

随着时代的发展,医学科学也日新月异,这让卫校的教师有了危机感。

怎样才能让卫校的学生走出去,获得更专业、更好的教育呢?

一次偶然的机会,陈仪佳结识了第四军医大学的老师,通过多方打听和努力,她促成了卫校与第四军医大学的合作。第四军医大学不仅为卫校提供了一些医疗实验设备,更把师资力量投入到克拉玛依支援卫校,同时,卫校的学生也可以作为代培生前往第四军医大学学习。

1985年,为了丰富医疗知识,提高教学水平,陈仪佳担任带队老师,带领几十名学生参加了第四军医大学为期三年的医学专业大专班。

“去培训的学生都很努力,他们在那里学到了真本事,很多人都成为我市各医院的科室主任。”陈仪佳回忆说。

参培学生之一的岳勇,现任克拉玛依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市人民医院)主任医师,回忆起那段时光,他感触颇深。

“那时候,这样的学习机会太珍贵了,我们都很珍惜,所以非常努力,这也为我之后的医学研究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岳勇说。

1998年5月,克拉玛依中等专业卫生学校并入克拉玛依文理学院,曾经的卫校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

卫校的存在虽短暂,但当时培养的一批批医护人员仍奋斗在克拉玛依的医疗战线上,他们见证了克拉玛依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历程,更用卫校人的初心守护着克拉玛依百姓的健康。



时间:2023-08-28    来源:克拉玛依日报
返回
Copyright © www.kelamayi.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克拉玛依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