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拉玛依网
新闻 > 油城纵深
融合“农文旅” 注入新动能
小拐乡紫砂陶笛奏响乡村振兴新乐章
王雯婧 鲁嘉鹏 马成 郭宁 姚继东

小拐村的孩子们在工作室学习吹奏陶笛。

游客正在观看陈列在工作室中的陶笛。

当地学生放暑假后,也开始学习制作陶笛。

本报记者现场学习陶笛演奏。

    

    近年来,在小拐乡党委的支持和引领下,以紫砂陶笛为代表的紫砂产业不仅逐渐成为小拐乡的又一文化名片,还是助推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带动村民劳动致富,促进民族团结、凝聚发展合力的乡村振兴“金钥匙”。  

    产业富民

    ●克拉玛依紫砂陶笛工作室成立,20余名村民在此就业

    ●村民可以选择在工作室、家里,制作或者销售陶笛

    团结凝聚

    ●工作室成为小拐乡各族乡民团结奋斗、共同繁荣的平台之一

    ●工作室与小拐乡哈萨克艺术协会合作,用冬不拉和陶笛共同演奏

    文旅融合

    ●工作室与我市两所小学合作,成立陶笛教学基地,研制体验课程

    ●邀请各企业团体开展团建、党建活动,带动当地旅游业发展

    一曲悠扬,风雅紫砂。

    7月的小拐村,幽草繁茂胜花开,绿树浓荫遮骄阳。行走于乡间小巷,耳边不时传来婉转悠扬的陶笛声,与美景相交相融,让人忍不住想要一探究竟。

    循声而去,便来到克拉玛依紫砂陶笛工作室。在这里,各色陶笛整齐陈列,工作人员正熟练地将紫砂定型打孔、制作陶笛,前来学习的孩子们也有节奏地吹奏着手中的陶笛,感受着音乐的魅力。

    近年来,在小拐乡党委的支持和引领下,以紫砂陶笛为代表的紫砂产业不仅逐渐成为小拐乡的又一文化名片,还是助推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带动村民劳动致富,促进民族团结、凝聚发展合力的乡村振兴“金钥匙”。

    党建引领村民致富

    2013年,我市发现富含铁、锌、硒等18种对人体有益微量元素的紫砂泥后,紫砂工艺品产业成为我市的新兴产业并快速发展。

    一直坚持以党建引领产业发展为工作思路,不断为小拐乡寻求发展突破口的小拐乡党委看到了其中的机会。于是,2020年,时任小拐乡党委书记的杨成找到了正在克拉玛依市紫砂馆里研发紫砂工艺品的李锋,向他发出诚挚的邀请,并着力在小拐乡发展有创意,且能让村民有机会学技术、增收入的文化产业。在小拐乡党委和政府的支持与帮助下,克拉玛依紫砂陶笛工作室正式投入运营,李锋任负责人。

    由于小拐村是一个哈萨克族牧民聚居的村庄,村民主要以养殖和种植为主业,克拉玛依紫砂陶笛工作室成立之初,一直面临着人手不足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小拐乡党委积极探索乡村振兴的新思路,组织动员小拐村村民参与到紫砂陶笛的制作中来,并通过该工作室对村民进行紫砂陶笛制作、演奏的专业培训和指导。

    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村民们既可以选择在克拉玛依紫砂陶笛工作室里进行紫砂陶笛制作,也可以选择在家中独立制作并销售紫砂陶笛。仅工作室一处就解决了20余名村民的就业问题,而工作室产出的5种紫砂陶笛产品均由小拐村村民制作而成。

    “工作室里环境好,陶笛的制作工艺也不复杂,我用一个月时间掌握了手工抛光的技术,现在一个月能挣3000多块钱呢!”小拐村村民阿依古丽·阿海说。

    陶笛声中团结花开

    随着紫砂工艺品产业的慢慢铺开,小拐村村民的钱包越来越鼓,而在一声声悠扬的陶笛声中,团结之花也在齐心协力、共谋发展的各族乡民心间悄然绽放。

    一直以来,小拐乡党委积极培育打造各类载体和平台,致力于让各族乡民在小拐乡这片土地上团结奋斗、繁荣发展,克拉玛依紫砂陶笛工作室就是其中之一。

    为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让各族乡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在“万把陶笛响万里”的目标下,克拉玛依紫砂陶笛工作室与小拐乡哈萨克艺术协会进行了多次艺术探讨和尝试,终于让弹拨乐器冬不拉和吹管乐器陶笛产生了共鸣。

    冬不拉的雄浑激昂、欢快奔放与陶笛的纯净自然、空灵悠远搭档,演奏出《游击队之歌》《北京的金山上》《黑走马》等经典歌曲,擦出了不一样音乐火花,成为克拉玛依大小晚会上的必看节目之一。

    通过演奏这组特别的“乐器搭档”,小拐乡各族居民的心也越贴越近。农闲时期,乡民们会来克拉玛依紫砂陶笛工作室参与陶笛的制作与吹奏,一来一往间增进了邻里关系、团结情谊。旅游旺季,乡民们也会来克拉玛依紫砂陶笛工作室,向游客讲述紫砂陶笛背后的故事、推荐陶笛产品……

    渐渐地,克拉玛依紫砂陶笛工作室不再仅仅是各族乡民团结奋斗的平台、村民劳动致富的平台,还成为了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文旅融合发展的重要窗口。

    文旅融合助力发展

    在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克拉玛依紫砂陶笛工作室陆续在我市第八小学、第十小学启动了陶笛课程,成立了陶笛教学基地,并结合小拐乡的“玛依姑娘”品牌,研制出了一套完整的陶笛体验课程,既推进了文化润疆工作,丰富了百姓、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又促进了“农文旅”融合发展。

    不仅如此,为更好地突出陶笛的研学特色,克拉玛依紫砂陶笛工作室和136团合作开展了红色教育主题研学活动,进一步促进了兵地的融合发展。此外,该工作室正在申请打造研学基地,并邀请克拉玛依区新联会、私营企业家协会、驼峰旅行社、康辉旅行社、南苑社区等来到小拐乡,开展各类团建、党建活动等,带动当地旅游产业发展。

    正如李锋说的那样,紫砂陶笛不只是一种商品,更是拥有其独特文化价值的产品。作为一种古老的乐器,紫砂陶笛本身包含非常重要的文化价值,十分值得传承。

    今年,李锋继研发出大鹅形状、哈萨克族女性短靴形状的紫砂陶笛后,又研发出一对叫作“克拉”和“玛依”的埙形状卡通形象紫砂陶笛。

    新产品研发出来后,克拉玛依紫砂陶笛工作室半成品制作师南司文便带着徒弟阿依努尔·木哈买提别克开始了新产品的制作学习。

    “有我师傅在,肯定没问题。”谈到学习陶笛制作的感受和未来的梦想时,阿依努尔·木哈买提别克笑着说,“我们的陶笛不光要在克拉玛依卖,以后还要卖到全国各地去。”

时间:2022-07-20    来源:克拉玛依日报
返回
Copyright © www.kelamayi.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克拉玛依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