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拉玛依网
新闻 > 油城纵深
小家传大爱 弘扬家国情(之二)
李翔 景璐

艾克热木江·热西提一家人。 (图片由本人提供,拍摄于疫情前)

    齐心战疫“母子档”

    2020年全国抗疫“最美家庭”、2019年克拉玛依市“最美家庭”艾克热木江·热西提家庭

    他,是克拉玛依日报社网络事业部的一名编辑;她,是克拉玛依市中心医院、人民医院儿科的退休医生。

    他,在抗疫期间报名成为志愿者服务社区居民,驻守宣传一线向市民传递最新消息;她,身处家中也不忘治病解困,免费为几百位新手妈妈释疑解惑。

    他,叫艾克热木江·热西提;她,叫阿里亚·阿不都克里木。他们是一对母子,更是亲密的战友,战疫路上,他们用行动诠释了什么是“最美母子档”。

    儿子奔赴战疫一线

    今年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我市也不例外。

    2月4日,克拉玛依日报社工作群里发出一则紧急通知:我市在社区抗疫一线组建党员突击队,谁报名?艾克热木江·热西提立即回复:我报名!

    艾克热木江·热西提是一名党龄仅一年半的新党员,他心想:入党以来我也没发挥过啥模范带头作用,这次组织需要,必须上一线!而在报名时,艾克热木江·热西提就打定主意:自己身强力壮,到社区后,像牛奶、鸡蛋、米面这样比较重的生活必需品,我来搬!

    现实中,他也的确是这样做的。艾克热木江·热西提负责服务的住户不少,需要运送的生活物资也多,遇见一些有老人、孩子的家庭,他还会主动询问是否需要帮助。因此,艾克热木江·热西提常常累得满身大汗,直到深夜才能休息。而对于这一切的付出,居民接过物资时的一句“谢谢”就能让他心满意足,忘记一身疲惫。

    社区需要艾克热木江·热西提,单位更需要艾克热木江·热西提。作为克拉玛依日报社数一数二的“视频大拿”,艾克热木江·热西提很快被“召回”,他要作为报社抗疫报道小分队中的主力队员,向市民展示抗疫一线的动人场景。

    2月13日,艾克热木江·热西提与同事拍摄的视频《克拉玛依:空寂中展现众志成城的力量》在新媒体上推送。航拍中仿佛被按下暂停键的城市,“空寂”背后反映出市民对疫情防控的高度配合……一帧帧震撼的画面让这条视频的阅读量迅速达到23万人次。

    随后,他又按照总编辑的策划,深入油田、社区、公安检查站、医院,一个多月的时间里,他平均每天工作超过16个小时。但随着他与同事拍摄的《克拉玛依人:忠于职守、抗疫必胜》《火速建立定点救治医院》《特殊的时光特别的收获》《爱心出租车免费送就医市民回家》等近20部优质视频一条条被新媒体推送到市民的面前,一个个反映全体克拉玛依人忠于职守、共抗疫情的的画面,感动、鼓舞了无数克拉玛依市民。

    母亲家中暖心服务

    家里,艾克热木江·热西提的母亲阿里亚·阿不都克里木也不逊色。

    作为一名有着42年党龄的老党员,阿里亚·阿不都克里木从事儿科临床工作42年。2月7日,她建立了“阿里亚大夫儿科咨询”微信群,开始无偿为我市不方便就诊的新手妈妈提供服务。

    很快,微信群就在宝妈间“火了”,仅几天时间就吸纳成员超过三百人,单日问诊量超过100人次。孩子呛奶了怎么办?缺钙了怎么补?得湿疹了怎么治?……那段时间,阿里亚·阿不都克里木白天除了吃饭、上厕所,几乎一直守在手机跟前,一一回复。

    阿里亚·阿不都克里木认真的工作态度和丰富的临床经验赢得了宝妈们的高度赞扬。面对众多宝妈的谢意,阿里亚·阿不都克里木说:“能帮助这么多人解决问题,我感到非常高兴。我是一名老党员,在这个非常时期,能发挥余热为大家做点事是应该的。”

    3月12日,阿里亚·阿不都克里木返回被返聘的友好医院上班,但“阿里亚大夫儿科咨询”群仍然是阿里亚·阿不都克里木手机里最活跃的微信群。

    党员初心浸润家风

    对于母亲的付出,艾克热木江·热西提很敬佩,他说:“成为党员后,我妈常说,党员不是当上就完事了,要做事,要做实事。我为有这样一位优秀的母亲而骄傲!”

    对于儿子的奉献,阿里亚·阿不都克里木更是感动和欣慰,她说:“儿子长大了,好样的,没让我失望!”

    疫情无情人有情。战疫路上,艾克热木江·热西提和阿里亚·阿不都克里木“母子档”虽然身处不同的岗位,却都用实际行动贡献了自己的光和热,充分发挥了模范带头作用,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康新辉一家人。 (图片由本人提供,拍摄于疫情前)

    孝老爱亲诠释家风

    2019年克拉玛依市“最美家庭”康新辉家庭

    孝老爱亲的含义是什么?日常生活的相处中,父亲生病后的日子里,康新辉和家人用行动诠释了其中的真谛。

    三年如一日

    独山子人民医院里熟悉康新辉一家人的医护人员都知道,只要ICU病房的探视时间一到,康新辉和家人的身影定会准时出现在病房门口,有时候是康新辉陪着母亲来,有时候是康新辉的妻子、哥哥或者姐姐。自病人住院以来,这种像定了闹钟似的探望,雷打不动,风雨无阻。

    探视时间只有半个小时,虽不长却足以探望病人,但康新辉一家总觉得不够用——打热水、洗毛巾、帮病人翻身、擦身、烫脚……一套护理程序本就费力气,火急火燎地做下来,康新辉和母亲常常累得大汗淋漓。其他病人家属看见了,劝道:“ICU病房的病人有医护人员进行专业护理,你们不用护理得这样勤。”康新辉一家却十分坚持:“健康的人几个小时躺着不动都难受,何况是病人。”而这一坚持,就是3年多。

    躺在病床上的是康新辉的父亲。2016年,康新辉和家人发现,平常十分爱运动的父亲行动有些异常,逐渐出现运动神经元病的某些症状,多方求医后才得以确诊,并被告知此病无有效治疗措施。刚开始的几个月,父亲还能自己出门散步,但随着病情的发展,康新辉和家人只能靠背、抬,才能带父亲下楼晒太阳。

    2017年12月,身体每况愈下的父亲住进了ICU病房,康新辉发现,曾经健步如飞、乐观开朗的父亲有些变了,身体上的病痛和长期卧床让他变得越来越依赖家人。一次,康新辉社保卡丢了,不得不因挂失而耽误了探视父亲的时间。这可惹得老人大发脾气,“对不起,是我耽误了,下次我一定准时来。”几经劝慰,康新辉才获得了父亲的原谅,却也理解了老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助。于是便有了之前一幕,每到探视时间,康新辉和家人总会尽量放下手头的事儿,准时赶来,不光为护理老人的身体,更为照顾老人的情绪,为老人康复增加信心。

    给他最好的

    事实上,不止在住院后,早在父亲身体还算健康时,康新辉和哥哥、姐姐们就非常孝顺,总是在力所能及的范围里给父母最好的,还商量好了:“爸、妈辛苦了一辈子,一定要趁他们身体状态好时,多出去走走看看。”

    冲着这个约定,2010年以来,康新辉和哥哥、姐姐利用每年的假期带父母走遍了北京、成都、西安、海南、台湾等地的旅游景点。周末,住在克拉玛依区的姐姐也常赶回来陪伴父母。即使是在2017年夏天,父亲已经开始行动不便时,为了让父亲散心,康新辉和哥哥一家还带着父母去了一趟天池和江布拉克。

    当时,天池景区外,停车场距离游客服务大厅有段距离,康新辉和哥哥两人就一点点抬着、背着父亲往前挪。汗水浸透了他们的衣服,胳膊因负重而酸痛,但为了让父亲高兴,他们觉得值。这时,一位路过的民警发现了他们的难处,告知游客服务大厅有轮椅。康新辉赶紧前往租借,这才让这趟旅程轻松了不少。

    最好的老师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康新辉和哥哥、姐姐悉心照顾父亲的言行都被他们的子女看在眼里。

    得知爷爷住在ICU病房,身边没有任何娱乐设备,头脑清醒、无法行动,内心只能干着急时,康新辉的外甥第一时间为爷爷买来了平板电脑,配好网卡,让老人能够看看电视、听听新闻。而康新辉的女儿康薏妮也常在学习之余来医院陪爷爷说话、解闷,还“承包了”为爷爷剪指甲的“重任”。

    康新辉全家人相处融洽,一同照顾父亲的行为被周围的亲朋好友看在眼里,一时传为美谈。每当被问到一家人团结一心、相亲相爱的秘诀时,他总是自己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父亲很爱我们,但在长幼尊卑方面非常重视,从小就要求我们见到长辈必须要问好,对哥哥、姐姐要尊敬,不能直呼其名,一旦做错就会被批评。”康新辉说,“一直以来,我们都是按照父亲教导的那样做的,同样,我们也这样要求自己的孩子。”

    在康新辉看来,一家人到底如何相处才最好,并没有准确的答案,但只要一家人互相尊重、相亲相爱,那么,孝老爱亲的温暖家风自然会传递。

 

时间:2020-05-18    来源:克拉玛依日报
返回
Copyright © www.kelamayi.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克拉玛依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