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团结之本。
近年来,特别是今年以来,新疆油田重油开发公司紧紧抓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不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着力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努力做到民族团结进步工作走在全国前列。
发挥示范引领,种好“意识形态”责任田
重油开发公司位于准噶尔盆地西北缘“百里油区”的中间点,成立于1986年11月,现有员工1746人,其中少数民族员工551人。该公司是中国西部第一个稠油采油厂,是为国家航天领域提供主燃料的优质环烷基稠油的国内最大生产基地,是中国浅层稠油开发的摇篮和技术、人才输出地,创造了国内首个浅层超稠油老区大规模转驱泄开发的成功先例。
近年来,该公司党委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制定“十四五”规划和“150”发展战略,健全责任落实、检查考核、宣传教育等机制,既打奉献能源的“经济牌”,更算维护稳定的“政治账”,坚决守好意识形态责任田。
意识形态责任田守什么,怎么守?
该公司党委以理论学习、巡回宣讲、红色教育、典型示范、文化引领为抓手,全面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各项工作,确保既“管肚子”,更“管脑子”。
“遇到肉孜麦麦提·巴克是我工作生涯中最大的幸运,如果不是他,我现在可能还是一名普通的采油工。”该公司采油作业六区副区长那比江·吐尔逊说。
肉孜麦麦提·巴克原是南疆和田地区一个连一句国家通用语言都不会说的乡村小“巴郎”。他技校毕业后,来到了新疆油田重油开发公司这个大家庭。在这个大家庭里,师傅们除了教给他专业技术,还会一句一句地教他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这个勤学上进的青年在工作5年后,不仅考取了汉语八级证书,还成为了克拉玛依市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推广员。经过重油开发公司多年的悉心培养和各类技能大赛的磨炼,他逐步成长为全国技术能手、中国石油技能专家。他创办的“红柳石油网”成为中国石油百万员工交流学习的网上学堂。
近年来,肉孜麦麦提·巴克应邀到全国各地巡回宣讲200余场,他自强不息的事迹传遍了天山南北、长城内外。他光荣当选为党的十九大代表、北京冬奥会火炬手,先后6次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接见,多次被中央主流媒体集中宣传。他以“修齐治平、兴亡有责”的家国情怀、“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的交往之道和“苦干实干、三老四严”的石油精神,身体力行地促进交往交流交融,深深感染了油田各族员工。
多年来,重油开发公司先后涌现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阿不力克木·艾则孜、全国人大代表哈丽丹·阿不都卡德尔、全国“三八”红旗手张辉、中国石油技能大赛银奖获得者布
阿仙木·阿不力孜等一批先进典型,他们已成为稠油开发战线的中流砥柱,该公司各族员工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步伐更加坚定。
聚焦三大责任,种好“共富共享”责任田
改革发展的每一步都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动实践。重油开发公司忠实履行经济、政治、社会三大责任,聚焦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新疆“九大产业集群”,高质量推进稠油开发,着力打造各民族共富共享的“示范高地”。
重油开发公司五区南油藏已经沉睡了10余年,经多次攻关未果后,被列入了开发“黑名单”。近年来,该公司科研人员强化科技攻关,仅用3年时间,就让这个沉睡的油藏从年产油量1万吨攀升至10万吨,今年又形成了年产原油15万吨的生产能力,为新疆油田老区千万吨稳产作出了贡献。38年来,该公司已累计生产优质环烷基稠油4000余万吨,有力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物质基础。
油田发展一大步,社会责任和政治责任更要进一步。重油开发公司的357名党员以“红细胞”工程形式下沉街道,开展联建共创。该公司坚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发展路上一个人不少,一个民族也不少”的要求,扎实开展驻村工作,先后派出9批党员干部在南疆深度贫困村泽普县赛力乡古勒巴格村实施技能培训、绿色种植等35个帮扶项目,建成386套富民安居房,帮助农牧民就业652人,实现全村适龄学生入学率100%,获得自治区选派深度贫困村第一书记先进个人、自治区驻村工作先进个人等9项荣誉,彰显了维护稳定、精准脱贫、乡村振兴、共富共享的央企担当。
做实员工关爱,种好“凝聚人心”责任田
“只要是群众欢迎、让群众咧嘴笑的事,再难也要干到底。”重油开发公司党委把关爱员工、凝聚人心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发展成果公平惠及各族员工群众,为改革发展创造和谐稳定的环境——
坚持“员工最好的一餐在岗位”,该公司克服非生产性资金紧张的困难,在生产一线修建两个就餐点,保证了1100多名野外员工吃好、吃健康、吃满意,实现了各族员工同吃同住同劳动。
坚持“员工最细的关怀在岗位”,该公司在一线建设健康小屋,成立企业心理咨询师队伍,做好职工年检、女职工妇检、健康职业体检和“三高”人群重点管理,控制和减少非生产性亡人。
坚持“员工最快的成长在岗位”,该公司抓好对新入职员工的入场教育和轮岗培训,抓好35岁以下员工“精一门”和“会两门”的岗位历练,抓好对老员工能力发挥和传帮带的岗位使用。
坚持“员工最好的环境在岗位”,该公司把油区“搓衣板”式通勤路变成水泥路,把过去巡井只能靠两条腿变成了如今拥有200辆可供代步的新能源电动车,在百里油区“植”下青绿上万棵,建成了“美丽场站”。
坚持“员工最需要的帮助在岗位”,该公司大力开展大病救助、困难帮扶、石油助学,让员工病有所“依”、急有所帮、弱有所助。多年来,该公司为25名困难员工捐款32万余元,体现了中华民族“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兄弟情。
9月27日,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表彰大会上,重油开发公司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称号,成为集团公司唯一获此殊荣的基层单位。
使命光荣,重任在肩。重油开发公司党委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重大嘱托,持续深入种好三个“责任田”,有形有感有效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各项工作,切实增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政治文化认同,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更好建设美丽新疆,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促进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贡献石油力量。
肉孜麦麦提·巴克发挥集团公司技能专家传技能带作风作用,组织一线员工开展现场培训。
该公司一线员工结对,在设备前交流操作经验。
该公司各族员工在岗位工作中,互帮互学互助互进。
该公司组织各族员工开展健身操比赛等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
该公司一线员工在日常工作、生活中交往、交流、交融,“像红柳一样抱团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