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拉玛依是维吾尔语黑油之意,是共和国石油勘探第一个突破之地。
《克拉玛依之歌》是一首久唱不衰的歌。克拉玛依人得感谢著名音乐家吕远,是他作词作曲的《克拉玛依之歌》使克拉玛依走出了新疆,走向了全国。克拉玛依人都说,他们是在歌声中同克拉玛依一起成长的。
对歌中所唱的“没有草,没有水,连鸟儿也不飞……我不愿意走近你”的凄凉景象,现年67岁的陆铭宝深有感触。在他的记忆中,那是一个怎样的地方呵?“泛着青褐光泽的茫茫戈壁滩上,夏日酷暑,冬日严寒,蚊蝇牛虻成群,鲜见人烟。吃水要用骆驼到40公里以外去驮,无休止的大风刮歪了井架,刮飞了被子……”1955年盛夏,22岁的陆铭宝技师(队长)率领一支青年钻井队开进了这块亘古荒原,发誓“安下心、扎下根,不出油、不死心”,经过近4个月不分昼夜的奋战,终于在10月29日打出了克拉玛依1号井,并由此揭开了大规模勘探开发克拉玛依油田的序幕……
44年过去了,这块黑土地上累计生产原油1.59亿吨,上缴税金168.5亿元……每当提起这些,克拉玛依人总是满怀豪情,这里不仅贡献出了大量的石油,而且还向全国各大油田贡献出了成千上万科技管理专业人才,堪称新中国石油工业的摇篮。
因石油而诞生,因石油而发展,石油今后依然是克拉玛依的主要产业。现仍处于开采青春期的这块老油田,自90年代中期以来,每年探明储量1亿吨,原油产量18年持续稳定增长,连续9年居我国陆上第四位。
3座石化厂的原油一次加工能力业已达到920万吨,二次配套加工能力达600万吨。克拉玛依人大踏步地走出了国门,与哈萨克斯坦合作勘探开发扎纳若尔、肯基亚克等油田,为苏丹喀土穆修建一座年加工250万吨原油的炼油厂……
在40多年的沧桑风雨里,克拉玛依市走过了地窝子、帐篷、干打垒、土木平房、走过了“地上不长草,风吹石头跑”……如今,全市除了具有保留意义的“友谊馆”外,五六十年代的破旧建筑都已被拆除,而代之以颇具现代化气息的建筑群。田园风味十足的人民广场,宽阔笔直的迎宾路、塔河路,设计精良设施齐全的南林、南泉、南苑小区……
细心的人会告诉你,克拉玛依最大的变化当属人的变化。大碗喝酒大声说话曾是克拉玛依石油人给外人最深的印象,不大碗喝酒无法抵御大西北戈壁滩上令人心悸的严寒,不大声说话无法在狂躁的大风和隆隆的机器声中相互传递信息。恶劣的环境养成了人们这种粗犷的性格。然而,现在无论是在商店医院,还是在街巷餐馆,这种现象已经很难看到了。生产生活及文化教育条件的改善使新一代石油人的素质及文明程度大为提高。据介绍,全市至少有30%以上的家庭拥有电脑与钢琴等,第二代石油人中有80%接受过大中专文化教育……
没有大都市的喧嚣和拥挤,也没有海滨的诗意与浪漫,这座边疆石油城显示出更多的还是整洁、淡雅和宁静。而这份淡雅和宁静所孕育的却是一次更大的创业潮。到2000年,新增地质储量6亿吨,控制天然气地质储量2000亿立方米,原油产量达到1000万吨,生产天然气30亿立方米,基本建成克拉玛依——独山子国家级石化基地,建成“引水工程”和30万亩高效生态农业示范田……
一部艰难创业史,百万覆地翻天人。两代石油人不仅造就了这座城市,还给这座城市赋予了精神和灵魂。为了共和国的石油事业,不知有多少优秀的中华儿女长眠在了克拉玛依周围的荒漠戈壁上。
今天,新一代石油儿女正在用自己的科技知识、聪明智慧和坚韧毅力创造着更加辉煌的克拉玛依。
——本文摘自《人民日报》1999年8月10日10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