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拉玛依网
新闻 > 油田故事
诗词里的清明
王宗昌(克拉玛依市金龙镇石化退休站)

清明是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的第五个节气。到了唐代,清明更是与寒食节结合,成为正式节日传承至今。从古至今,许多文人都留下了关于清明的作品。品读这些诗词,你会发现一个忧伤与欢乐交织,哀思与生机并存的清明。

清明寄托人们的哀思,宋代孟自牧在《梦粱录》 里记载:清明日“官员士庶,俱出郊省坟,以尽思时之敬”。清明也是致敬生命的悲歌,宋代文人高翥有诗云:“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清明风来,万物萌发,人们进入踏青,戴柳,放纸鸢等活动,城市郊野一派祥和融融景象。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 中就绘有对当时汴京清明时节民俗与市井生活细腻传神的画卷。

唐孟浩然在《清明即事》 中写道:“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车声上路合,柳色东城翠。花落草齐生,莺飞蝶双戏。空堂坐相忆,酎茗聊代醉”。“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孟浩然诗题和头句点明了时节,京城长安又逢清明,此时诗人仕途不明,因此有“自愁思”句,内心忧愁可想而知。而接下来的一句并没有承继上句的愁情,而是写实景“车声上路合,柳色东城翠”,车轮碾压在道路上发出驳杂的声响,要去哪里呢?原来,东城的柳色正浓,在动与静中点缀出的是对美不胜收春天的向往。句中的“翠”字最亮丽,支撑起慕名而来的喜悦。接着“花落草齐生,莺飞蝶双戏”句仍然描写郊野春色的生机勃勃。花瓣儿虽然落了,但小草却在春光中齐刷刷生长。这个时节“万株杨柳属流莺”,原野上的莺儿穿枊而飞,蝴蝶在草丛中双双飞舞,诗句中展现出沐浴在大自然中生命的灵动与畅快。最后一句照应头句,收回情绪“空堂坐相忆,酎茗聊代醉。”如果说“空”字体现出诗人独身孤独,又在回忆什么?是友人的逝去,还是仕途的偃蹇?人生不如意有十之八九,又有多少可与人言,只能端着茶盏独酌。茶不醉人,能醉人的只能是难以释怀的愁思了。

宋代朱淑真的词《减字木兰花·春怨》 写道:“独行独坐,独唱独酬还独卧”,极其凄惨;而黄庭坚的《清明》诗“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候。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是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也是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悲愤。相比之下,孟浩然的《清明即事》 因描绘了美不胜收的春光,虽有愁思,但情感的表达还是柔和了许多。

时间:2023-04-04    来源:新疆石油报
返回
Copyright © www.kelamayi.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克拉玛依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