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拉玛依网
新闻 > 油田故事
陶友胜:“三锤定音”增效忙


■陶友胜 口述  尹杰  记录整理

陶友胜和同事把散乱的油管归置到一个固定的地方,再用手推车一车一车拉来戈壁土把井场垫平。对付跑冒滴漏这样的“顽敌”,就一口井一口井地去紧螺丝、换盘根,打一场彻底的“歼灭战”,结果一下子就把110井区建成了全厂的样板区

为了让清蜡制度更好执行,陶友胜上、下班时想,端着碗琢磨,洗着脚也琢磨,终于想出一个办法:他在缠绕钢丝绳的圆筒上放置了一个写着班次的牌子。钢丝绳向下放,露出了这块牌子就算放到底了。这样就能确保清蜡的次数,质量也到位了

陶友胜进行科学系统地试井,摸清油井生产规律。不知不觉中,一条由密密麻麻数据点勾勒而出的有高峰有谷底的曲线已跃然纸上。这条曲线帮助他找到了口径合适的油嘴,避免了为增加产量盲目更换大油嘴而损害油井地层压力的不科学做法

★人物简介

陶友胜,中共党员,1935年9月出生于江苏江阴。1956年参加工作,1993年10月退休。采油二厂原采油四队9区110井区岗位长,1964年、1965年被评为“自治区五好职工”。

1960年4月的一个深夜,一辆绿皮列车正轰鸣着飞速行驶在陇海线上,它像一把利剑刺入西北方向的天地交接处。刚过宝鸡,在火车“哐当”声中入睡的陶友胜就迷迷糊糊地听说马上有重要命令传达。他立刻打起精神,难道这么快就到玉门了?

不畏苦,奔赴边疆

陶友胜是南京军区退伍的炮兵,乘坐这列火车的都是他的战友。按正常程序,军区的这批退伍战士本来都是要回原籍的,却突然又接到命令说要集体转业,并且被整合成了四部分,分别奔向大庆、玉门、海南岛、舟山群岛。陶友胜是去玉门,所以就坐上了这趟西行的列车。

重要的命令说到就到,它让原来传达的先去玉门油田当学徒,再回江苏搞油田建设的安排来了个90度的急转弯——陶友胜他们现在要奔赴新疆克拉玛依了。这一火车的退伍兵一听,立刻就“嗡嗡嗡”地议论开了。陶友胜听文化程度高一些的战友说,克拉玛依是一个荒凉又艰苦的地方,可他心里却一点退堂鼓都没打。他默默地想,自己是一个孤儿,无牵无挂,如果国家需要,到哪里去都可以,反正都是为人民服务。

陶友胜两岁时母亲病故,不到八岁,他那跟随陈毅、陈赓两位首长干革命的父亲也牺牲了。陶友胜给别人放过三年牛,打过两年土砖,旧社会什么苦没吃过?进入新社会,为建设自己的国家,去再荒凉再艰苦的地方他都不怕。

不畏难,勇挑重担

下了火车转汽车,一直奔到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一个叫白碱滩的地方,陶友胜他们才停下了脚步。他把随身的铺盖卷往土坯房子里一铺,就成了新疆石油管理局采油二厂采油四队1区6号站的一名学徒工。

因为热爱工作、肯学能干,一年后陶友胜就当上了八区118井区班长。1962年下半年,陶友胜又接受了到离生活区更远的9区110井区担任岗位长的新任务。

初到110井区,陶友胜就感到自己肩上的担子不轻。他站在被白色盐碱紧紧环绕的井区中央,环顾四周,发现油井距离远只是一方面的困难,其他困难也着实不少。他抬脚一走,就被一截乱放的管子绊了一跤,刚爬起来还没站稳,他又险些掉进一个油坑,而这样的油坑就像一盘散乱的棋子遍布整个井场。陶友胜又去看看井,而那几口井远远地看上去都像黑乎乎油光发亮的柱子。近前一看,原来是井口到处都滴答着油珠子。看来问题还真多!身处井况如此糟糕、环境如此凌乱的井场,陶友胜一时竟有些发懵。那种感觉就像在舟山群岛当兵时站在孤独的海礁上面对四周的茫茫大海一样,急得直跳脚。陶友胜窝在一个碱坑里,琢磨了半天,发现摆在自己面前的只有一条路,那就是绝不能让这种状况再继续下去。

陶友胜对症下药,选择先从“心”入手。他这个岗位长手下有8个兵,三班倒管着4口探井,一口井每天差不多有三四十吨的产液量。当时生活条件不好,同事们普遍吃不饱,陶友胜就把自己的馍馍票挤出一些给同事。他拍拍自己的肚子说:“我个子小,吃不了那么多!”当时很多同事家庭有困难,他就主动给自己少发奖金,让同事多拿一点儿。这样一来,大家都钦佩他,愿意跟着他一起干。他们把散乱的油管归置到一个固定的地方,再用手推车一车一车拉来戈壁土把井场垫平。对付跑冒滴漏这样的“顽敌”,就一口井一口井地去紧螺丝、换盘根,打一场彻底的“歼灭战”,结果一下子就把110井区建成了全厂的样板区。厂里专门到陶友胜的岗位上开了现场会,管理局领导,甚至报社和文工团人员下基层劳动也都抢着要到他这里来参观体验一下。

陶友胜看到大家这么支持他,兴奋之中却又夹带着一缕酸涩。原来,他心头一直压着一块大石头还没搬掉。那口编号为110的油井据说刚投产时生机蓬勃,每天大约有50吨的产液量,但很快就“蔫”下去了,现在只剩20来吨“咕嘟”着,少了不止一半。他下决心要乘胜追击、彻底搞清并除掉这块压住产量的“巨石”。陶友胜找队上的地质员、技术员了解了井下的情况,还想自己去摸摸看,摸的方式就是24小时待在井口边观察油压、出油声音的变化情况。通过查阅井史资料,分析生产情况,他得出的结论是除了结蜡严重之外,还有铅锤、刮蜡片等坠物堵住了井底。

不畏艰,“三锤”破关

为了干脆利落地粉碎掉这块“大石头”,他砸下的“第一锤”是修井,打捞杂物清理井底。紧跟着的“第二锤”就是建立清蜡制度。原油里蜡质多,会在井筒壁上结蜡,时间一长就堵住了出油的通道,出油量也就越来越少了。陶友胜认为,一天清一次蜡的频次根本满足不了高效率生产的需要,理想的做法是每八小时清两次蜡,而且每个星期还要把铅锤放到井底,从头到脚再对整个井筒深通一次。他把这种高频次的清蜡作业形成了制度,要求同事们每天雷打不动地执行下去。

但人工清蜡是个辛苦活,需要不停地转动绞车,在110井这种结蜡严重的深井上,每清一次蜡都会让人在寒冬腊月冒出满头大汗,所以就有人偷工减料,容易出现刮蜡片下不到位的情况,还有的人干脆就直接逃避了这个体力活。为了保护好这个刚“呱呱坠地”的清蜡制度,陶友胜上班时想,下了班也想,端着碗琢磨,洗着脚也琢磨,终于想出一个办法:他在缠绕钢丝绳的圆筒上放置了一个写着班次的牌子。钢丝绳向下放,露出了这块牌子就算放到底了。这样一来就能确保清蜡的次数,质量也到位了。

陶友胜击碎“顽石”的“第三锤”是进行科学系统地试井,彻底

摸清油井生产规律。他试着更换不同的油嘴来找出最佳的生产方式。他守在井口边,每换上一个油嘴后就侧耳倾听,查看压力表,然后作好记录,几个动作不停地循环往复。不知不觉中,一条由密密麻麻数据点勾勒而出的有高峰有谷底的曲线已跃然纸上。这条曲线帮助陶友胜终于找到了口径合适的油嘴,避免了为增加产量盲目更换大油嘴而损害油井地层压力的不科学做法。陶友胜把这个措施也形成一个以“油压稳、油气比稳、产量稳”三稳为标志的油井分析制度,规定每口井每个季度都要用三到五天的时间进行一次试井,并把由此绘制好的曲线图交给地质员来确定油嘴大小。

“三大锤”砸下去,再加上明确了岗位职责和交接班、安全生产等制度,使得110井的产液量从原来的20多吨“呼呼呼”地直往上蹿,提升到近40吨。

陶友胜迎来了自己的高光时刻,这下他可出名了。大家都想知道,这个幼时只念过半年私塾、勉强能把百家姓读完的年轻人到底有什么样的神通?能把一口井的产量一下子提高近一倍?管理局领导把陶友胜请到科技处和其他厂,让他站在主席台上介绍经验,以此带动全局油井管理,促进生产再上新台阶。后来,陶友胜所在的班组被评为“自治区先进班组”,他本人也被评为“自治区五好职工”。1964年,陶友胜还作为少数民族青年学习参观团的一员,赴京参加了十五周年国庆观礼,受到毛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编审:申广志

顾问:王新明 郭仲军

王连芳 杨建堂 尹文忠

蒲光勇 刘宝宏 丁仲贻

★时代回声

@郑向阳

部队熔炉淬成钢,

不畏艰苦赴边疆。

白碱滩上当学徒,

勇挑重担快成长。

打捞杂物井底畅,

针对清蜡建规章。

讲究科学摸规律,

三锤定音增效忙。

@段畅

一个没接触过石油生产的人靠着钻研精神,团结身边一切能团结的力量,把一口产量只有20吨的油井提升到近40吨,实现了产量“神话”。陶友胜的事迹告诉我们,困难不可怕,只要肯钻研。

@老刘

他,虽然文化水平不高,也缺乏从事石油事业的经验,但他不畏艰难,刻苦钻研,一点一点打好基础,敢于挑重担,敢于突破自我,解决了一个又一个的技术难题,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辉煌。陶友胜,用钢铁般的军人意志,在石油事业上干出了不平凡的业绩。

★光辉岁月

地下油海——克拉玛依

到克拉玛依的客人都要跑到沥青山上去看看。在强烈的太阳下面,人们踏上这座由沥青堆积起来的山丘的时候,就会感到像走在地毯上面一样,脚下软绵绵的。在这座山丘的山坡上,可以看到胶状的沥青从山丘裂缝里向外挤。山顶上有两个油泉,突突地冒出黑褐色的原油。过去在这里收集原油和挖掘沥青的维吾尔族人,把它叫作“克拉玛依”。“克拉玛依”就是“黑油”的意思。

原油冒出地面来,从地质观点上看,可能是地下储油构造经过造山运动破坏之后出现的一种现象。就是根据这种估计,所以过去有人认为这里的油田已经没有工业价值了。

去年七月,新疆石油管理局派来了一支青年突击钻井队在这里开钻了第一口探井。这口探井钻到目的层以后,井底原油就像一股喷泉,从油管呼啸而出。青年突击队员们高兴地挥舞着帽子在井台上欢呼。他们围坐在篝火旁边谈论着克拉玛依的未来远景,一直到天亮。

青年工人们向往的愿景没有落空。接着第一口探井出油以后,陆续开钻的第二口、第三口、第四口……许多探井都钻出了原油;出油量也一口井多于一口井。今年上半年是决定克拉玛依油田有没有工业含油价值的关头。克拉玛依在这个时期在它的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的记载。振奋人心的消息一个接一个,庆祝这口探井出油的锣鼓余音未息,庆祝另一口探井出油的锣鼓声又响了。贺信、贺电纷纷寄到这里来。克拉玛依沉浸在从来未有的欢乐气氛里。

现在,克拉玛依已经钻完的二十多口探井都钻出了原油和油气;有十五口探井已经自喷出原油。这些事实证明了克拉玛依油田不但没有被破坏,而且是一个储量丰富、面积很大的油田。

从今年下半年起,克拉玛依油区钻井工作开始迈开大步来钻探油田的边界了。最先迈出十公里以外为侦察油田边界而开钻的一口探井,已经出现了很好的油砂和油气。这口探井经过地质人员的鉴定,断定井下油层和已经出油的地区的油层完全一样。原来已经被确定为油田边界并且准备建筑房屋的地区,最近在打一口供应工程用水的水井时,又钻出了原油。弄得有关部门不得不重新考虑房屋的建筑位置。

在克拉玛依东北一百多公里的乌尔禾,地质探勘人员过去在普查和详测的时候,就曾经发现了很好的构造和露头沥青。他们从获得的资料判断,乌尔禾不仅含油的希望很大,而且很可能和克拉玛依连接起来。新疆石油管理局已经把这两个地方的名称连在一起,叫做“克拉玛依一乌尔禾油区”。记者最近在乌尔禾访问时,参观了地质专家十分感兴趣的沥青脉。这条沥青脉长达四十公里,从岩石裂缝里挤出来的原油经过氧化后已经变成固体沥青了。地质专家们认为这种凝固后的沥青,已把地下储油构造封闭起来;构造并未受到破坏。今年在乌尔禾进行构造浅钻的勘探队已经在好几处钻出原油和油砂。现在在乌尔禾风景优美的艾里克湖畔,已经竖起了一座座探井的井架。这些探井将进一步证实这个地区的储油情况。

在克拉玛依和乌尔禾之间的地带也发现了油。记者路过这里的时候,看到公路旁一个沙坑里聚着半坑原油,漫流在沙滩上的原油已经变成固体。据说浅钻队在这里钻完构造浅钻撤走以后,原油就从钻孔里流出来,人们发觉后才塞住了钻孔。这些景象使人感到这里像一片油海,遍地都埋藏着石油。乌尔禾和克拉玛依连结起来的说法看起来是有根据的。

克拉玛依油田到底有多大,边界在哪里?现在还是深远莫测的。住在克拉玛依的作家、记者们最近邀请这里的地质工程师介绍了油田的远景。这位工程师在谈到这个油区可能的含油面积时,他的手掌从准噶尔盆地地形图的西北角一直移到东北角,然后又在图上用手指划了一个大圈。他这一圈几乎把准噶尔盆地北部全部圈了进去。据他说,这还没有包括正在勘探的准噶尔盆地中央地台区。

现在,大规模的钻探工作正向辽阔的戈壁上不断延伸。在几百平方公里的面积上,到处可以看见高耸的井架,一簇簇的白色帐篷和往来如梭的运输汽车所带起来的漫天沙尘。成千上万的石油工人正为揭开这个油田的秘密进行着忘我的劳动。

(韩文慧)

——本文摘自1956年8月21日《人民日报》2版

时间:2023-03-21    来源:新疆石油报
返回
Copyright © www.kelamayi.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克拉玛依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