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拉玛依网
新闻 > 油田故事
石油情系两代人
——记准东采油厂石油人赵群山一家
薛雅匀

赵群山一家。

    ●随着准东油田开发建设,赵群山夫妇先后调往准东油田工作

    ●赵群山和万萍有3个孩子,兄妹三人都先后选择了石油行业

    ●他们是克拉玛依油田成千上万个石油家族的中的一员

    在准东有这样一个大家庭——两代人中7人都从事石油行业。他们就是赵群山一家。

    满腔热血注会战

    1978年,怀着满腔热血的赵群山来到南疆依奇克里克油田参加会战。

    当时人们对“会战”两个字有着不同的解读——有人认为它代表着“任务急、工作难”,有人则认为它代表“不惜一切代价,必须取得成功”。

    赵群山全身心投入南疆石油会战中,主要从事油田电气设备维护、电气线路检修、电气隐患排查等工作。

    他回忆说:“那时候条件特别艰苦,石油工人们吃的是简单的馍馍就白菜,每年过年前大家才能吃上一顿肉;住的是铁皮列车房,夏天热得身上长痱子,冬天必须用电热器才能睡个安稳觉;工作服每3年发一套新的,缝缝补补都是家常便饭,不像现在的石油工人,条件真是太好了。”

    赵群山的妻子万萍是当时采油大队的采油工。在她的记忆里,那时的采油工夏天顶着高温,冬天冒着严寒,东奔西跑。巡检全靠两条腿,就算吃不饱饭,也要干重体力活。“男同志能干的活,我们女同志也一样干,再苦再累大家也没叫过一声苦,感觉每个人都像上满弦的发条,总有使不完的干劲和热情。”万萍说。

    后来,随着准东油田开发建设,他们先后被调往准东工作。赵群山更是凭借一身干劲,在钻研业务的同时,磨练出了过硬的技能和顽强的斗志。

    如今,那些艰苦岁月已成为夫妻二人记忆中最宝贵的财富。

    开拓进取承“衣钵”

    赵群山和万萍有3个孩子,兄妹三人从小在南疆依奇克里克油田长大。

    环境造就人。看着父母身穿石油工服每日早出晚归,听着父母口中那些感人至深的油田故事,从小耳濡目染的兄妹三人将“我为祖国献石油”“我当个石油工人多荣耀”的石油人形象根植于心,从学校毕业后先后选择了石油行业。

    老大赵晓辉,目前是沙南联合站的一名集输工。作为一名党员,站里的急、难、险、重任务他都第一个冲上去。“脏活、累活抢着干,从不计较个人得失”是身边人对他的评价。赵晓辉说:“父亲在家就经常教育我,党员就是要处处起到带头作用,否则就对不起胸前的这枚党徽。”

    二妹赵晓妍,继承了母亲的“衣钵”,扎根采油岗位已16年。在工作中,她任劳任怨、心细如发,尤其对设备卫生要求非常严格。她所管辖的沙南4号计量站,在每次班组基础工作检查评比中都名列前茅。“有一次安全检查,由于一块窗户玻璃擦得太干净了,检查人员还误以为没有玻璃,险些给班组扣分。”赵晓妍的同事王怡山打趣地说。

    赵晓妍的丈夫林伟,是集“全国技术能手”、自治区和集团公司“劳动模范”、油田公司技能专家等多项殊荣于一身的准东采油厂精英技术人才,也是新疆油田公司“林伟班”的班长。多年来,他坚持科技兴油,所发明的油井冬季取样器、卡扣式绝缘护套等多项发明和科技成果,为油田提质增效做出了突出贡献。

    老三赵晓东,目前是沙南联合站集输班班长,作为班组的“领头羊”,他遇事沉稳、技术过硬,凭借丰富的工作经验和熟练的操作技能在多次设备抢险中表现突出,确保了联合站系统工况的平稳运行,展示了共产党员应有的使命与担当。赵晓冬说:“父母常对我说,遇到困难就想一想老一辈石油人那些艰苦的岁月,害怕没有用,只能迎难而上!”他的妻子吕婷婷也在油田工作,多年来在准东宾馆从事工会和后勤工作。

    44年来,赵群山夫妇与儿女们一代接一代扎根油田戈壁,在时光中磨砺成长,为祖国源源不断地奉献着油气能源。但其实,他们只是克拉玛依油田成千上万个石油家族的中的一员,是两代石油人传承石油精神的一个缩影——

    那就是,沿着老一辈石油人的足迹,将他们“扎根戈壁、吃苦耐劳、艰苦奋战”的精神转化为“安下心、扎下心、不出油、不死心”的新疆石油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新疆油田高质量发展贡献一代又一代“新油人”的力量。

时间:2022-01-18    来源:新疆石油报
返回
Copyright © www.kelamayi.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克拉玛依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