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拉玛依网
新闻 > 油田故事
学习就是进取
——记采油一厂工艺所科研工作者李丽
胡叶仪

李丽正在设计方案。

    “学习就是进取,进取就是提升。”

    转眼8年过去,李丽始终把这句话付诸在行动中,在历经风雨的石油路上,她全心投入,在科研岗位上一直追寻着自己的石油梦,从一个懵懂工艺新手蜕变成长为油田“工艺大咖”。

    初出茅庐 小试牛刀

    2013年,记得刚进采油一厂工艺研究所的时候,李丽对她参与的车排子高含硫油田污水回注系统工程记忆犹新。这是她毕业工作后首次参与庞大又复杂的系统工程项目。

    油田在开采石油时会产生很多污水,采油污水中含有会使周边土壤和环境造成破坏的硫化物,采用污水回注处理,可以充分回收利用采油废水,降低环境污染,提高油田开发的经济效益。但不合格的水质和注水操作不仅会破坏地层,还会造成集输系统、井筒的腐蚀和结垢。

    由于注水过程是一个动态的工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不能单单看几个数据就能得出结论。虽然有扎实的理论学习基础,但实际工作对她来说是一个不小的难题和挑战。单是前期分析水质她就做了好多准备工作,更别说系统运行后,多口注水井压力上升、注不进等等问题接踵而至,更是让她觉得困难重重。

    “困难虽是绊脚石,但若因此停滞不前,就会挡住通往未来的成功之路”。初来乍到的她没有退缩,凭着坚定的信心,迎难而上,现场反复踏勘,虚心请教,对各类药剂的用量进行了反复琢磨,对掺水量进行了严格的把关,在完成了上百组试验后,李丽终于取得突破性进展,探索到注水方式优化的对策,同时改善了注水管道、井筒的腐蚀和结垢。

    这次的经历让她受益匪浅,不仅很快地熟悉了业务,也掌握了高效的工作流程和方法。

    李丽常说:“我喜欢因工艺技术的创新而获得成就的满足感。”

    凭着对油田工艺工作的执着和热爱,李丽用三年多的时间成长为所里的技术骨干。

    临难不惧 总结经验

    在不断的工作历练中,李丽对自己的工作慢慢游刃有余起来。但,也有例外。

    2017年,由于工作需要,李丽接过了采油室主任这副新担子。初到新岗位,李丽就开始负责压裂技术项目,但因专业不对口,压裂技术她是毫无经验,压裂力的设计和曲线在她看来就像“天书”一样难懂,因为隔行的原因,李丽感觉自己与同科室员工交流也出现了障碍……

    面对高产量任务和迫在眉睫的增产措施改进,一路的“荆棘”没有让李丽退缩,她执拗地非要拿下这一项目不可。

    为了学习采油相关专业知识,她潜下心钻研,从一个专业名词、一个计量单位开始自学和充电。

    那段时间,李丽的笔记本里贴满了各种颜色的便利贴,上面记录着各类采油相关知识点和她不懂的疑点,只要有时间她就抱着笔记本和彩色笔去“求学”。

    不服输的她白天是“话痨”,见谁都聊,看谁都问,施工方就经常被她一连串的发问给拦住;晚上,她又成了“书虫”,钻进采油技术书籍和资料里不出来。

    每一次的成功,都曾有过至少一次的失败,李丽负责的这个项目也不例外。“大大小小出过很多问题。”李丽说,有时候她也会觉得失落和无助,但她坚信,不能在失败中找出经验教训的人,注定不会成功。

    面对接二连三的难题,她积极参与压裂设计研讨,主动请教科研人员。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不懈努力,她带领团队总结出了该技术措施最适合的油藏,找到了选井原则,制定了压裂设计的参数模板,突破了厂增产技术长年高需求、低成效的局面,措施的有效率上升了近20%,单井的日增油量上升了0.5吨,成功为采油一厂完成每年10万吨的措施产量奠定了技术基石。

    未雨绸缪 知人善用

    “油田工艺研究所作为厂工程技术的‘参谋部’十分重要,肩负重担,工作节奏快到每小时甚至每几分钟就会接到关乎公司发展的新任务。”这让李丽在任职工艺所副所长之后,对工艺研究工作有了更深的感悟和理解。

    这几年,由于工艺所经验丰富的老师傅陆续退休,青年员工刚上岗不久,加上采油一厂的油区油藏条件都相对复杂,很有可能会出现更新迭代后技术“断档”的问题,这对于工艺所而言是个迫在眉睫的难题。

    为此,李丽未雨绸缪,在所里积极组织各类线上线下技术培训活动,定期进行岗位练兵,开设青年技术小讲堂,更是采取“以老带新”的方法,让老师傅手把手教,在实践中传授技术和工作经验,用各种形式促进青年员工快速成长,还以竞赛等方式促使青年员工积极主动高质量完成各项生产任务。

    工作8年,李丽先后组织和参与的科研项目十余项,并在2016-2019年连续4年荣获采油一厂先进科技工作者称号。问她走了8年的科研之路总结出什么诀窍,她说:“还是那句话,学习就是进取,进取就是提升。”

时间:2021-03-23    来源:新疆石油报
返回
Copyright © www.kelamayi.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克拉玛依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