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拉玛依网
新闻 > 油田故事
奋战通宵得胜果

    本报通讯员 孙美多

    3月4日中午14时,采油一厂第三采油作业区处理站员工李健在巡检至综合泵房时,发现本已停止工作的泵叶轮却在不停反转。确认流程是正确的后,来不及过多思索,他采取了最为保险的办法——把卸油罐进出口及单流阀闸阀全部关闭。叶轮渐渐停止了转动。

    接着,李健又拨通了处理站班长王继承的电话:“王班长,原本停止使用的8号泵和9号泵的轴突然倒转了。我把闸门都关了,现在两个泵都已经不转了,但是没找到原因……”

    故障原因待查

    接到汇报后,王继承带上助手刘新华赶往现场,在路上,他俩便开始分析原因。

    “可能是单流阀不严,所以导致液量倒流,带动了叶轮反转。”刘新华说出了自己的初步判断。

    “也有可能是因为进油闸门不严,这样的话,也会出现这种情况。”王继承补充道。

    来到现场后,刘新华仔细检查了全部流程。“流程没有问题,具体原因只有等到拆开泵检查了。”他说。

    “这要等到卸油台的车全部卸完油了,才能切断流程进行操作。”王继承稍加思索,做出安排,“但是,咱们也不能空等着。我记得这些闸门都是老型号的闸门,如果要更换成新闸门的话,必须要用到‘短脖子’(短节),咱们现在马上回去赶制出两个,顺便还要再准备一些工具、螺丝、清洗油……”两人一边商量,一边马不停蹄地赶回处理站。

    “大工程”需帮手

    返回途中,王继承又见缝插针地给“兄弟班组”打好了要“征用”特车的招呼。

    “今天运气真好,电焊车、收液车全部都在。”放下电话后,王继承心情很好地说,“今天晚上,务必要让两个泵全部运转起来。”

    “我感觉这可能是一项‘大工程’,光凭咱俩,可能力有不及。”刘新华建议道,“要不,再叫几个人上来一起干吧?”

    “吴春辉和马景龙都已经在井上待了4天,这才刚回家。”王继承有点舍不得再劳烦班组的兄弟们。

    然而,考虑到即将出现的工作量,王继承犹豫了一会儿,还是给班组的应急人员挨个打了电话:“今天要抢修闸门,你们能不能上来一趟?”

    接到通知的应急人员没有一句怨言,无一例外都是干脆利落的回答:“没问题,马上到!”

    分组默契协作

    直到次日零时30分,卸油台才终于安静下来。

    泵房内,处理站的应急人员均已到位,大罐液位也已降至安全液位。为防止出现原油污染,他们又把管线中的残余原油全部置换成水。接着,王继承把沉降罐跨接闸门关闭,从源头切断了整个流程。

    马景龙、吴春辉等6人经过短暂商议,决定分成两个组:三人为一组,分别负责一个泵。每个小组都默契地分工合作,两人更换闸门,一人拆卸单流阀。

    刘新华组将8号泵的出口闸门拆下,发现顶丝已经脱落。他将螺丝一根根卸下来清洗,又重新装了上去,结果发现还有原油在流出,由此又判断出单流阀可能也有问题。于是,他又将单流阀拆下,发现其内部结垢严重,底部还卡了一个盘根条。于是,他动作利索地将盘根条取下,仔细地清完垢,重新装上。

    等8号泵的闸门及单流阀全部安装完毕,他们恢复了流程。

    奋战赢得胜利

    另一头,王继承组却没有那么顺利。他们发现拆下来的闸门已无法再投入使用,必须要更换新型号的闸门;所幸,单流阀经过清洗保养后,完好如初,可以接着使用。

    当6人全部合并成一组,力量变得更加强大。大家将提前加工好的短节放在法兰之间,合力将新闸门换了上去,接着又配合着装好了单流阀。

    此时,已是凌晨5时许,窗外戈壁清冷漆黑,室内却是一片热火朝天。

    8号泵与9号泵均已恢复流程,还剩下最后一道环节——试压。

    王继承把大罐跨接闸门打开,所有人的目光都注视着回压。压力渐渐上升,最终停到了正常值。大家迅速分散开,查看管线与闸门,确认没有渗漏,刘新华又缓慢打开了出口闸门和过滤器——单流阀压力也没有变化。

    彻夜不眠的战斗换来了最终的胜利。六位男子汉的脸上都溢出了掩饰不住的笑意。

时间:2021-03-16    来源:新疆石油报
返回
Copyright © www.kelamayi.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克拉玛依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