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拉玛依网
新闻 > 油城故事
“一个馒头”的幸存者泪洒独库
张桃 张丽 崔文娟 李利利 毕鸿彬

6月21日,陈卫星(右二)与战友们在巴音布鲁克景区留影纪念,工作人员为他们打印照片。

在独库公路修筑史上,有一个著名的故事,4名战士执行任务途中遇到大风雪,将唯一的馒头让给了最小的战士,两人牺牲,两人致残。

6月19日至23日,这个故事的幸存者陈卫星重走独库公路,几度流下热泪,他将当年的故事讲给沿途的游客听,以此祭奠牺牲在这条公路上的战友。

“党员的身份比生命重要”

陈卫星是广东连州人,1978年2月,高中毕业的他应征入伍,成为基建工程兵第12支队113团二营五连三班的一名战士。

时隔40多年,66岁的陈卫星再次踏上独库公路,他不停地用手机记录着。

他拍摄的主角不是风景,而是路,看他不停按快门的速度,恨不得把整条公路都装进手机里。

“就是那座山!走到这儿,我就感觉很熟悉了。”当汽车行驶到独库公路玉希莫洛盖达坂附近时,陈卫星情绪有些激动,眼眶也渐渐红了。

独库公路的天气变幻莫测,时晴时雨,时风时雪。那时,战士们的伙食主要是馒头和压缩菜,“开山辟地”的工具也仅仅是圆锹、十字镐、钢钎、炸药、雷管导火索,但艰苦的条件挡不住大家要“搞活天山”的决心。

1980年3月9日,一场风雪损坏了通讯设备,山上的施工营队和山下团部的通信被切断。团部要求山上留守人员和山下人员一起配合尽快清雪通路,陈卫星和战友陈俊贵跟随班长郑林书、副班长罗强,带着20个馒头,踩着1米多深的积雪,前往施工营地送信。

4人在齐腰深的雪地里边走边爬,不久,棉袄、棉裤就被汗水、冰雪浸湿,随后结冰。

“班长用枪托砸掉身上的冰,然后又帮我们砸。就这样,反反复复,我们在雪地里走了两天两夜。”陈卫星回忆着。

第三天早上,距离目的地大约还有8公里时,他们都坚持不住倒在了雪地里。

“只剩下一个馒头了,我和罗强是预备党员,陈卫星是老兵,陈俊贵是新兵,年龄也最小,馒头就给他吃吧。”郑林书说。

大家都知道,谁吃下这个馒头,谁就有可能活下去。当天中午,郑林书和罗强相继牺牲。

为了能尽快完成任务,陈卫星和陈俊贵继续前进。寒冷和饥饿不停地侵蚀着他们,“我们也不知道还能坚持多久,好在遇到了当地牧民。”陈卫星说,喝了牧民给的热奶茶,身体暖和起来,他们又继续赶路。

走了大约4公里,遇到了出来寻找他们的汽车。看到战友的一瞬间,陈卫星的眼泪掉了下来:班长郑林书和副班长罗强永远回不来了。

“从那一天起,我就明白,党员的身份比生命还重要。”第二年,陈卫星积极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1983年3月,正式成为一名党员。

“请让我来为您穿袜子”

如今的独库公路,被称为“全国最美公路”,被越来越多的人追捧和热爱,很多游客不远千里、万里,前来打卡游览。看着一路上的车和游人,陈卫星眼里尽是欣喜和自豪。

“天山英雄,精神丰碑,永恒的怀念,照亮我们的来路和归途。”在乔尔玛烈士陵园,游客的留言发自肺腑。

独库公路博物馆,老兵向游客讲述“一个馒头”的故事时,脱掉了陈卫星左脚的袜子。

因为那次送信,陈卫星双脚被冻伤,左脚脚趾全部被切除,右脚有一部分坏死,医生将他腋下的皮下组织取出,移植到坏死部分,才为他保住了双脚。

1980年12月28日,陈卫星被授予“三等功”。

“请让我来为您穿袜子。”一位游客听完故事,蹲在地上仔细为陈卫星穿好。

河北游客杨明文在听完“一个馒头”的故事后,流下热泪,她说:“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来瞻仰烈士,此行前后,我的思想得到了升华,增加了坚韧的信念。等我的孩子有时间,也要让他们来这里瞻仰,战士们把生命和青春献给了这里,我们要让英雄不寂寞,要把他们的精神传承下去。”

她的丈夫贾先生接着说:“为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那个时代的先辈付出了太多。现在的我们,同样也应该有他们的这种精神,把自己的事做好,为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

“国强民富,夫复何求”

1983年,陈卫星退役后回到家乡——连州市保安镇第六洞村,在村里当了二十多年村小组支部书记,为群众做事,亲力亲为,任劳任怨,30多年如一日地过着清贫的生活。

他因脚部残疾,不能从事重体力劳动,生活十分不易。成家后,陈卫星有了一双儿女,一家4口在一间18平方米的小屋,一住就是30多年,他从不诉苦,所获军功连最亲的亲人都未曾提及。

当有人问他为什么不向组织反映生活中的困难时,他说:“我活着回来了,不能再提什么要求,活着就是最大的幸福。”

用鲜血浇筑的独库公路是一条英雄之路,168名筑路官兵为它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受伤致残者2000多人。平均每3公里就埋葬着一位官兵的忠魂,年纪最大的31岁,最小的仅18岁。

在那拉提草原,游客看到老兵们衣服上“独库英雄”的字样,主动向他们鞠躬、与他们合影。

一路上的一幕幕经历,都让陈卫星感动不已。他动情地说:“作为一名党员、一名军人,祖国强盛,人民幸福,夫复何求?”

时间:2023-07-04    来源:克拉玛依日报
返回
Copyright © www.kelamayi.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克拉玛依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