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如果说战斗在一线的医务工作者是“逆行者”,那么社区工作者就是“守护者”。为了守护居民的生命健康,做好防疫工作,社区工作者们不惧风险,勇于担当,勇敢地站在社区抗疫最前沿,成为抗疫急先锋。
监测者、宣传员、卫生员、运输工……社区工作者们扮演着多重角色,尽心尽力地为居民提供服务,帮居民解决困难。身边有他们,居民很安心!
周蕾:全力服务好社区的每位住户
“大家排好队,戴好口罩,不要聚集,拉开两米距离。”11月10日11时许,已经工作3个小时的周蕾,正组织社区工作人员开展核酸检测工作。
周蕾是克拉玛依区天山路街道古田南社区的党委副书记。为守护好社区居民群众的安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她以身作则,冲锋在前,带领社区工作人员坚守在一线,每天穿梭在各个楼宇之间,用坚守和担当筑牢社区防线。
古田南社区是个老小区,有1000多户居民,常驻人口超过3000人,独居老人、常住外来人员多。同时,与该小区仅一路之隔的西雁小区及其沿街商铺,也归古田南社区管辖,沿街商铺多、管辖范围分散是其开展疫情防控和服务工作的难点。
面对工作中的难点,周蕾迎难而上。核酸检测、防疫宣传、信息摸排、就医购药、配送物资……哪里有需要,她就出现在哪里。
为了精准掌握社区情况,周蕾带领社区工作人员在辖区内不断进行走访、再摸排、再统计,“我们不仅要保障居民的日常所需,还要着重关注老人的需求,关心他们的身体和情绪,做到贴心呵护,关心关爱。”周蕾向社区工作人员叮嘱道。
除了负责为72户居民提供保障,周蕾还要协调社区的大小事情,常常一忙就是一整天,每天不知道要在古田南社区辖区内走多少个来回,一天下来常常脚脖子肿了,嗓子也沙哑了。
周蕾的丈夫是一位医生。由于两人都在疫情防控一线工作,5岁的女儿就交由周蕾的母亲照料。女儿经常打电话问她什么时候回来,一向坚强的周蕾难免眼眶湿润。她也想多陪陪父母和女儿,但是她明白,相比自己的小家,社区这个大家更需要她。
“作为党员,在这个特殊时期,我们更应该挺身而出,以身作则。我将带领社区所有工作人员坚守岗位,全力服务好社区的每位住户。”周蕾坚定地说。
吴灵芳:守护居民生命健康不言苦
11月12日早上,独山子区第十六社区副主任吴灵芳在她驻守的毛坯房中简单洗漱后便赶赴社区,开始一天的工作。
第十六社区包含丽景佳苑、瑞景佳苑两个小区,下辖居民1866户。吴灵芳是丽景佳苑的网格长,每日负责根据当前工作任务协调分配社区工作人员、帮助网格工作人员摸排数据、为居民提供生活服务等。
为做好辖区疫情防控工作,她经常忙到深夜。10月24日,为方便服务居民,吴灵芳带领一位社区工作人员入住丽景佳苑36栋的一间毛坯房。
“这房子是辖区爱心居民借给我们用的,能有这个地方住已经很好了,我们原计划是住帐篷。”吴灵芳说。
由于主体装修工程没有完成,装修材料就堆放在地上,窗帘和家具都没有安装,吴灵芳她们搬来了简易行军床和被褥,在这里住了下来。
“住在楼里开展工作更方便。”驻守期间,吴灵芳带头核查居民信息,协助居民进行家庭消杀,及时为居民提供买菜、购药、购电等服务。
10月28日,丽景佳苑36栋3号居民家中停电。“卡里就剩10度电了,得马上充值。”吴灵芳立刻拿上电卡交给社区工作人员,第二天充值成功的电卡就交还到了居民手中,没有耽误居民生活用电。
“有小吴在,我们的生活没受影响,她随叫随到,我们有什么困难她第一时间帮忙解决。”曾委托吴灵芳买药的居民张彩珍说。
身为社区“两委”班子成员,吴灵芳在协调分配工作时总是把最辛苦的岗位安排给自己,每天奋战十几个小时后她还要安排好第二天的工作才安心休息。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这个时候就要冲在前面,能守护辖区4000余名居民的生命健康,再辛苦也是值得的。”吴灵芳说。
马亚娟:用倾心服务书写责任担当
布置场地、协调分工、引导居民,每天进行核酸检测时,马亚娟总是提前赶到点位,确保各项工作有序进行。
马亚娟是白碱滩区(克拉玛依高新区)金龙镇街道友好社区新任职的社区党总支书记,今年8月来到新岗位履职。
“阿姨,最近身体还好吗?”11月5日,马亚娟拨通了社区独居老人的电话,并在电话中询问老人的身体情况。
友好社区老年人多、独居老人多,马亚娟就时常联系,确保能及时掌握他们的情况。
“不漏一户、不漏一人、不漏一项”是马亚娟对工作的要求和具体行动。
自任职以来,马亚娟不停穿梭在小区,入户走访居民、关爱独居老人、向居民宣传防疫政策,几个月下来,她的鞋竟被磨坏了,这也让社区居民认识了“小马书记”。
嘴巴起泡、牙疼、腿疼,马亚娟也顾不上,她带领友好社区党员干部轮流值守、做好服务。居民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纷纷表示坚决配合好防疫工作。
“小马书记,我老伴血压升高了,请你帮帮我们吧!”10月9日凌晨2时,友好社区居民马师傅拨通了马亚娟的电话。刚开完会的马亚娟赶紧跑步去了老人家,并在去的途中拨打了120急救电话。
“叔叔阿姨,别慌!我已经拨打120了,我马上到!”马亚娟安慰老人。
赶到居民家后,马亚娟一边疏导老人的情绪,一边给老人量血压,等待120救护车的到来。等把老人送上车,安排妥当后,已是两个小时后了,疲惫的她才返回自己的宿舍。
第二天一早,她又拨通了马师傅的电话询问阿姨的情况。马师傅激动地说:“没事了。丫头,太感谢你了,我们的儿女都不在身边,要不是有你帮忙,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了。谢谢你!”电话这头的马亚娟舒了一口气,这才把悬着的心放了下来。
马亚娟加入了友好社区的每个网格微信群,时刻关注着群内的消息,了解居民的需求,及时解决他们遇到的难题。
“工作疲惫可以克服,家里困难可以放一放,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确保居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才是我们最重要的职责。”马亚娟说。
韩丽君:愿为村民送去光亮和温暖
“阿吾提江老人家的电线线路有问题了,总是跳闸,我得赶紧联系电工师傅进行维修,要不然到了晚上家里漆黑一片,我更是放心不下。”11月7日,在乌尔禾区乌尔禾镇查干草村村委会,28岁的党支部副书记韩丽君还没端过同事递来的午饭,就赶紧穿上外套,和同事一起朝着海棠别院方向赶去。
10月,乌尔禾区召开疫情防控安排部署会。考虑到女性在单位集中办公不方便,加之韩丽君已连续加班多日,查干草村第一书记想让她居家办公。
这个建议立即被韩丽君拒绝:“我是一名党员,要在防疫一线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作为党支部副书记,这个时候我更要和大家在一起。”就这样,组织核酸检测、送物资、收垃圾、解决群众困难诉求成为了韩丽君每天的工作内容。
眼下正值秋收时节。村里的种植大户向明俭、杨清旺,想到地里的玉米早已成熟,他们在房子里再也坐不住了,于是便向韩丽君反映了情况。了解情况后,韩丽君和村委会副主任一起将相关情况上报,镇里要求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想尽一切办法帮助群众完成秋收。
为此,韩丽君和同事操碎了心。他们先是全面摸排本村的秋收需求,以户为单位制定秋收清单,掌握农作物地点、面积、收割时限等,接着又协调人员、联系收割机械。
“秋收时节,收割机难找,我们经过多方联系,才找到两台收割机。”韩丽君说。随后,她和同事分头行动,按照全程监督、闭环管理的要求,安全有序地完成了秋收任务。
10月10日,韩丽君接到村民庞忠月的电话。原来,庞忠月居住在小区,他冬窝子里的羊、马、鹅、鸡长时间没人照管。韩丽君赶紧骑着电瓶车赶往现场。在询问无果时,她接到了哈克村村民打来的电话:“我们村里的乔龙巴图就在庞大叔冬窝子附近放牧。”她赶紧拨通了乔龙巴图的电话,向他说明了情况,并拜托他帮忙照管庞忠月的禽畜。
疫情防控期间,查干草村专门成立了人文关怀组,韩丽君主动申请,成为了一名人文关怀员。
人文关怀是疫情防控的重要内容,重点为行动不便、独居老人配送三餐,为孕产妇、有严重基础性疾病的群众协调就医送药,为居家群众疏导负面情绪。
在开展人文关怀工作的过程中,面对群众的负面情绪,韩丽君总是用真心、耐心、爱心打动群众,稳定他们的情绪,换取他们的理解、支持和配合。
截至目前,她为行动不便、独居老人配送三餐40余次,为孕产妇、有严重基础性疾病的群众协调就医送药20余次,为居家群众疏导情绪30余人次。
临近年底,作为自治区乡村振兴示范村,查干草村将迎来考核。韩丽君白天忙于疫情防控、服务群众,晚上带领着同事加班加点准备考核资料,常常忙到第二天凌晨。
韩丽君说:“我是查干草村党支部副书记,村民的大情小事我都管。为了给人民群众遮风挡雨,我愿意俯下身,沉到最基层,给他们送去光亮和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