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拉玛依网
新闻 > 油城故事
筚路蓝缕寻水引水
王泓

编者按

克拉玛依这座城市的发展史是一部找油的历史,也是一部找水的历史。说起克拉玛依人找油采油,可以用“波澜壮阔”来形容;说起克拉玛依人寻水引水,可以用“筚路蓝缕”来形容。

1960年1月28日,承载着克拉玛依人希望的百—克水渠正式动工。水渠全线通水后,每天向克拉玛依输送5万立方米的淡水,是克拉玛依名副其实的“母亲渠”。


油田记忆

夺水保油

1956年6月,我随部队转业到克拉玛依,分配到地质调查处克拉玛依水井队当采集员。

那时,水井队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打水井找水,以解决黑油山脚下日渐紧张的用水问题。生活、生产用水,全靠水罐车和骆驼从几十公里外的中拐拉回来。

肩负着找水的使命,我们四处出击。

黑油山周围、红山嘴、前山涝坝、白碱滩,甚至现在的市区,我们不分白天黑夜地一口井一口井打下去,梦寐以求的水却无影无踪。

1957年,我们打的一口井出水了。当时,大家那个高兴啊,一个个捧起水就往嘴里送。瞬间,又都咧着嘴往外吐——水是苦的。

苦水也总比没水强啊,我们用它来洗衣服。但很快,苦水井也干涸了。

克拉玛依地下根本没水——这是我们四处打井后得出的结论。

随着油田生产的快速发展,日渐严重的缺水问题像一块巨大的绊脚石横亘在克拉玛依前进的路上。

1960年,新疆石油管理局决定修建百口泉至克拉玛依的引水工程,以期彻底解决缺水问题。

百—克水渠开工时,正赶上国家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克拉玛依财力、物力非常紧张,生活极度困难,没有机械设备,全靠大家一镐一镐地挖。

水渠开工初期,天寒地冻,零下三四十摄氏度的天气,一镐头下去,地面上只崩出一个小白坑。几镐头下去,土没挖开,镐头尖却很快秃了。大家的手也被震得发麻,甚至裂口、流血……

寒冬之后没多久就是酷暑。

夏天,戈壁滩上骄阳似火,远远望去,一串串“火苗”好似从地下冒出,工地上的人犹如置身火海之中。

尽管如此,大家还是日夜奋战在挖渠一线。

节选自《第一代》特刊(《引来清水润油田》 作者 田华英)

为水而战

因为有了水渠,才新成立了相应的管理部门——新疆石油局水电厂。

1961年5月,刘光浩被任命为水电厂水渠维护队一班班长。

水渠维护,主要是定期钻到暗渠里,检查水渠四壁有没有损坏的情况,并及时维修。

1963年的一天,正在暗渠中检查的刘光浩突然发现水面在快速上升。

水面突然上升,就说明水渠下游被堵塞了。

他叫地面上的同事给自己脚脖子系上绳子后,就向着下游摸索。

当水快要没过他的眼睛时,他借助手电筒的光看到前面有一只水桶堵在了渠道里。

刘光浩半游半爬过去,用手攥住水桶把,用脚给地面上的同事发信号:“拽我上去。”

同事们看到绳子有规律地抖了抖,就开始往上拽他。

如果一切顺利,这也只是一次普通的故障排除作业。

但水桶被渠壁卡住了。要命的是,这事只有刘光浩知道,地面上的同事一无所知——还在往上拉他。

其实,刘光浩只要放开拽着桶的手自己先上去,这样就不会有生命危险。

但他不能这样做:“如果放手的话,水桶又要被冲到下游。而这时水面已经很高了,再次去取桶,就需要憋气。别人下去,我是绝对不放心的。但我力气耗得太多,而且这个距离太远,恐怕憋不了那么久。”

紧绷着的绳子让同事们意识到了危险。但他们没有别的选择,只能往上硬拉。

硬生生的拖拽成功了。大家看到刘光浩全身血肉模糊地上来时,手中紧紧地攥着那只被渠壁磨出道道划痕的铁皮桶。

来源于《克拉玛依日报》 (节选自《奋斗的汗水汇成幸福的河(中)》 作者 刘亚峰)


时代回声

老一辈石油工人的故事让我感受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使命,一个人的使命感越是强烈,那么他的工作激情与生活热情就越强烈。有强烈使命感的人,是一种自觉的人,是一种奋斗的人,是一种百折不挠的人,是一种任劳任怨的人。你的使命是什么?如果你是一颗戈壁上的种子,你就有生根发芽的使命;如果你是一头骆驼,你就有穿越沙漠的使命;如果你是一个建设者,你就有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使命;如果你是一名石油工人,你就有为祖国献石油的使命。

(物资供应总公司 王小伟)


档案点评

大自然的神奇伟力让准噶尔盆地富集油气资源,却没有赋予她人类宜居的自然条件——典型的温带大陆性荒漠气候让这里极度干旱缺水,“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风吹石头跑,遍地不长草”是准噶尔盆地极其恶劣的自然环境的形象写照。准噶尔盆地油气勘探开发历程,同时也是一部石油人在亘古荒原艰辛跋涉寻找生命之源、战胜自然之极度挑战的光辉历程。在新疆油田馆藏档案中,有多达2280多卷件的历史档案,记录了新疆石油人自20世纪五六十年代至90年代的找水历程……

创业初期,会战工地用的水是汽车从40公里外的玛纳斯河下游的小拐河湾拉运来的。极其有限的水量首先要保障生产,生活用水只能限量供应。一顿饭只发一茶缸水饮用,洗漱用的一盆水先洗脸,再洗脚,沉淀以后再用来洗衣服。若是遇上天气异常,拉水的车出不去或者回不来,在断水的情况下,人们只能饮用又苦又涩的硫化氢水。

1956年5月,新疆油田地调处水文队在苏联专家苏特林的帮助下,先后勘察了包古图河和达尔布图河。7月,新疆油田着手实施包古图河引水工程。但是选定引水口、测定输水管线并开始布设管线后,河水已断流。紧接着,新疆油田决定在玛纳斯河中拐河岸修建水站及输水管线向矿区引水。9月24日,施工队伍开赴中拐。他们天当房、地当床,割几捆芦苇铺上就成了夜晚栖居的“家”。机房是木棍、芦苇搭起来的,机器是靠人拉肩扛安装就位的……次年5月,中拐——克拉玛依全长42千米的输水管线建成通水,结束了新疆油田靠汽车运水的历史。

20世纪50年代后期,新疆油田原油产量跃上了一个新台阶。与此同时,玛纳斯河水源却日渐减少,中拐水站向矿区输送的水远远不能满足油田生产和职工生活需要。

1957年,新疆油田开始实施百口泉地下水储量和水文地质勘察工作,并在白杨河、克拉苏河、达尔布图河等3条河流建立了17个水文观测站。这些水文站最远的离克拉玛依有200多千米,最近的也有80多千米。水文站测得的数据为日后的引水工程积累了必备的宝贵资料。1959年,新疆油田以这些资料为依据,决定全面开发百口泉地下水,修建百口泉到克拉玛依的暗渠。

1960年春节前夕,百口泉——克拉玛依暗渠建设工程正式动工,全矿2000多人的队伍开赴工地。当时正值国家困难时期,参战职工勒紧裤带,忍饥挨饿,靠镐头、铁锹、钢钎,一点一点破凿冰封三尺的戈壁冻土。1961年2月,总长100千米、日输水量8000~10000立方米的百——克水渠竣工投产。在水渠修建过程中,甚至有多位石油人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本版文史资料由新疆油田公司档案中心及本报资料提供

时间:2022-08-10    来源:新疆石油报
返回
Copyright © www.kelamayi.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克拉玛依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