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拉玛依网
新闻 > 企业新闻
新疆油田公司油田技术服务分公司2023年度优秀员工风采展
杨帅:于无声处听惊雷
王雯婧 郑立超

分析资料的杨帅。克拉玛依融媒记者 非尔代维斯·热夏提 摄


人物名片

姓名:杨帅

年龄:34岁

职务:新疆油田公司油田技术服务分公司低效油田开发事业部副经理

荣誉:2023年获评新疆油田公司“优秀共产党员”;2021年获评新疆油田公司“青年岗位能手”;2020年获评油田技术服务分公司“先进工作者”;2019年获评油田技术服务分公司“优秀科技工作者”

最想说的话:作为新一代石油人,我将继续发扬老一辈石油人的光荣传统,立足岗位、兢兢业业、踔厉奋发,为祖国“加油增气”。


“家里一切都好,你在新疆也要好好地……”

“你的工作我也不懂,爸只知道,你从小就好学、能吃苦,现在更要好好干,不辜负单位的关爱和培养……”

“当领导了,更要团结同事、认真工作,我们相信你可以……”

11月1日晚,工作到凌晨的杨帅有些疲惫也有些想家,躺在沙发上又拿起了手机,翻看着父亲发来的信息。

“说不想家那是骗人的,但既然当初选择来这里,我就不后悔。”因工作原因,杨帅已经连续3年没有回老家过年了。

2013年,杨帅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毕业,怀着对大漠的无限向往,揣着建功边疆的梦想,从祖国东部沿海的江苏,跨越数千里来到西北边陲的新疆。

一路上,目之所及皆为茫茫戈壁,抬眼望去尽是无垠沙漠。走近克拉玛依,杨帅在茫茫戈壁上看到了星星点点的灯光,那是耸立的钻塔闪烁的光,也是他要前行的方向。

学会“捡漏”

勘探在石油工业各环节的排位中始终位居第一环,没有这一环,后面的开发、炼化、销售等环节将无法开展。

杨帅从事的工作是滚动勘探,即在油气勘探阶段,围绕出油气井点周围滚动部署评价井,逐步扩大、落实含油气面积,最终实现油气藏整体探明整体开发动用。

“克拉玛依油田发现以来,准噶尔盆地内已经完钻了成千上万口老井,这些井连通着地下无数的‘盲盒’。它们不会说话,需要我们去主动发掘,也就是学会‘捡漏’。”诚如杨帅所说,他和同事们会根据每一口老井的钻井、录井、测井、试油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同时将老井与邻井对比,判断其是否还有油。

无数个通宵达旦,杨帅在细碎而繁琐的资料海洋中寻觅油气线索,如今,他与其所在科研团队累计部署评价井34口、完钻9口,成功率89%,共计上报石油地质储量1800多万吨。他们持续开展老井复查工作,在多个油气潜力区提出老井恢复试油33井37层、获工业油流10井13层,并对关停老井提出补层措施,累计增油5万余吨。

2021年,因业务能力突出,杨帅被公司聘为低效油田开发事业部副经理。从专业技术岗位走上管理岗位,角色的改变也意味着责任的改变。

续写精彩

“新员工一定要养成学会想、学会做、学会总结的好习惯。”杨帅不仅是一位科研人员,更是一位“大家长”。

2022年6月,公司业务改革,全面推进自主化运营模式,运行维护中心应运而生,杨帅被任命为副主任。中心60余名员工全部来自其他单位,此前也没有从事过与石油相关的工作。面对全新的团队和全新的业务,他始终以鼓励包容的姿态对待和引导大家。

“一个人的成长只能孤军作战,一个团队的成长才能披荆斩棘。”这是杨帅在管理过程中长期宣贯的理念。为了提高团队员工的技术水平,他想了不少办法——

鼓励员工考各类资格证;为员工制订培养跟踪评估计划;在生产现场给员工详细讲解施工步骤、技术措施、安全保障等工作经验……

在杨帅的倡导下,中心成立了学习小组,开始打造学习型班组,大家相互传递工作经验、分享优秀案例,共同走上成长的快车道。

一年来,杨帅一上井少则待1个月,多则3个月。白天,他奔走于各油田作业区,帮助新员工快速适应工作;晚上,他挑灯夜战,摸索着适合中心长远发展的管理模式。在他和团队的努力下,60余名员工高分通过考试,并全部取得采油高级工证书,而这仅用了一年的时间。

“我和同事打的电话比和我媳妇打得都多。我可以拍着胸脯说,我了解中心每个员工的工作和家庭情况。”回想起那段时光,杨帅脸上始终挂着笑容。

今年8月,因工作需要,重回低效油田开发事业部的杨帅开始“双肩挑”,一边从事专业技术研究,一边带领大家继续前行。在他看来,培养青年人不是把“嚼”过的知识“喂”给他,而应该去启发、推动他找到前沿问题,并学会解决,最终获得知识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成就感和团队协作能力。

十载但行耕耘,任重仍需奋力。工作至今,杨帅参与了多项研究课题,获得新疆油田公司优秀方案二等奖2项、优秀储量报告二等奖1项、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优秀方案三等奖2项;获得厂处级技术创新成果14项;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3篇、厂处级优秀科技论文6篇。这些荣誉成为杨帅启航新征程的新起点。

“以专业促管理,以管理强专业。我会继续为公司建设‘世界一流两千万吨综合性能源公司’贡献青春力量。”杨帅说。


时间:2023-11-23    来源:克拉玛依市融媒体中心
返回
Copyright © www.kelamayi.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克拉玛依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