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拉玛依网
新闻 > 企业新闻
风城油田作业区推进全流程管理
待修井数创历年新低
董振杰

管理升级 在行动

积极推进“地质所-工艺所-采油站-修井队”四方联动机制,紧盯潜力与效益

形成了“单井分析+修前诊断+设计优化+修后评估”的闭环管理模式,强化管控提效益

截至8月31日,风城油田作业区待修井数量降至84口,已实现连续14天保持80口左右低位运行,创该作业区历年新低。

一直以来,风城油田作业区瞄准生产目标,科学组织谋划,克服待修井数量大、疑难复杂工序多、安全环保压力重等多重压力,精细推进方案设计、施工组织及修后跟踪等修井全流程管理,为作业区原油上产、高产提供坚实保障。

目标明确抓落实,超前谋划开新局。根据年度生产计划和开井数要求,该作业区积极推进“地质所-工艺所-采油站-修井队”四方联动机制,紧盯潜力与效益。稠油区按照先肥后瘦、先易后难、分类分治、集中作业的原则,确保油井立躺立扶,实现生产平稳;稀油区一井一策剖析单井潜力,一点一线优化井身结构,力争生产高质;SAGD区全面摸查井组潜力与问题井状况,科学优化实施顺序,立躺立扶,助推生产提效。

源头把关控频次,强化管控提效益。为提高井下作业工作效率和质量,避免重复修井和无效作业,该作业区形成了“单井分析+修前诊断+设计优化+修后评估”的闭环管理模式,截至目前,累计开展修前诊断392井次,取消无效作业136井次,节约井下作业费用296万元;为提升井下作业设计水平,该作业区一方面组织基层站队根据上修计划,提前完成管杆泵等井下机具的准备及设计编写审批,另一方面积极组织设计人员对井控及相关标准等进行专项培训,实现设计一次通过率逐步提高至85%以上。

工艺优化抢时率,过程管理保质量。针对部分油井检泵周期短,井下作业频繁问题,该作业区积极推进工艺优化调整和新工艺试验,推进一体化杆柱应用,检泵周期持续延长;针对SAGD区部分井杆柱易偏磨问题,推进新型举升工艺实施,完成SAGD双金属螺杆泵、电潜泵入井,为举升工艺多样化与智能化奠定基础;通过视频监控抽查及重点工序现场检查线上线下结合手段,保证作业过程质量。

合理分配重效率,紧密组织稳推进。油田工艺研究所按潜力大小、作业需求和难度区别,分别调整稠油、稀油及SAGD区域修井力量,优先组织SAGD高产井修复、稀油水平井检泵、稠油长停井复产作业,执行井口刺漏井、潜力水平井、常年未检泵井专修,实现油井高效复开。同时,推广作业队伍机动化,并结合季节气候条件,组织井下作业队伍和基层监督调整工作制度,抓好作业黄金时节,最大限度保障日均作业时长。

截至8月底,2023年该作业区共出动井下作业队伍37支,较往年增加11支,待修井数由年初370口逐步降至并保持在80口左右稳定运行。

目前,该作业区累计完成检维修作业2268口,维护作业日完井效率较去年同期提高0.08口/队,为全作业区日产上7600吨提供了强劲有力的保障。

时间:2023-09-12    来源:新疆石油报
返回
Copyright © www.kelamayi.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克拉玛依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