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成果可简化地面工程建设,降低地面工程投资30%左右;
该成果延长维修周期,降低运行和维修成本,解决了特超稠油的密闭集输工艺“卡脖子” 难题
8月18日,风城油田“螺旋叶片多相混输泵”先导试验成果通过新疆油田公司专家组评价验收。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螺旋叶片多相混输泵不仅适合稠油输送,在稀油等多领域也应推进试验,该“四新项目”属于产学研结合的典范,应扩大试验范围和应用规模,探索“气液固”多介质混输送新模式。
此次试验的成功,真正实现了“气液固”多相混输,填补了国内多相混输泵的空白。该成果可简化地面工程建设,降低地面工程投资30%左右;延长维修周期,降低运行和维修成本,解决了特超稠油的密闭集输工艺“卡脖子” 难题,对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风城油田作业区是全国最大的特超稠油生产基地,密闭集输介质的输送问题属于世界难题。离心泵、柱塞泵、齿轮泵等泵型都不适合该类介质的输送,目前只能依靠单双螺杆泵不断地维修和大量更换备件艰难支撑输送工作。而单双螺杆寿命短,维修难度大、工期长、费用高等问题,严重影响了该作业区的生产和经营。
为解决密闭集输工艺中高温多相流输送的“卡脖子”问题,在新疆油田公司相关部门的支持下,风城油田作业区联合西华大学进行了螺旋叶片多相混输泵应用研究工作。今年4月16日,在风城采油二站3号密闭站,全国首台螺旋叶片多相混输泵完成安装并投入运行。截至评价验收日,已稳定运行4个多月,各项性能指标达到了设计要求,试验获得阶段性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