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拉玛依是个“移民”城市,我们的父辈来自全国各个省市。我的同学们,祖籍就分别是山东、河南、江苏、四川等地的。
我们的父母大多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生人,经历过三年自然灾害,经历过文化大革命,经历过石油会战,生养下几个儿女,然后一生为儿女操劳。
我是70后的“油二代”,吃过几年苦。小时候吃过玉米面、高粱面等粗粮,上世纪80年代以后日子就好过多了。记得上初中的时候,大家都穿着长辈发的印有“石油”字样的棉工作服,都感觉特别自豪,特别好看,也特别暖和。
那个年代,学生学习好就考中专、考大学,只要是油田子女都可以回油田分配工作;学习不好的就上技校,或直接招工,感觉大家的人生还是很顺利的。
70后的“油二代”是能吃苦耐劳的,也是兢兢业业的一代人,为油田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尤其是一线的钻井工人、采油工人、炼油工人,他们的艰辛是没有经历过的人无法理解的。
我们这一代人,不知不觉间在油田工作了三十多年,经历了油田最鼎盛时期,也经历了数次改革,浮浮沉沉,依旧对油田感情深厚。
很久以前我看过一篇文章,标题是《我是克拉玛依人,我自豪》,写的就是油田子女的感受,我也感同身受。我们很小就离开老家,来到油田,自成体系。很多油田职工一辈子都没有和地方上的人打过交道。在一些地方上的群众嘴里,我们是“油田上的人”,或被戏谑地称为“黄羊”“油鬼子”。
父辈们有时说话还会带出几句老家方言,而我们这一代已经很少有人会说老家方言了。我们这一代人,多数都生育了一个孩子,就是“油三代”。
我们自认为,把最好的东西都给了他们。
我们重视孩子的教育,从小就让孩子学珠心算、学跆拳道、学乒乓球、学武术、学美术、学游泳等,上各种课外辅导班。
油田职工的生活条件还是不错的,买车比较早的,很小就带着孩子出去自驾旅游。旅游更不用说了,有孩子的职工大都把休假计划排在暑假,7、8月的旅游大巴上,一大半都是孩子。还有很多经济实力并不雄厚的父母,倾全家之力都要供孩子出国留学。
现在,这一代孩子长大了,也开始了各自的人生。有让父母骄傲的,考上公务员、事业编,或者考上了985、211,留在大城市发展得不错;有让父母烦忧的,好岗位考不上,差工作不愿干,天天待在家里,美其名曰:“准备考研”,或者对工作挑三拣四,嫌脏、嫌累、嫌污染,干几天就不干了。
其实,我们就是孩子的铺路石,就像我们的父母一样,做了自己力所能及的,而至于孩子们能走出什么样的路,能走多远,最终还要看他们自己。
我们什么都不图孩子的,只求他们的一生健康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