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拉玛依网
新闻 > 企业新闻
正是乘风扬帆时
——定向井公司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筑牢事业发展基础纪实
沙露 杨启平

    2019年7月26日,定向井公司技术人员在玛湖现场检修仪器。

    2019年1月24日,定向井公司技术人员正在检查钻头安装情况。

    2020年2月8日,定向井公司中高端技术人员正在进行旋转导向施工准备。

    当今企业竞争的实质是人才的竞争,核心人才的使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企业的兴衰成败。

    10年来,西部钻探定向井技术服务公司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通过内部培训、送外培训、导师带徒、现场实践等方式,加速员工队伍成长,培育了一支包含定向工艺、仪器测量、旋转导向、地质导向在内的综合性专业技术人才队伍,锤炼出一支技术精、管理强、善打硬仗的项目管理团队,中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人员占员工总量64.7%,为建设成为国内竞争力最强的定向井公司,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智力支撑。

    强大的人才智力催生企业生产力的“裂变”提升:2011年以来,定向井公司坚定履行保障使命,攻克一批制约勘探开发的技术难题,年作业能力最高超过1300井次,年服务保障钻井进尺最高突破260万米,年服务保障水平井进尺最高突破120万米,10年累计保障钻井8736口、进尺一千三百余万米,助力明15、轮探1、呼探1等重点工程顺利完成,为油气田增储上产和地方经济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

    机构优化重一线

    “‘战严冬、转观念、勇担当、上台阶’不只是贴在墙上的口号,而应该成为我们工作的准则与目标。”这是玛湖项目经理部现场定向工程师对于上墙标语的认知。

    凭着这样的态度,他们刷新了一个又一个指标,总结出一条又一条提速经验。

    “组建项目部之前,玛湖区域作为分公司的一个重大区块在管理,只有一到两名前线技术总监负责区域的技术管控,基地在克拉玛依市区,战线长,技术服务保障和技术管控方面受到很大影响。”玛湖项目经理部党支部书记张瑞平介绍,成立项目部后,该公司在玛18区块同步成立了前线保障基地,基层领导靠前指挥,极大提高了技术保障能力和技术支持能力。

    2019年以来,定向井公司再次加快建设国内一流、行业领先的管理技术型企业的步伐。为打造管理技术型企业,推行扁平化管理、项目化运行,该公司全面开展机构改革工作,推进部门同类型合并、同业务互融、多岗位并行。机关部门由8个精简至5个;实施项目制运行、网格化管理、贴近式服务。将该公司5个分公司撤销,细分并成立为10个一线项目经理部,为建设管理技术型企业搭建精干高效的管理架构及运行机制,实现低成本、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呈现了规模快速增长、效益稳步提升、成果充分共享的新局面,书写了公司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大力发展技术服务是西部钻探瞄准建设国内最具竞争力的管理技术型企业目标实施的战略性、长远性举措,定向井业务是西部钻探重点发展的核心业务。”该公司副经理、总工程师万教育说,西部钻探建立涵盖国内主要油气上产区的保障格局,为专业化技术服务履行保障和发展使命,提供了广阔舞台。

    他表示,定向井公司历经10年发展,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生存发展基础更加牢靠,特别是近两年来,通过改革调整、转型升级,发展面貌焕然一新。广大干部员工历经十年磨砺,历经风雨坎坷,倍加珍惜当前发展局面,倍加珍惜眼前发展机遇,乘势而上的信心空前坚定,干事创业的激情空前迸发。

    人人争做“特种兵”

    定向井公司主要承担定向钻井科研与服务任务,对科研技术的要求较高。科研核心技术最关键发展是人才队伍,最核心的载体也是人才队伍。

    对此,定向井公司把提升自主施工能力作为战略性举措,组建中高端技术服务中心,扩充中高端人才服务队伍,配套建立激励政策,推动了技术能力从低端向中高端的跨越。

    为促进中高端服务队伍尽快成长,该公司精心制订派外培训+内部集中培训、理论培训+现场实践培训计划。先后举办旋转导向技术培训班4期,LWD培训班2期,并选拔4人赴阿联酋阿布扎比参加旋转导向技术培训。在此基础上,组织现场技术人员到作业现场实习,严格要求,定期考核,使技术人员技术水平得到明显提升。

    组建中高端技术服务中心之前,定向井公司主要以常规MWD技术服务为主,LWD服务仅有一至两个作业面施工能力,高端的旋转导向服务更是空白。

    中高端技术服务中心主任李彬介绍,成立中高端技术服务中心后,该公司自主中高端施工能力显著增强并形成了一定的规模,2020年最高峰时旋导作业面达到8个,LWD自主施工达到13个作业面,旋转导向技术服务完成自主施工进尺9.4万米,同比增加8.2万米,位居油服第一,自有LWD进尺9.6万米,同比2019年增加进尺7.5万米。

    成效不只是体现在进尺的增加,还体现在公司竞争能力的不断增强,2020年,自有旋转导向服务区域从克拉玛依扩展到了南疆,一趟钻完成了轮西101-H井的斜井段施工;年底又进入西南油气田市场,也实现了首次从钻井总包以外获得工作量的目标,目前市场正在进一步扩大。

    “在公司对中高端制定的激励政策下,公司现场工程师由原先的公司逼着学技术,到现在的主动要求学技术,主动争取进入中高端技术服务中心。‘一人多能,人人都成为定向特种兵’,中高端技术服务中心对公司员工形成了示范效应,技术服务队伍不断壮大,目前中高端技术服务中心员工扩充到42人,未来还将稳步扩大。”李彬说。

    绩效改革激活力

    “带走我的员工,把我的工厂留下,不久后工厂就会长满杂草;拿走我的工厂,把我的员工留下,不久后我们还会有个更好的工厂。”安德鲁·卡内基的这段话,道出了留住人才对企业有着无可替代的重要性。

    定向井公司深知,企业经营的核心,就是经营人才,如果说培养和造就优秀人才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艰巨工程,那么留住优秀人才、让其有更大发展空间,则考量着企业领导团队的智慧和胸襟。

    如何破局?一方面是抓好人才引进。定向井公司积极面向市场吸纳能力强、水平高的技术人才,与现有人员相结合,扩大专业化服务队伍。

    另一方面是着力提升素质。定向井公司完善专业技术学习清单,细化从MWD到LWD再到旋导的人才阶梯式培养模式,实行动态化管理、阶段性考核、差异化兑现,不断提高技术能力。坚持“请进来”与“送出去”相结合,推进技术人员交流学习,拓展专业知识面,打造复合型人才;定期开展技术经验总结交流分享,营造技术技能提升氛围。

    2020年,面对国际油气价格下滑的局势,定向井公司为了破解严峻的生产经营形势,制定了以激发活力为目标的《自有中高端仪器进尺奖考核管理办法》。办法明确了中高端自主施工每米进尺奖励标准,对中高端技术服务人员按照进尺米数发放单井奖,其中60%的单井奖按时发放,40%的单井奖与作业成本和仪器维修成本挂钩考核。该办法使中高端技术服务人员在井上施工时,对自己每天能赚取多少奖励一清二楚,充分调动了中高端技术人员现场施工和提速提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力促进了中高端自主施工能力提升。

    此外,今年该公司将大力推进单井安全提速创效工程,对单井开展安全、效益、进尺考核。在效益考核上,实际周期小于考核周期时,按照计提比例进行单井创效奖励;实际周期大于考核周期时,等比例扣减单井创效奖励。对自主作业,实施进尺奖励考核,鼓励员工不断提高自主作业能力,多打进尺,促进创效。在效益及进尺考核的基础上,加入周期考核,根据节约工期或超工期的比例,按标准奖励或扣减基础工资,进一步拉大奖励差距,‘变发奖金为挣奖金’,力争营造出干与不干不一样,干多干少不一样、干好干坏不一样的氛围,让广大员工逐渐从等“发奖金”到“挣奖金”,从“要我提升”逐渐向“我要提升”转变,企业质效稳定增长……

    种种考核和奖惩办法,也让定向井公司人事组织科科长于海涛这个基层管理者,全面感受到了“考核机制改革”给基层管理、生产、经营带来的“推手”效应和作用:艰苦岗位不愿意去的现状消除了,主动参加学习和培训的人多了,复合型人才也逐渐增多……

    积极转型强保障

    不可否认,每一次刀刃向内直面问题,每一项队伍改革举措,都对定向井公司的发展,带来了深远而积极的影响,比如说该公司仪器装备中心通过专业化管理,从费用型单位转变为经营型单位。

    “专业化管理后,专业队伍的成本管控和服务保障意识也大幅提升。”仪器装备中心主任李俊胜对此深有感触。

    仪器装备中心原来的职责定位是服务保障费用单位,主要承担定向井公司自有仪器的维修保养和后勤支持保障工作,所有产生的维修费和配件费用全部划转到各个项目部,人工费等其他费用由公司统筹安排,员工的成本管控和服务保障意识不强。

    为了加强仪器装备中心服务保障现场的能力,定向井公司出台了“仪器装备中心经营单位改革实施方案”和“关于仪器装备中心内部互供价格方案”,并成立了以公司主要领导为组长的改革领导小组,将仪器装备中心的职责定位进行调整,仪器装备中心由原来服务保障费用单位转换为经营单位。

    专业化管理后,定向井公司所有的MWD及LWD全部归口仪器装备中心负责管理和使用,但对外支出受科室监督,承担产值和利润考核指标。

    “作为专业服务单位,我们不再追求工作量及规模,而是把给现场提供优质的服务保障,不断提升仪器维修、管理水平作为优化目标。”李俊胜说。

    按照这一目标,仪器装备中心对人员结构进行调整,加强LWD维修组力量,调整1名MWD维修骨干到LWD 维修组,将1名新调入电器工程师安排到LWD 维修组,加强LWD自主维修能力,服务保障能力不断提升。

    在加强仪器管理,不断提升仪器管控水平方面,该中心首先对仪器进行分级化管理,2020年,对公司自有MWD仪器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摸排梳理,结合仪器购置时间和仪器状态,对自有MWD仪器进行分级管理使用,进口仪器和新度系数高的仪器首先给深井、重点井和外甩井使用,提高仪器入井成功率。

    “任何改革都不会一帆风顺,仪器装备中心的改革也同样经历了一些波折。”李俊胜回忆,专业化管理调整初期正值第一次疫情期间,维修人员短缺,加上公司LWD仪器数量有限。为了缓解LWD仪器不足的问题,定向井公司把海外的2套LWD仪器调运回国内市场。2020年4月下旬,仪器到达克拉玛依基地,按照公司“回运的LWD仪器要迅速入井施工”的要求,在原有3人的基础上,又调整2人到LWD维修组,5名员工在组长蒲荣的带领下立即开始加班加点进行拆卸、清洗、检测、维修、探伤等工作,他们放弃了周末休息时间,甚至有时会加班到深夜,仅用两个星期,就完成了仪器维保检测,并成功入井形成生产力。

    虽然改革还存在着这样的困难和那样的压力,但李俊胜认为,作为工程技术服务公司,只有坚持加强维修队伍建设,增强维修人员的紧迫感,才能助力钻井提速、提效,保障油田高效建产。

    与事业同频共振

    从繁华都市到荒漠戈壁,对于张瑞平来说,选择石油,不仅是选择一份职业,更是一份能实现自我价值的事业。

    “公司培养了,造就了我,给我提供了展现价值的平台,在这里,我感觉到了被需要、被重视。”在谈及多年工作体会时,张瑞平这样回答。2006年7月,张瑞平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毕业来到新疆克拉玛依,从事定向井技术服务和研究工作。

    定向井公司让这名石油青年找到了个人价值,在努力追求个人发展的同时,实现与企业共同发展。15年时间,他从一个大学生锻炼成对定向井业务精通的技术骨干,完成的定向井、水平井遍布南北疆以及西南油气田和哈萨克斯坦,累计完成百余口井施工。

    参加工作第二年,他首次担任浅层水平井负责人独立施工,由于第一次独立带队,加上施工中浅层地层松软,设计造斜率高,对入靶精度要求高,张瑞平制定了详细的技术措施,反复进行轨迹的测算,优化设计剖面。为了有效控制井眼运行轨迹,细化每个单根的排量、钻压、工具面等参数控制。经过连续三十多小时施工,钻头安全精准地钻入目标靶窗内,顺利完成了首口水平井任务,得到了甲方和合作方的认可。

    对方的赞誉是对定向井公司品牌的认可,也是对人才培养体系的认可。

    “定向井公司培养了我的定向钻井技术能力和脚踏实地的态度,给了我一条技术人员成长道路。2019年,我有幸被聘为西部钻探企业技术专家,在公司的十余年,我从一名定向井工程师成长为基层项目部管理干部,希望能把自身学习的技术能更好地在现场应用和成果转化,同时能给公司的技术发展、技术进步和高质量发展贡献一份力量。”他说。

    靠人才引领发展

    优秀不是一个人拔尖,而是一群人追求卓越,聚集成一个人才高地。

    定向井公司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需要,引进增量、盘活存量、提高质量,着力建设一支规模适度、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充满活力的人才队伍。

    在选人用人方面,定向井公司树立注重基层任职和实践历练的鲜明导向,大力选拔勇担当、善作为的优秀年轻干部,切实把“敢作为、能作为、会作为”的干部放到重要岗位上。推进机关部门之间、机关与基层之间干部岗位轮训,丰富工作经验,增强全局意识,着力提升“观大势、谋全局、干实事、抓落实”能力。

    此外,定向井公司重点推进“方猛创新工作室”建设,加快信息化、数字化等建设,结合重大工程项目、重点科技攻关组建青年团队,给年轻人交任务、压担子。

    在西北缘项目经理部任经理的曹家利说:“是压力也是动力,现在我们全身心投入工程技术、经营管理工作。”

    曹家利介绍,这几年,经过西北缘项目经理部组织的系统培训,以梁虎杰、杜雪强等为代表的年轻员工均已能够独立带队完成金龙水平井施工任务以及SAGD高造斜率井,其余年轻员工能够独立负责浅层水平井,进一步提升了西北缘项目经理部整体施工能力,也为公司培养了一批新的技术骨干。

    此外,随着团队合作能力、管理能力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走上管理岗位,成为领头羊,使整个队伍充满生机和活力。近几年,定向井公司培养选拔大批优秀年轻干部,年轻干部在干部队伍中的比例逐步提高,基层一线、艰苦地区、关键生产岗位逐渐成为选拔优秀年轻干部的主要资源地……

    在定向井成立10周年之际,站在定向施工的制高点上,肩负着钻井提速,服务保障的神圣使命,该公司正以更加开阔的视野,更加开放的思路和更加广博的胸襟,全力推进人才队伍建设,为最终形成企业发展和员工成长有机统一的大格局而奋斗。

    本版图片由定向井公司提供

时间:2021-02-23    来源:新疆石油报
返回
Copyright © www.kelamayi.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克拉玛依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