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日凌晨3点15分,经过三天试运行,由工程建设有限公司总承包的新疆玛河气田增压及深冷提效项目工程天然气处理站产出液态乙烷等化工产品,标志着国内首个采用RSV(部分干气再循环)工艺回收液态乙烷的工程投产成功。
据了解,玛河气田目前已建有一座天然气处理站,实际日处理天然气150万立方米。该气田所产天然气中,乙烷资源丰富。为保障玛河气田长期稳产,充分回收天然气中的乙烷、液化气和稳定轻烃资源,提高天然气采收率和气田综合开发效益,2018年4月,新疆油田公司实施玛河气田增压及深冷提效工程,回收气田气中的乙烷用作乙烯生产原料,该项目可使净利润年均增加七百万元以上,不仅为新疆油田司节支增收,也能提高独山子石化公司乙烯生产装置经济效益,还可为后续集团公司内部大规模回收乙烷积累经验,实现集团公司利益最大化。
据工程设计负责人介绍,玛河气田增压及深冷提效工程采用RSV深冷凝液回收工艺,乙烷回收率大于95%,是国内首个采用RSV工艺回收液态乙烷的天然气深冷装置。该工程采用“一母七子”的子母罐储油,绝热性能好、贮存容量大,实现了新疆油田公司液态乙烷储存和拉运双提升。此外,该工程使用周向流原理再生气压缩机,可以实现变频调节和灵活调节工况,也是在新疆油田公司中首次提出并使用周向流原理再生气压缩机的工程。
此外,该工程还实现了“三个跨越”,即工程制冷深度由-15℃降到-108℃,是原浅冷制冷深度的7.2倍;产出产品类别从2类增加到5类;工程可将天然气处理站进站压力由8兆帕降至约6兆帕,充分释放气井产气能力,使气田稳产年限大幅延长。
工程建设公司采取科学管理方法,集中优势资源,采用先进的P6软件,科学安排设计、采购、施工计划,优化方案,努力克服新冠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于5月30日按期投产。该工程也为玛河气田实现二次高效、低成本开发起到示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