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31日,“准噶尔盆地南缘深井钻完井液技术研讨会”在我市召开。这是新疆油田区域首次举办钻完井液技术研讨会。
本次会议由新疆油田公司和西部钻探公司共同主办,新疆油田公司勘探事业部和西部钻探钻井液公司联合承办。会议邀请了原石油部退休老领导徐同台、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教授鄢捷年、蒋官澄、赵雄虎、杨虎,长江大学海洋工程系主任许明标博士以及中海油服公司一级专家罗健生、中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勘探院等国内外钻井液领域知名专家,西部钻探副总经理、总工程师潘登参加了本次会议。
本次会议的主要目的是以GHMO01井、呼探1井钻井液施工方案为例,开展准噶尔盆地南缘深井、超深井钻完井液技术研讨,引进吸收国内外技术力量,快速提高西部钻探钻井液技术水平,确保实现南缘勘探“打成”“打好”的目标,为取全、取准各项资料,精细地层评价提供依据。
根据会议议程,与会各位专家一同前往南缘钻井施工现场,现场调研了GHW001井和高102井,并与施工现场技术人员交流讨论。
会议当天,勘探事业部南缘前线指挥部、西部钻探钻井液公司、中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哈里伯顿(中国)公司、贝克休斯(中国)公司分别就《南缘地质情况简介》《新疆准噶尔盆地南缘高泉地区深井钻完井液技术》《准噶尔南缘呼西构造呼探1井钻井液技术》《油基钻井液应用》《高温高压钻井液技术》进行了交流发言。与会专家围绕准噶尔盆地南缘深井钻完井液技术发展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新疆油田公司表示,准噶尔盆地南缘下组合是典型的山前高陡构造,地质条件复杂,存在多套压力系统,单井差异大。该区域勘探是一个系统性、综合性工程,是公认的世界级钻井难题,而钻井液是南缘下组合“打成、打好”的核心基础之一。此次国内外钻井液领域的专家齐聚一堂,为今后一段时期南缘的勘探开发出谋划策,既凝聚了人心,又指明了方向。希望甲乙双方团结一心,不忘初心,为新疆建设现代化大油气田做出应有的贡献。
西部钻探公司表示,南缘勘探凝聚着几代石油人的心血和付出。在此次技术研讨会中,各位专家从学术专业的角度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意见建议,这些意见和建议必将极大地促进西部钻探钻井液技术水平快速提升,进而为南缘勘探提供更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助力油田和西部钻探高质量发展。该公司将尽心竭力推进技术进步,攻坚克难强化服务保障,努力在准噶尔盆地南缘深井钻探中发挥好主力军作用。
徐同台
让南缘地下石油 得见天日
——访原石油部退休专家徐同台
徐同台可谓是钻井液界的“风向标”式人物。年逾八旬的她至今依旧活跃在钻井液的科研一线。
她自称“徐老太”,自嘲干的事业没什么大不了,就是每天“和稀泥”。然而,就是这样的她,编写的众多教材成为钻井液行业的蓝本,承担的众多课题攻克了一个个世界级钻井难题……
此次受邀参加准噶尔盆地南缘深井钻完井液技术研讨会,徐同台谈到——
我和克拉玛依很有缘。1958年,我大学毕业的毕业设计就是在克拉玛依油田完成的。1998年,我退休前工作的最后一站也是在克拉玛依油田,所以,这次来到克拉玛依,就像回家了。
这些年即使退休了,我也一天都没离开过泥浆行业。我退休后,靠自己的退休金和孩子的支持,自主创业成立了公司,从事的还是钻井液的研究工作。
今年是我从事泥浆工作的第61年。听到高探1井出油,我非常高兴,南缘这是我们几代石油人的梦想。
我们都知道,在石油天然气资源开发的过程中,钻井是建立地下深层与地面油气采集通道的唯一手段,而钻井液是钻井的“血液”,是保障钻井安全顺利进行的关键。对于准噶尔盆地南缘地区的下一步开发,我认为,解决任何技术问题首要任务就是把对象搞清楚。对我们来说,就是把地层特性认识清楚,在此基础上,才能分析出造成南缘地区井下垮塌的原因是什么。
无论是水基钻井液、油基钻井液还是有机盐钻井液,每种钻井液都有自己的最适合的地质条件,什么样的地层该使用什么样的钻井液,要做到心中有数,不能一味盲从。
要根据温度等情况综合确定合理的钻井液密度,搞清坍塌的主要原因。油基钻井液封堵不是加沥青就能解决的。国内不少专家在封堵方面有很强的研究能力,可采取院校合作等形式,研发产品提高油基钻井液的封堵性。
对于西部钻探来说,在南缘打的井就是财富。作为国内为数不多的高温超高压超深井及超深水平井,南缘开钻的这些井,在全国乃至全球,都没有可以借鉴的经验,其钻探难度主要体现在高温超高压超深钻完井技术无参考资料,地层蠕变、强水敏性增加钻井难度,高温超高压钻井液技术把控和高温超高压试油工器具组织等方面。所以,在打井的过程中,就要重视对各类基础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利用好资料,为下一步大规模开发打好基础。
除此之外,井壁稳定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各方通力协作才能解决这个问题。
同时,要重视ECD的控制和计算。之前我们都是引用的国外软件,现在国内已经自主研发出了专业的软件,尤其是针对高温高压井要充分利用好分析软件。只要大家合力,抱着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心态,就能让南缘埋藏在地下的石油得见天日。
鄢捷年
我国油基钻井液技术 驶入快车道
——访国内知名钻井液专家鄢捷年
在钻井液界,鄢捷年可谓是泰斗级的人物。
作为中国石油大学教授,他长期从事石油工程学科油田化学领域的教学和科研工作。由他主编的《钻井液工艺学》目前在我国石油高校和各油田企业被广泛采用。
此次受邀参加准噶尔盆地南缘深井钻完井液技术研讨会,鄢捷年谈到——
阔别多年来到克拉玛依,我感到很亲切。因为在过去的十几年里,我与新疆油田公司有过多次合作。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在2007年,我参与了莫深1井的钻井液方案论证。转眼十多年过去,如今我是一名退休教师,但是一直在跟踪钻井液界的发展动态。
我认为,油基钻井液技术是近十年我国钻井液科技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我国的油基钻井液技术始于上世纪70年代末期,在华北油田首次使用。之后30年的艰辛探索,终于在最近10年驶入了“快车道”。目前,准噶尔盆地南缘深井全面推广了油基钻井液技术,放眼全国来看,油基钻井液技术也是全面开花。我曾在上世纪80年代末前往美国做访问学者,做了两年的油基钻井液课题,但是回国后很难立项,因为那时油基钻井液技术不适应中国的钻井。
而随着石油工业的发展,钻井的难度越来越高,对油基钻井液技术需求也越来越大。现如今,油基钻井液主要应用在非常规油气田,特别是塔里木盆地的山前,准噶尔盆地南缘的深井、超深井的勘探。
在油基钻井液方面,我们已具备众多优势:油基钻井液处理剂研发和产品的系列配套已基本完备;油基钻井液配方的优选,在柴油基的基础上,发展出了白油基、合成基等系列配方,能应对不同的地层,解决不同类型井遇到的问题;油基钻井液现场工艺技术已基本成熟,包括性能维护、复杂情况的处理、防漏堵漏等技术。可以说,目前我们的油基钻井液技术与国外差距非常小,甚至某些方面已经赶超。
除此之外,国内现在有很多高水平的人才组成了产学研团队,这些团队实力雄厚,高水平的团队保障了油基钻井液的应用推广。
所以我们要有充分的自信,一定能把油基钻井液技术在南缘的深井、超深井进一步推广,发挥更大的作用。
关于油基钻井液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我建议:要增强油基钻井液的井壁稳定技术的研究,想方设法防治井壁失稳。油基钻井液的防漏堵漏技术比水基钻井液要难得多,一旦发生井漏,损失巨大。建议针对不同裂缝、不同地层研发专门的防漏堵漏剂。此外,要加强对油基钻井液的储层保护技术的研究,投入一定的人力和物力研究油基钻井液的ECD预测技术以及油基钻井液的回收利用和岩屑处理配套技术,提高回收率,达到降本增效。
蒋官澄
将钻井液科研机构 做大做强
——访中国石油大学教授蒋官澄
作为中国石油大学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油气井化学与工程学术带头人、国家“863”项目首席专家,蒋官澄在钻井液届可谓是赫赫有名。他目前主要从事着钻井液完井液化学与工程、油气层损害与保护技术、油田化学、海洋化学等方面研究。
此次受邀参加准噶尔盆地南缘深井钻完井液技术研讨会,蒋官澄谈到——
非常感谢有这样的机会来到克拉玛依学习交流。中国石油大学与西部钻探公司有长期的战略合作关系,这两天通过去南缘现场实地调研和讨论交流,我感受到西部钻探成立钻井液公司短短一年多来取得了如此瞩目的成绩,的确来之不易。
据我所知,西部钻探公司在前些年基本没有接触过油基钻井液,在如此短暂的时间里依靠与院校合作、自主研发生产出了油基钻井液产品,并掌握了相应的技术,培养出了一批人才。目前,依靠自己的技术、自己的人员已经完成6口井的钻井液技术服务,并且这6口井的地质情况都相对复杂,有的井上遇到的问题甚至是世界级难题。能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实现从无到有的转变,非常值得肯定。
通过去现场调研,我个人针对一些在南缘勘探中客观存在的问题有如下建议——
一是破碎性地层的垮塌问题。如呼探1井,现场的技术人员针对垮塌问题采取了加入封堵材料、使用油基钻井液专用的防漏封堵剂等方式,取得了一些成效,摸索出了较好的方向。我的建议是破碎性地层掉块问题既需要加强封堵,但同时也需要改变破碎性地层井壁的润湿状态,阻止水分向地层渗透,两者相结合效果会更高。
二是有必要加强油基钻井液防漏堵漏剂方面的研发,研制出适用不同井温、不同地质条件的系列产品。
三是加深对地层的认识。有必要进行测试,得到精准的数据,从而精准控制对象。
四是在携带岩屑方面,现场采取了使用重泥浆提砂等方式,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除此之外,需要开拓思路,在别的使用过的经验上有所创新。将钻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地质认识结合起来,寻找解决方案,一体化解决问题。
五是随着油基钻井液应用率的提高,如何实现降本增效是值得探讨的话题。
近些年,西部油田的大发现成果喜人,这里也肩负着保卫国家能源安全的重任。但南缘地层情况复杂,将来面临的问题肯定更为棘手。现阶段西部钻探公司已经成立了钻井液研发中心。我认为研发中心应该提高目标定位,既能满足现场出现技术难题的需要,也要高瞻远瞩,制定出更加长远的规划,甚至可以成立钻井液研究院,将科研机构做大做强,才能看得更高更远。
程荣超
为南缘勘探开发 做坚实保障
——访中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钻井液所所长程荣超
作为中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钻井液所的掌门人,程荣超带领的科研团队屡获殊荣。
此次受邀参加准噶尔盆地南缘深井钻完井液技术研讨会,程荣超谈到——
西部钻探钻井液公司在成立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成就喜人。
作为搞工程的人,我认为要坚持市场导向、问题导向。目前,钻井液领域最急切解决的问题有三个:一是地层不稳定问题,二是地层掉块问题,三是地层漏的问题,这些问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围绕这三个问题,我认为——
针对井下地层压力系统不稳定的问题,如果地层压力系数不明确,目标就不明确,之后的措施就没有针对性。所以,除了加强基础理论研究外,还要善于应用随钻压力监测等各类软件,将多种方法结合起来,解决技术难题。
针对破碎地层掉块问题,我认为这是目前钻井液使用过程中风险最大的问题。目前采取的工程技术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地层掉块问题的发生,但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应该以防止掉块为主,解决掉块为辅,建立一整套针对破碎性地层的完整的、可行的、高效的技术方案。增强封堵性,研发系列封堵材料,并且材料要往两头发展,一个是更细,一个是更粗。此外,可以采用润湿等方法防止油基钻井液渗入到地层。尽量不要使用提高钻井液密度的方法,这是一个恶性循环。同时还可以探索打水泥塞的方式解决破碎地层掉块问题。
针对地层漏的问题,要开放思想,创新理念。单纯从材料上是难以解决这个问题的,应该从材料、配方、工具、装备、工艺、软件等多个方面制定一体化防漏堵漏措施。我们还可以探索使用工具的方式解决漏的问题,比如膨胀管封堵漏层的技术现在就非常成熟,并在塔里木油田投入了应用。
如今,随着南缘盆地开发规模的加大,尽快建立南缘油基钻井液的规范,特别是需要分层建立参数等标准,包括封堵性能参数、流变性能参数等。并且,这些标准和规范不是一成不变的,要根据勘探开发的实际情况和技术的进步,不断完善和优化,让现场的操作人员有依可循。
同时,要放眼长远,加强前瞻性、储备性技术的攻关研究。我们要考虑,未来油基钻井液还能用多少年?随着未来钻井的地层越来越深,要提前进行攻关。
中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与西部钻探签订了长期的战略合作协议,希望我们能以油基钻井液联合攻关和现场技术支持作为合作的突破点,随时将我们在塔里木油田使用相对成熟的技术体系应用到新疆油田,尽快把油基钻井液技术推进和提高,更好更优地为新疆油田的南缘勘探开发攻坚战做好坚实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