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拉玛依网
新闻 > 重磅评论
传统文化的传播更需喜闻乐见
关祥荣

新闻背景

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市民精神文化生活,2月2日起,克拉玛依市各区相继推出新年文化活动,吸引市民游客参观体验,感受浓浓年味。


春节期间,克拉玛依开展了多项文化活动,为市民送上了别样的“文化年货”,不管是学习剪窗花、制作年宵花,还是参观“龙吟书香 甲辰新春贺岁展”或是年画展,都吸引了不少市民参与,并深受他们的喜爱。

由此观之,传统文化的受众依然存在,只是要充分发挥其魅力,并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引导市民参与,才能实现传统文化与年轻群体的同频共振。

还记得小时候,家里老人常常看戏曲频道听戏听得入迷,但小辈们一听见唱大戏,则是眉头如锁,颇不喜爱。于是,家里常有如此情景:老人听戏时,小孩要么避之不及,要么迅速换台。一时间,传统文化好似成了“老古董”,虽有其价值,但鲜有人赏。

如今回想起来,却觉得传统文化并非老人专属,但要获得年轻人的喜爱,则需要注意方式方法。

弘扬传统文化,兴趣是关键,那如何培养出这份兴趣呢?

拿戏曲来说,像陶喆广受好评的歌曲《susan说》,就是他从唱京剧的母亲处得到灵感,借鉴京剧名段《苏三起解》中的一段:苏三离了洪洞县,将身来在大街前。未曾开言我心内惨,过往的君子听我言……戏曲与流行的碰撞,非但没让其失去味道,反倒让其绽放了别样的风采,继而一段时间里,戏腔引领一时风尚,频频出现在华语流行歌曲中:像周杰伦的《霍元甲》,周深的《光亮》,或是龚琳娜融合秦腔、越剧、青梅戏、豫剧、京剧五种南北不同戏曲种类的改编版神曲《忐忑》,都让戏曲这个“老古董”重回主流视角,并大放异彩。

再如文言文,《琵琶行》虽是千年经典,但扪心自问,大多数人熟知它并非源于喜爱,而是因为课后作业需要“全文背诵”。但2021年北京师范大学克拉玛依附属学校高一女生在课堂上用弹琵琶的方式,解读“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后,同学们对《琵琶行》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感悟,其将艰涩的古文变成了鲜活的画面,既通俗又易懂,让同学们更好理解文言文的同时,也欣赏到了中国传统乐器琵琶的韵律之美。

由此可知,只要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方法作媒介,传统文化的弘扬与传播必将迎来春色满园。

时间:2024-03-05    来源:克拉玛依日报
返回
Copyright © www.kelamayi.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克拉玛依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