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背景
继哈尔滨成为2024年开年的首个顶流城市后,一时间,全国各地文旅部门纷纷申请“出战”,“出圈”争流量花式翻新,营销手段、方式、内容“卷”出了新高度。
笔者认为,对于新疆大多数城市而言,在积极争取“出圈”抢流量的同时,更要加强“留量”能力建设。
首先,我们需要思考为什么流量会落到淄博和哈尔滨头上,它们究竟是靠什么吸引了无数来自远方的游客。
每个城市都有各自的特色和优势,但同样也都有这样或那样的缺陷和不足。淄博和哈尔滨在维护文旅消费环境、优化消费体验上下足了功夫,展现了这些城市在行动上依法维护消费者权益的能力,凸显了诚邀八方来客的诚意,赢得了游客的信赖,使游客忽略了这些城市的缺陷、不足,放大了特色、优势。
总结淄博和哈尔滨爆火的原因,笔者认为在于10个字:热情不坑人,真心宠游客。做到这10个字殊为不易,但这恰恰充分证明做强文旅不只是文旅局一家单位的事,而是一座城市所有人的事。文旅强反映的也不只是文旅产业的强大,更是城市先进的管理理念、高水平法治建设、高品质服务能力和深厚城市文化的体现。
换言之,流量是对城市“留量”能力的全方位考验。而我们真的准备好了吗?
围绕这10个字,我们可以做的有很多。公交线路是否合理,火车站、机场接驳换乘是否方便,旅游消费维权渠道是否畅通……这些司空见惯的管理和服务可能对于久在一座城市的人看来根本不算问题,不值一提。但我们若想“出圈”争流量,就需要换位思考,从游客的角度去审视城市管理运行的方方面面。
当前很多城市还没有“出圈”,但试想一下,如果它们立刻“出圈”,又有多少城市能经受得住无数游客蜂拥而来对城市的全方位考验呢?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流量是一柄双刃剑,城市好的方面可以瞬间传遍世界,可某些负面小事也同样可能会快速发酵,瞬间败坏整个行业乃至整座城市的形象。
不合理的公交线路可能会耽误游客的行程,不合理的接驳换乘可能会让游客在冰天雪地里冻得无法忍受,维权过程中的消极推诿可能会让游客的购物体验变得“差上加差”……
显然,真要想光彩“出圈”,就要把“留量”功夫下在平时。
此外,加强资源整合与区域协同发展对新疆各城市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
当前,新疆各地文旅发展态势良好,但基于新疆各城市规模和旅游资源承载能力考虑,推进资源深度整合,加强区域间协同发展,尤其是在客流推送、资源共享补充等方面建立有效的联动机制、配套设施非常必要。这将有效疏导分散“出圈”城市的服务压力,还可以激活更多地区的文旅资源,实现“以点带面”“以点连线”式的多地联动,从而促进区域文旅产业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说到底,要做强文旅产业,就要把“流量”“留量”的事一起考虑,在想方设法做好营销的同时,更要认认真真打好城市管理、基础设施建设、消费环境维护的基础,还要未雨绸缪在日常加强区域协同发展,确保在“泼天的富贵”来临时能接得住、接得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