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拉玛依网
新闻 > 疆内新闻
【天山南北看亮点】绿色+智慧 增添新动力——尼勒克县引进龙头企业发展冷水鱼产业

  新疆日报讯(记者张瑞麟 加孜拉·泥斯拜克报道)天山深处,尼勒克县喀拉苏乡克什喀拉苏村,潺潺喀什河水沿着村庄蜿蜒而过。

  这片水域是新疆天蕴有机农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蕴公司)的三文鱼养殖基地。10月16日清晨,公司员工正在操控水下清污机器人对养殖网箱清污。箱内80%以上的养殖废弃物将被收集上岸,进行循环再利用。

  与人们印象中渔船往来穿梭、渔民撒网捕鱼的渔业作业模式不同,这里各类智能化机器已成为安全可靠的养殖“管家”。环境友好、生态友好养殖模式的构建,为尼勒克冷水鱼产业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山清水秀鱼儿欢

  波光粼粼的河面、连绵起伏的高山,组成一幅恬静的生态画卷。

  “我们采用了环境友好、生态友好的养殖模式,在保护好水质和周边环境的前提下,实现公司高质量发展。”新疆天蕴公司总经理李春雨说。

  从养殖区环保网箱里抽出的废弃物及初加工厂区的鱼内脏,经过无害化处理后形成干物质发酵有机肥,厂区中水可作种植用水。这些资源的循环再利用,使厂区周边450亩果园和绿化地焕发出勃勃生机。

  而在河面上的漂浮屋中,装有全球最先进的水质在线监测设备。此时,设备屏幕上的数据显示氨氮指标为0.04511毫克/升,公司品控部负责人李松林介绍,这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一类水标准。

  “公司委托第三方机构对水质在线监测系统进行运营和维护,设备每两小时自动采样,监测数据联网环保部门监测平台,如有异常能够做到及时管控。”李松林说,“数据显示,我们的环境保护措施是有成效的,公司投产6年来,养殖区下游水环境质量没有下降。”

  智能养殖出优品

  “目前我们的产量一年有3000吨左右。”天蕴公司董事长张秀说,公司初加工产品大都销往国内一线城市。

  数量如此庞大的高品质冷水鱼,如何养好?

  在幼鱼养殖区,一台机器连接着整齐排列的方形环保网箱,每批鱼苗会被分为大、中、小3种不同规格,投放进不同的网箱。

  李春雨指着正在分鱼的机器介绍,为了保证鱼的品质,鱼苗10克以内会被分离一次,10—200克会被分离三次,当鱼苗长到200克就会从幼鱼区“毕业”,送到成鱼区喂养。

  成鱼养殖在公司渔业装备工程技术中心自主研发的半封闭循环水养殖系统里——那是一个个巨大的圆形箱,能够有效控制水温,保证鱼所生活的水域水温符合成长所需的最佳温度。

  此外,天蕴公司还自主研发了数字渔业项目智能化投喂系统,通过鱼的数量、水温、溶氧等数据准确计算这些鱼每天的饲料,有效提升饲料利用率。

  水下清污机器人每月对网箱清理一次,保证水域清洁、鱼体健康。在智慧化的养殖方式下,保证了被打捞上来的鱼体重相当,品质优良。

  “从捕捞到装箱都是流水作业,以前8个小时最多能处理三四千条鱼,现在每天6000条的订单4个小时就能打捞完成并冷藏装箱,活比以前轻松了,效率却提高了。”该公司捕捞负责人申宝说。

  据介绍,天蕴公司自成立以来,通过自主研发、合作开发,已掌握冷水鱼养殖的20余项核心技术。

  价值提升增动力

  在天蕴公司的自动化初加工生产线上,一条鱼从被宰杀到加冰装箱,全程无菌且自动化流水作业,全部参照欧洲冷水鱼加工厂的模式设计和建造。

  今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公司对未来的发展进行了深入思考——单纯的初加工已不能满足持续增长的市场需求,不断延伸产业链,打造价值群或是价值链,才能在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我们正在乌鲁木齐打造冷水鱼精深加工及中央厨房项目,计划今年底全面建成并运营,该项目建成后可实现无菌加工、包装、配送,全方位满足消费者的食品安全需求。”张秀说。

  天蕴公司通过设立全资子公司的方式在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建设了3个养殖与加工项目和养殖繁育基地。其中,新源县鱼苗繁育项目有望解决三文鱼制种技术难题。此外,该项目除正在养殖的三倍体虹鳟外,还将研究繁育斑重唇和裸重唇两个土著鱼种,以此带动冷水鱼产业和水生种质资源保护协同发展。

  “公司已形成集研发、苗种繁育、智慧养殖、加工、冷链物流、销售、餐饮服务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产品将出口俄罗斯,出口合同已签订。”张秀说,“我们还将在渔业疫病防治方面加大攻关力度,希望能为新疆冷水渔业健康发展增添动力。”

时间:2020-10-29    来源:新疆日报
返回
Copyright © www.kelamayi.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克拉玛依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