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拉玛依网
新闻 > 疆内新闻
土专家的技术致富路

□通讯员/熊遇红

“2001年,我在乌什县阿恰塔格乡第一个发展设施大棚,从那时起我一直坚持学习、钻研种植技术。”6月30日,阿恰塔格乡加依塔格村村委会科技副主任刘学军说,现在他正在用自己的本领帮助村民们一起发家致富。

“辣椒种植最关键的是控温和控水。它在25℃—30℃的环境下长得最好,这个温度指的是地表温度。这时候白天拱棚的空气温度起码会达到40℃—50℃。”

“一般情况下,大家一看大棚温度这么高,害怕辣椒苗烧死,就会多通风。一通风,地表温度达不到要求,就会抑制辣椒生长。”刘学军说。这些经验都是刘学军向专家请教,或从书本中摸索,又被实践证实后得到的。

除了温度,控水也是有讲究的。大棚白天温度高不能灌水,土壤也不能太干或太湿,否则容易造成辣椒大面积死亡或影响产量。刘学军一般都选择晚上浇水,甚至后半夜浇水。多年来,他种植的大棚,常常在各种现场会上被作为样板向全县推广。

自2018年冬天开始,阿恰塔格乡在加依塔格村建设了100个蔬菜拱棚,种植辣椒、茄子等蔬菜,覆盖周围3个村100户贫困户。大棚种植反季节蔬菜对种植技术要求高,集中培训是最有效的办法。已经熟练掌握维吾尔语的刘学军,一手拿锄头,一手拿起了粉笔,给村民们讲课。

今年,在刘学军的严格把控下,100个大棚辣椒比别的地方提前一个月上市。批发价八九元一公斤,价格高出以往一倍左右,按100个大棚产量12吨计算,100户贫困群众总计增收5万元。

加依塔格村现有人口644户2471人,拥有核桃种植面积4300余亩,其中贫困人口238户879人。

2002年秋天,娶了乌什媳妇的伊犁小伙子吐尔洪·热合曼来刘学军这帮忙,两人结下了深厚感情,也成了事业上的伙伴。吐尔洪做饭用的面粉、清油都是从刘学军这里拿的。刘学军买一壶油,转身就分给吐尔洪半壶;他种着玉米的十几亩土地,分文不收转给吐尔洪耕种。

2004年,乌什县大力发展家禽养殖业,需要大量的鸡苗。两人就商量着一起培育鸡苗。刘学军买来养殖书籍,学习给鸡苗配防疫药剂。养殖的30多万只鸡苗存活率超过预期,获利7万元。

从第二年开始,刘学军集中力量忙大棚和果园种植,鸡场交由吐尔洪一手经营,4年时间净利润在30万元以上。

2018年5月,刘学军担任村委会科技副主任。他走家入户,看到有的核桃树下长满杂草,有的核桃结得稀稀拉拉,他皱紧了眉头,提出了打好核桃管理春夏秋冬“四大战役”的建议。

“春天万物生长,多施肥很重要,出芽越多,夏天结果就越多;夏管也很关键,尤其是6月份的肥料管理,一定要管饱管够,这是核桃膨大的特殊时期;秋天果子采摘了,就像是孕妇生产了一样,要施肥‘补好身子’;冬天,农民相对清闲,就要充分利用‘冬季攻势’学知识、长本领。”刘学军说。

乌什县近年推行林果提质增效工程,核桃种植越来越规范,效果越来越明显。什么时候该施肥了,什么时候要打药、修剪了,刘学军都及时提出建议,由村里进行统一安排、统一推进。

村里的核桃全部统一收购,销往内地,价格超出全县平均水平。2017年全村核桃亩产值在2500元左右,2018年增加到3100元,2019年达到3500至3700元,有些甚至达到6000元以上。在刘学军和村民的共同努力下,村民人均纯收入逐年增长,核桃正成为该村村民的“致富果”。

时间:2020-07-18    来源:新疆日报
返回
Copyright © www.kelamayi.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克拉玛依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