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拉玛依网
新闻 > 疆内新闻
韩玉鹏辞去高薪工作回乡“弄”红枣,一年销售收入上千万元 3000多家网店为啥认准他

【开栏语】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承载着中华民族孜孜以求的美好梦想。小康源自奋斗,小康点亮生活。每个人都有自己心目中的小康模样。在追梦的路上,天山南北各族干部群众勇立潮头,以争当时代弄潮儿的志向和气魄,干在实处、走在前列。从今日起,本报推出“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弄潮记”栏目,记录那些发生在基层的新观念、新风貌、新事物、新变化,展现天山儿女共建美好家园,在小康路、幸福路上砥砺奋进的生动实践。

□全媒体记者/宋卫国

放弃年薪20多万元的工作,从某世界500强公司驻外办事处项目计划控制经理到村合作社的负责人,若羌县铁干里克镇果勒吾斯塘村的韩玉鹏,用执着实现自己回村办工厂的梦想。

韩玉鹏2008年从新疆大学毕业,在某大公司找到了一份令人羡慕的工作,最终成为该公司驻外办事处的项目计划控制经理。就在前途似锦的时候,韩玉鹏却心心念念家乡的红枣,于是作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辞职回乡创业。

2012年,回到乌鲁木齐的韩玉鹏在淘宝网上开了一家卖若羌红枣的网店。韩玉鹏发现,作为商家,自己对产品的质量无法掌控,这严重影响了网店的销量和声誉。他再次作出决定,从乌鲁木齐回果勒吾斯塘村,专心致志地做红枣。

“啥?你要回村弄红枣?这绝对不行!”韩玉鹏的父亲种了大半辈子红枣,好不容易供出来的大学生又要回到村里,韩玉鹏的父亲着实有些恼怒。

最终,韩玉鹏说服了家人。2013年,他拿出自己所有的积蓄200多万元,建起了果勒吾斯塘村第一家红枣加工合作社——爱健康红枣专业合作社。

合作社成立后,韩玉鹏一头扎进红枣产业里,不断向种植专家请教红枣的生长特点,分析若羌红枣的产品特点,完善生产设备设施,搭建销售渠道……从零开始拓展自己的红枣事业。

随着红枣产业的发展,合作社投入也越来越多:2013年建成一条清洗、烘干、包装生产线,2016年又上了一套色选设备和紫外线杀菌仪,2019年将紫外线杀菌仪升级为微波杀菌仪。如今,爱健康红枣专业合作社已具备了每年7000吨的红枣处理能力,3000多家淘宝、天猫等网络销售平台店铺长期从爱健康红枣专业合作社进货。2019年合作社若羌红枣销售收入达1300多万元。目前,合作社的新厂建设正在推进,预计今年12月新厂可正式投产,届时红枣处理能力将达每年4万吨。

为了把好产品质量关,合作社聘请红枣种植专家,从开花授粉开始就给枣农提供技术支持,和枣农签订保护价收购订单,韩玉鹏还将自己在红枣期货市场上学到的知识、通过市场渠道获取的信息等分享给枣农,和枣农形成了利益共同体,大家一起做好红枣产业这篇文章。

随着合作社规模的扩大,韩玉鹏肩上的担子也越来越重,行业信息、期货市场行情、果树生长情况、产品质量控制……每一个环节都需要韩玉鹏高度关注,这让韩玉鹏的工作越来越忙碌,也让他的生活越来越充实。

“红枣是若羌县的特色产业,也是农民增收的主要手段,我相信只要扎下根、俯下身,就一定能在农村找到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韩玉鹏说。

梦想需要耕耘

□宋卫国

或许在一些人看来,韩玉鹏放弃高薪工作回村做枣农是很不明智的选择,但正是因为有无数个“韩玉鹏”,返乡创业,助力乡村振兴,才能有力推动我国广大农民与全国人民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在创业的过程中,韩玉鹏在助力若羌县红枣产业发展、增加果勒吾斯塘村村集体收入、带动村民实现增产增收的同时,也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做调研、下农田、搞研发、铺市场、建渠道……每一项工作都需要韩玉鹏静下心、俯下身去亲力亲为,只有努力耕耘才能让自己心中的那块田长出茁壮的幼苗、开出芬芳的花朵、结出累累的硕果。只要努力耕耘,梦想总有实现的那一天。

时间:2020-07-15    来源:新疆日报
返回
Copyright © www.kelamayi.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克拉玛依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