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拉玛依网
新闻 > 疆内新闻
吐鲁番热资源催生热经济

□全媒体记者/张瑞麟

6月28日中午,我国按照国际民航规章自行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喷气式民用飞机C919客机转场吐鲁番交河机场,将在此进行为期约1个月的高温试验试飞工作。

C919客机是被吐鲁番夏季高温吸引来的新“客人”。近年来,吐鲁番市充分利用丰富的光热资源优势,将得天独厚的热资源转化成热经济,为当地群众增加就业渠道,助推当地经济发展。

“热”成为资源

吐鲁番的“热”闻名全国。在这个全年日照时数3200小时,夏季气温常常在40℃以上、地表温度可达70℃以上的盆地,“热”已经成为可被利用的优势资源。

每到夏季,接受“烤验”的不仅仅是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还有不远万里赶来接受试验的汽车。

汽车出厂前,都要在高温、高原、高寒环境下进行“三高”试验,而吐鲁番就是国内“三高”试验中干热试验的主要场所之一。汽车要在此经历静态和动态双项试验,全面测试车辆空调、车型热管理系统、发动机等在极端干热环境下的表现。为了每年数千辆“测试者”,吐鲁番在火焰山脚下建起了占地2000亩的暴晒场,为国内外众多汽车、材料厂家及科研院所热区试验提供场地。

作为等待颁发适航证的C919客机,高温干热试验自然也是必经的特殊气象试飞科目之一。C919客机制造商——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试验中心经前期对全国机场历年气象数据统计分析,评估出吐鲁番交河机场夏季高温条件能够满足试飞要求,决定在交河机场组织试飞项目。

吐鲁番交河机场安全质量监督部主管王立飞介绍,在来到吐鲁番交河机场之前,为确保交付前飞机各项性能符合适航标准,中国商飞开启了“1+M+ N”多机场、多区域协同试飞模式,C919飞机6架实验机已全线进入高强度、高效率、高质量实验试飞阶段,此次在吐鲁番的试飞试验收集的飞机性能数据,也将成为未来C919颁发适航证的相关数据支撑。

“热”治疗疾病

热不仅能检测出问题,还能治疗“问题”。

在吐鲁番,沙疗的闻名程度不亚于当地盛产的葡萄和甜瓜。每年七八月份,位于吐鲁番境内的沙漠比平时更加热闹。

“不怕热”的游客们成群结队地来到这里,住进附近的民宿或客栈,期待着晒得滚烫的沙子能帮助他们赶走身体的病痛。

吐鲁番的沙疗颇有历史。近年来,随着吐鲁番旅游康养产业的不断发展,沙疗环境与以往相比已不可同日而语,特色民宿更为规范,特色餐饮品种多样,游客体验感提升,村民也因此增收致富。

家住伊犁的热依罕·麦麦提又开始计划今年的吐鲁番沙疗之旅了。“连着去吐鲁番埋沙3年了,感觉膝关节比以前好了很多。现在那里吃的住的都很方便,边度假边治疗,感觉很好。”热依罕说。

热依罕说的地方是位于吐鲁番市高昌区亚尔镇的沙疗中心,经过多年发展,沙疗中心已经成为疆内外游客进行沙疗的主要地点之一。

“热”推动发展

除了汽车、飞机及各种材料的高温试验和游客的沙疗体验,还有人把蔬菜专门拉到这里进行晾晒,热资源催生的热经济正在吐鲁番逐渐发展壮大。

新疆吐鲁番自然环境试验研究中心是吐鲁番从事汽车极端干热环境测试的单位之一,但试验中心又不只是进行汽车的干热测试,它是依法设置的集综合性检验检测、标准化和科研等为一体的高新技术服务机构,是利用极端的自然环境完成干热自然环境试验的基地。今年6月8日,试验中心成功注册“GR”商标,“GR”意为干热,自此吐鲁番得天独厚的热资源有了商标。

据了解,有了商标后,试验中心即可从事材料测试、车辆性能检测、纺织品测试、市场营销、气象信息、实验室用特制服装等6个领域的试验活动。

“干热实验更大的潜力在于带动上下游配套产业发展。每年汽车零部件、化工材料、塑料制品、橡胶制品等7大类2.5万种零部件及材料,被运来吐鲁番进行暴晒试验,直接带动吐鲁番住宿、餐饮、娱乐消费8000余万元,间接带动吐鲁番收入上亿元,这也将成为推动吐鲁番经济发展的新动能。”新疆吐鲁番自然环境试验研究中心业务发展部部长王力说。

时间:2020-07-09    来源:新疆日报
返回
Copyright © www.kelamayi.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克拉玛依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