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宋卫国
6月18日清晨,皮山县木奎拉乡和佳新村从晨光中醒来,居住在这里的易地扶贫搬迁户又开始一天充实的工作和生活。
和佳新村作为皮山县3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之一,共安置建档立卡贫困户597户2956人,和佳新村通过“党支部+公司+基地+贫困户”的模式,发展特色养殖业,走上“产业有托管,就业有收入”的脱贫之路。
从羊倌到羊“管家”
站在棚圈前,看着杜湖羊、乔达多胎红羊津津有味地吃着饲草,阿卜力米提·努日脸上露出了知足的笑容。“我原来在桑株镇的时候养了20只羊,现在和同事们要管3000多只羊呢。”阿卜力米提说。
阿卜力米提一家是和佳新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也是易地扶贫搬迁项目的受益户。搬迁之前他住在皮山县桑株镇阿亚格坡斯喀村,养育着3个孩子。家里没有耕地,靠阿卜力米提养羊、放羊维持生活。
2018年9月,阿卜力米提一家搬迁到了和佳新村,分到了1套80平方米的安置房、1座0.72亩的大棚和1座80平方米的棚圈。阿卜力米提将大棚和棚圈流转给了企业,每年通过流转,能收入2000元。
阿卜力米提有养羊的技术,来到皮山县方圆绿色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方圆公司)上班,和3名同事负责管理3000多只杜湖羊、乔达多胎红羊。
“现在我月工资有3800元,加上流转大棚和棚圈的收入,比搬迁之前增加了好几倍!”阿卜力米提说。
搬迁户成为产业工人
“把基地建成工厂,把棚圈建成车间,让易地搬迁户成为产业工人。”方圆公司总经理訾桂信说。
2017年和佳新村易地搬迁安置点建成后,为解决就业问题,和佳新村党支部、村委会根据搬迁之前贫困户的自身特点,制定了符合各自实际情况的安置措施。
方圆公司成立于2006年,是一家集种植、养殖、加工、销售、培训推广于一体的涉农企业,是自治区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自治区扶贫龙头企业。方圆公司总经理訾桂信说,公司每年可出栏2万多只羊,这些凝聚着贫困户辛劳成果的羊主要采取就地销售的模式,满足本地市场的需求。
方圆公司定期邀请畜牧专家根据羊的不同品种和不同季节的生长特点开展具有针对性的培训,不定期开展养殖技术人员经验交流会,让养殖人员相互取经。“以前我们养羊的时候都是凭经验、凭感觉,现在学到很多实用的知识,养殖更科学了。”阿卜力米提说。
产业扶贫工作再加力
皮山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王爱国说,和佳新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建成后,大力发展特色养殖业,投资6400万元建设100座高标准棚圈,充分调动贫困户参与产业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贫困户实现“就业收入+资产流转”的双重收入。
今年,皮山县继续围绕和佳新村特色养殖产业做文章,在和佳新村新建2000平方米冷藏库和保鲜库、5000平方米标准化厂房及一批消防水池、化粪池、道路等附属设施,总投资额将达1700万元。目前,以上工程已经完成90%的工作量,预计6月底将全部建成,7月投入使用。
“这些项目建成后将有助于和佳新村特色养殖产业的进一步发展,让更多贫困户靠养殖脱贫致富。”王爱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