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呼图壁县大丰镇树窝子村村民陈菊军
□整理:本报全媒体记者盖有军
通讯员 程勇 王春
我叫陈菊军,今年41岁,是呼图壁县大丰镇树窝子村村民。我因患有先天性心脏病,无法从事重体力劳动,是家中唯一一个“让父母放心不下的人”。
过去,我一直靠父母照顾。前些年,父母去世了,剩下我独自生活,虽然哥嫂时不时来照顾我,但没有生活技能的我感受到生活的艰辛和不易。自己8亩多承包地的收入只能解决温饱,生活就这样周而复始、止步不前。对未来的生活,我不敢有过多的规划和奢求。眼看着周围村民的日子过得红红火火,我急在心上,却又无可奈何。
这几年,在“访惠聚”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的关心下,我的生活一点点发生着改变。
2018年,在驻村工作队的努力下,我们村实现了土地整体流转,零星的土地被整体打包招标,以700元/亩的价格流转给专业合作社种植,我的收入增加了许多。除此之外,村里聘请我参与一片区卫生保洁工作,给我发工资。针对我的实际情况,工作队、村干部与呼图壁县“同心圆”爱心公益服务队共同商议,在2019年7月底为我量身定制开了一家小商店,名字就叫“同心圆商店”。有了这个小商店,我足不出户就能挣到钱。“同心圆”爱心公益服务队的志愿者还定期给我配送货物,解决了我腿脚不便的后顾之忧。小商店每个月能净赚2000多元。现在,我每天早上起床第一件事就是打扫自己的商店卫生,敞开大门,等待顾客上门,觉得每天的生活都有了盼头,也特别充实。
前不久,在工作队和村干部的努力下,我家的承包地以每亩870元的价格流转,承包地的收入又有了增加。2019年,我依靠土地流转、开小商店,再加上保洁收入,全年收入达到2万元,生活越来越好了。
2020年怎么干?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已经帮我计划好了:小商店适当扩大规模,增加一部分收入;庭院里养一些土鸡、种绿色蔬菜出售,又是一部分收入。这样,我的年收入力争达到3万元。收入增加了,条件好了,我相信会有姑娘看上我,我的生活一定会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