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何 玲 通讯员/李 霞
12月6日,阿合奇县哈拉奇乡创业基地内一片繁忙的景象,50多名员工在创业基地的厂房内认真操作着刺绣机,伴随着机器的转动,一个个具有柯尔克孜族特色的刺绣产品在工人们手中完成。
哈拉奇乡有着“刺绣之乡”的美誉,这里的柯尔克孜族传统刺绣色彩斑斓、搭配巧妙。为了让柯尔克孜族刺绣产品走出去,2017年,哈拉奇乡成立创业基地,并吸引了家景民族手工艺术有限公司和吾孜比克刺绣农民专业合作社入驻,解决了近百人就业。
在吾孜比克刺绣农民专业合作社10多平方米的展厅内,精美的刺绣手包、靠垫、地毯、民族服饰等产品让人目不暇接;工作间内10多名刺绣女工正在电动缝纫机、电动绣花机上进行刺绣加工。
“现在使用的电动绣花机效率很高,原来一天才能干完的活,现在两三个小时就干完了,我的工资也从以前每月1500元涨到了现在的3000元。”该合作社员工古那依·依不拉音说。
在家景民族手工艺术有限公司,员工正熟练地制作着手中的刺绣产品,30多名员工中建档立卡贫困户有21人。去年,该公司产品实现年销售额40万元。
该公司负责人肉孜巴义·木尔达西介绍,2014年初,在党和政府的大力扶持下,他在哈拉奇乡开了两家柯尔克孜族手工刺绣店,年销售额10多万元。随着手工刺绣店不断发展壮大,2017年,他成立了阿合奇县家景民族手工艺术有限公司,公司成立后开始吸纳当地贫困户就业。“现在,员工的月工资可以拿到700元至4000元不等,业绩突出的还有提成。”肉孜巴义说。
哈拉奇乡布隆村村民对谢古丽·木力多西是公司员工之一。2017年以前,对谢古丽还是一名家庭妇女,3个女儿中有两个是残疾人,丈夫没有工作,生活十分困难,一家人一直靠低保维持生计。
面对贫困的生活状况,对谢古丽下定决心要摆脱贫困。当她听说家景民族手工艺术有限公司正在招聘女工的消息后,立即报名。“在家门口就业,不仅能照顾家人,还能有一份固定收入,我很满意。”对谢古丽说。
由于勤奋好学,对谢古丽很快就熟悉了工作环境,现在每月能挣1500元。“以前靠养羊、低保过日子,现在我每个月有了固定工资,日子也越过越有奔头了。”对谢古丽开心地说。
在创业基地里,越来越多的贫困户像对谢古丽一样通过双手改善了生活。
下一步,哈拉奇乡将通过微信、微博等平台扩大柯尔克孜族刺绣的知名度,让柯尔克孜族刺绣产品销得更多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