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拉玛依网
新闻 > 疆内新闻
典型示范引领 乡村建设更美——巴州激发群众内生动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记者/杜建辉

笔直道路两旁的一座座农家小院内,生活区干净整洁,养殖区鸡鸭牛羊欢叫……走进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的村庄,一股清新村风扑面而来,一座座村庄充满活力。

今年,巴州扎实推进“百村示范、村村整治”工程,以典型示范为引领,将庭院经济发展、“旅游兴州”作为重要途径,不断激发广大群众内生动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巴州乡村颜值高

11月20日,记者走进尉犁县古勒巴格乡古勒巴格村,清澈的孔雀河环村而过,河道两岸民居错落有致,这个曾被垃圾“围堵”的小村庄,如今已成为“花园村”。

村民吾尔也提汉·吾买尔家大门上贴着“尉犁民宿1号”的字样,这个被誉为村里“最火”的民宿,今年“十一”期间,共接待了6批游客。

“‘十一’期间我一共挣了7000多元,游客在我家里住得都不想走了!”吾尔也提汉说。

今年,巴州紧紧围绕农村改厕、村容村貌提升等重点任务,遴选了100个典型示范村,计划到2020年全面完成100个示范村农户有无害化卫生厕所、污水实现有效治理、村组巷道硬化到户“3个90%”和垃圾实现集中收运处置、村庄环境卫生保洁“两个全覆盖”任务,积极探索建设一批高标准美丽乡村。

古勒巴格村将“三清一改”与“厕所革命”相结合,修整河道,清淤,平整简易游步道,种花植树,大力开展“除陋习、树新风”“美丽庭院”评比等群众性活动,形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邻居的事情帮着干、公共区域大家干”的新风尚,走出了一条“荒滩、河道整治+厕所改造+游园”的新路子。

“为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巴州今年优先安排4.5亿元用于美丽乡村建设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各县市财政累计投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资金5.44亿元。”巴州党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夏玉峰说。

截至目前,巴州以防渗防漏无害化处理为重点,新改建农村户厕2万余座,农村公共厕所基本实现全覆盖,全州296个行政村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98个行政村污水得到有效处理,100个行政村纳入自治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千村示范范围。

庭院经济富口袋

11月21日一大早,和硕县苏哈特乡苏哈特村村民姜爱英就将采摘的新鲜豆角、辣椒送到了县城的3个蔬菜零售店。近两年,姜爱英将承包的土地流转出去,在自家庭院里建起了小拱棚,发展庭院经济。

库尔勒市兰干乡结帕尔村二组贫困户蒲朝礼家养的鸡、鹅吸引了不少库尔勒市民前来购买,这让蒲朝礼心里乐开了花:“我家这个小小的院子每年能收入近万元,这是我以前从来没有想到的。”

因家里土地面积少,蒲朝礼常年靠外出打零工维持生计。库尔勒市农技推广中心驻结帕尔村“访惠聚”工作队和村“两委”结合他家的实际,帮助他制定了发展庭院经济的方案,将他家的庭院打造成了立体种植、种养结合的多元化庭院经济发展示范点。

在人居环境整治进程中,巴州共流转土地40余万亩,把大量的劳动力解放出来发展庭院经济或者投身二三产业。

“我们本着因人因地因业制宜、‘长中短’项目互补的原则,帮助农户选准庭院发展项目,基本做到‘户户有增收项目、人人有致富门路’,全县6128个庭院种养全覆盖,进一步拓宽了农牧民增收渠道,形成了农业产业化发展新的动力源。”和硕县副县长陈勇说。

截至目前,巴州发展庭院经济实现增收的农户约5万户,发展庭院经济面积约2万亩,其中培育示范户1.5万户(含贫困户5750户),各县市庭院经济奖励或补助落实2549万元,有力推动美丽乡村建设提档升级。

乡村旅游火起来

今年,巴州将“旅游兴州”作为农村人居环境转化的重要途径,充分发挥巴州旅游资源优势,加快培育乡村休闲度假等精品路线,推动农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

博湖县在有着先天地缘优势的乌兰再格森乡集约了1700亩土地,1400亩打造“花海世界”,300亩发展采摘园,将农区变为景区,大力促进乡村旅游。“十一”期间,206省道博湖县乌兰再格森乡段的“花海世界”鲜花盛开,众多游客“闻”花而来,徜徉在美丽的花海。

该乡乌图阿热勒村村民图尔加甫也“闻”花而动,赶着马和骆驼来到“花海世界”,把马和骆驼租给游客玩,每天两三百元的收入让图尔加甫的口袋渐渐鼓起来。尝到甜头的图尔加甫又在自己家院里开起了“鱼水之乡”农家乐,一个月的收入有2万元。

“‘花海世界’让村子变美的同时,带动了农家乐的火爆,农家乐又带动了当地土特产的销售,为农民增收致富开辟了新途径。”乌兰再格森乡党委书记赵霞说。

通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尉犁县盘活了农村闲置资源,培育“国道经济”小市场、“后备箱经济”小巴扎,开设100余处风情园、农家乐、采摘园,发展100余家特色民宿,与“一寨一湖一廊一村”串珠成链,带动600余农户吃上“旅游饭”,今年已接待游客150.4万人次,实现收益1.61亿元。

时间:2019-12-13    来源:新疆日报
返回
Copyright © www.kelamayi.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克拉玛依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