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拉玛依11月25日讯 记者李琳报道:15日下午,克拉玛依市克拉玛依区迎宾街道雅典娜社区内,一群小朋友从幼儿园出来,直接走上了一条绿化带中的小路。这条与车道平行的小路是半个月前由社区、小区物业、住建等部门联合协商铺就的,及时回应了居民反映的需要人车分离的问题,被居民称为“连心路”。一条小路折射出克拉玛依区加强和创新社区治理的成效。
自2015年被民政部确定为第三批“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以来,克拉玛依区紧扣“多元共治,提升社区服务水平”主题,坚持管理权限下放、工作重心下移,推进党建网、综治网、城管网、服务网“四网合一”,构建以党组织为核心,社区居委会、社区社会组织和党员、居民等各支力量共同参与的多元共治体系,初步形成了党建引领下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以互惠互利为原则,统筹辖区各方力量、资源参与社区治理太有必要了。”克拉玛依区天山路街道风华社区党支部书记谷雪蕾说。社区以党建为引领,完善与辖区党组织共建联建机制,通过与辖区共建单位签订目标责任书、定期召开联席会议,整合资源、提升服务。联席会议每月至少召开一次,有需要可随时召开,与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相关的单位受邀参加社区民情分析会,及时解决困难和问题。
克拉玛依区向街道和社区赋权、增能、减负,增强了多元主体参与社区治理的聚合力。区委和区政府将城管执法、市场监管、园林绿化等力量下放至街道,区有关职能部门派出单位及其负责人调整提拔要征求街道意见,赋予街道对区属各部门单位40%的绩效考核权重,雅典娜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袁京告诉记者,如今,社区反映的问题解决得更快了;同时建立了社区工作准入制度,切实减轻基层负担,保证社区更好地集中精力服务居民。
克拉玛依区委组织部党员干部培训中心主任左会生介绍,在多元共治体系下,原先“三不管”的路如今修通了,互相推诿的事情有人管了,社区为民办事效率高了,群众对社区工作越来越满意了。截至目前,克拉玛依区6个街道、67个社区先后解决物业、扶贫帮困等问题600余件。全区1800余名社区干部深入走访,确保社区居民困有所助、难有所帮、需有所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