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拉玛依网
新闻 > 疆内新闻
创业敢为人先 创新勇立潮头——记乌什县前进镇国家通用语言小学校长库尔班·尼亚孜

□新疆日报记者/张治立

16年前,库尔班·尼亚孜怀着爱国情怀和担当精神,在家乡创办了新疆第一所民办国家通用语言学校,把一批批学生送到内初班、内高班和大学,为他们插上了梦想的翅膀。

如今,为更好地传播科学文化知识、传播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塑造新时代全面发展的学生,库尔班创业办学的劲头更足了,创新教学的想法更多了。

■做难事 勇于挑战

做难事方成大业,做难事必有所得。

在乌什县农村长大的库尔班,1982年考上大学,掌握了国家通用语言,凭着勤奋好学、踏实肯干,就业和做生意都很顺利。他想,自己一个人享受懂国家通用语言带来的好处是不够的,要让更多的人在国家通用语言教育中改变命运。

国家通用语言的学习,要从娃娃抓起。库尔班想在前进镇办一所国家通用语言小学,招来的是周围人的不理解。“办学越是受阻,我越是看到了家乡很多人观念的落后,办学的愿望越是强烈。”库尔班回忆道。

建校舍操场、聘请教师、做家长工作……2003年5月,库尔班不知走了多少路、流了多少汗,前进镇国家通用语言小学终于落成。

招生难、留住教师难、完善教学设施难、改变孩子生活习惯难……面对一堆难题,库尔班没有气馁。很多家长刚开始带着半信半疑的心理,把孩子送进前进镇国家通用语言小学,但他们从一个个细节上发现,库尔班所做的一切实实在在是为了孩子好。

■育新人 敢于创新

怀着强国富民、育人为先的理想,库尔班努力做教育改革的奋进者、教育扶贫的先行者、学生成长的引导者。“普普通通一堂课,库尔班校长把它当成一件精品来打造。所以,我们学校的课堂才充满温情和特色。”前进镇国家通用语言小学教师申蕾说。

刚开始,孩子们称老师“保姆”。学校从外地请来快板老师,教孩子们打快板培养学习兴趣;找电视机、录音机来辅助学习……相处一段时间后,孩子们称老师为“妈妈”或“爸爸”。

等到孩子们能安静地听讲、认真地写作业、清晰地喊“老师”时,家长们发现孩子确实懂事了、学到知识了。一点一滴的变化,都是库尔班的匠心浇灌。

如今,国家通用语言小学早期毕业的学生在疆内外多所大学就读。学生穆萨·图尔贡2016年以701分的高分考取清华大学,成为从乌什县走出去的第一个清华大学学生。每一个在这里上过学的孩子及其家长,都能列举出很多收获。

■重实干 博采众长

学要学在深处,干要干在实处。

在前进镇国家通用语言小学采访,记者和学生们交流时,他们显得非常自信。因为他们能说一口标准的普通话,还有书法、扭秧歌、弹古筝、打安塞腰鼓等特长。

“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不是单纯地学会一门语言,而是要和中华文化结合起来,要把增强‘五个认同’、增进民族团结融入到学习中。”库尔班说。他还鼓励学生把学到的知识讲给父母,以“小手拉大手”的方式带动家长学习国家通用语言。

教学中,库尔班专门请老师编写了简易中华文化教材,给学生讲“孔子游学”“花木兰从军”等故事;教学生唱京剧、豫剧;将维吾尔族传统舞蹈与中华戏曲相结合,编排不同形式的文艺节目。

今年,库尔班在学校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如班级每天利用“班班通”播放一部爱国主义宣传片,全校学生每周集中观看一次红色电影;教师每周轮流进行民族团结教育宣讲,周末到学生家中走访;学生每月学两首红色歌曲,带动家长学一首红色歌曲等。生动活泼、内容丰富的活动,推动了教学工作更有成效。

时间:2019-11-09    来源:新疆日报
返回
Copyright © www.kelamayi.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克拉玛依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