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在红色收藏室见过织布用的纺车,那时候,怎么也想不到自己有一天能走进这么先进的纺织服装车间工作。”10月16日,在位于阿瓦提县的新疆卡迪丹服饰科技有限公司,19岁的塞菲耶·买合木提说。
和很多纺织服装公司有所不同,在这家绍兴市援疆指挥部招商引资企业的名称里有“科技”一词,该公司常务经理陈培新介绍,这是因为车间配备了15台激光自动切割缝纫车,800余台缝纫机均支持电脑操作。该公司目前就业人数750人,其中近600人来自贫困家庭。
“我们主要从事订单加工,服装出口到欧美。公司计划投资5亿元继续扩大规模,明年将用工人数增加至2500人左右,目前在厂的首批员工基本是中职院校纺织服装专业实习生,明年将成为车间骨干。”陈培新说。
塞菲耶·买合木提是阿瓦提县职业技术学校服装设计专业学生,来该公司技术部实习,主要学习制作服装模板。
“我家在阿瓦提县乌鲁却勒镇黄宫村,家里有6口人,20亩地。哥哥在村里开商店,因为父母身体不好,家里的生活开支基本上都靠哥哥。我希望实习期结束后能留在这家企业工作。”塞菲耶·买合木提说,7月份,她拿到800元实习工资,自己留了200元,其余的都交给了父母。9月份,她的工资涨到了1500元。
在阿克苏纺织工业城新疆依翎针织有限公司,同样19岁的努尔比耶·艾麦提已经是纺织服装车间的一名小组长。2018年9月,她毕业于上海群益职业技术学校服装设计专业,因校企合作机制,从实习期开始,她就一直在该企业上班。
“我家在疏勒县,一年的实习期满后,我想留在这里继续工作。我在这里认识了很多人,领导和师父给了我很多帮助,公司管吃住,我管理着31名员工,每月能拿到2500元工资。每月给家里寄1000多元,我自己也有了存款,今后我想继续提升学历。”努尔比耶·艾麦提说。
29岁的吐尔逊古丽·吐尔迪是该公司纺织服装车间的工作能手,最高拿过3588元工资。“我熟悉纺织服装的3道工序,在这里不仅学了技术,还学会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家里人都以我为傲。”她介绍,她家在阿克苏市喀拉塔勒镇托万克乔纳克村,她作为家里主要劳动力,实现了一人就业,全家脱贫。
为了让双职工留得下、干得好,新疆依翎针织有限公司还提供了公租房。热娜古力·麦麦提和丈夫肉孜·米吉提在该公司工作近2年,如今她已是缝纫一班班长,丈夫是包装车间班长,两人每月工资加起来四五千元。今年她和丈夫存钱买了辆二手轿车,今后还计划在阿克苏市买套房子。
2018年,阿克苏纺织工业城累计新增就业8240人,其中整建制转移就业5916人;贫困家庭劳动力转移就业2824人,占2018年新增就业的34%;2019年预计提供就业岗位8000个,截至目前累计新增就业6454人,其中贫困家庭劳动力转移就业514人。
根据阿克苏地区整建制转移就业工作安排,阿克苏纺织工业城转移就业服务站按照统一组织、统一培训、统一输送、统一接收的要求,整建制组织输送城乡富余劳动力到企业就业,做到空岗需求和组织输送无缝对接,实现劳动力转移就业和企业用工的双赢。同时输出地按照50:1的比例配备带队干部,在集中培训、组织输送和实现就业过程中全程跟踪服务,同时担任企业党建指导员和生产协管员,做好整建制转移就业人员思想工作,提升整建制转移就业质量。截至目前,转移就业服务站带队干部有53人,已建立贫困家庭劳动力就业跟踪服务台账,实现工资收入打入社保卡全覆盖。
(邓丽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