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9日,巴楚县琼库尔恰克乡阿克托格拉克村农业专业合作社社员领到土地流转费。 本报记者约提克尔·尼加提摄
本报全媒体记者/刘毅 於强富 韩沁言
10月19日上午,巴楚县琼库尔恰克乡阿克托格拉克村农业专业合作社大院内,百余户入社农民喜气洋洋,正在领取土地流转费。
“这次是给家中急需用钱的社员提前发放今年的土地流转费,每亩500元,共166万元。到年底,合作社将给其他社员发放土地流转费,还将根据合作社全年收益给全体社员分红。”阿克托格拉克村农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艾克拜尔·阿不力孜说。
社员阿卜力米提·马木提领到6000元土地流转费后开心地说:“加入合作社真好!”他告诉记者,这是他第一次领取土地流转费,加入合作社解决了他家没有劳动力的大问题,让他非常高兴。
阿卜力米提今年60岁,儿子外出务工,家里土地只能靠老两口打理。因为老两口年老体弱,干不动繁重的农活,田间管理不到位,去年他家种的棉花亩产籽棉只有200公斤。今年初,阿卜力米提将家里12亩土地全部流转给合作社,没想到这么快就见到了收益。
“仅土地流转的收入就赶上我去年种棉花的总收入了,到年底我还可以享受合作社的收益分红,真是太好了!”阿卜力米提说,今年他和妻子在合作社打零工,干些力所能及的活,还在自家庭院里养了鸽子,还可以获得1万元左右的收入,老两口今年总收入能超过2万元,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提高,脱贫致富过上好日子的信心更足了。
“合作社不仅提高了农民收入,解决了一部分村民家中没有劳动力的困难,还可以将一些精壮劳动力从土地中解放出来,使他们安心务工,获取土地之外的收入。”艾克拜尔说,合作社今年积极发挥龙头带动作用,优先聘用部分建档立卡贫困户在合作社务工,获取土地流转之外的收入。
2017年底,自治区农机局驻阿克托格拉克村“访惠聚”工作队根据该村实际,推动成立了这家农业专业合作社,到目前,合作社已流转村民土地6200亩,占全村土地面积的95%,全村653户农民有476户加入了合作社,合作社聘用的长期工作人员就达121人。合作社成立后,添置了多台大中型农机具,实现了棉花耕种和田管机械化,棉花生产水平大幅提升,经济效益大幅提高。去年,合作社籽棉平均亩产达到430公斤,比村里未入社农民的籽棉产量高出一倍。看到入社的实惠,去年底,村里许多未入社的农民纷纷加入了合作社。合作社在引领全村农业生产转型升级、带领村民脱贫致富中发挥了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