薰衣草(2012年·水粉)13cm×33cm □王健武
一号冰川(2000年·水粉)13cmx33cm
乌伦古湖(2014年·水粉)13cmx33cm
天山大峽谷(1986年·水粉)13cmx33cm
南门街景(1988年·水粉)13cmx33cm□王健武
作者简介
王健武,1936年生于陕西省勉县。1956年毕业于西北师范学院(现西北师范大学)艺术系美术专业。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曾任中国美术教育研究会常务理事、新疆美术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等职务,新疆师范大学美术系原主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王健武主要擅长色粉画,他创作的水粉、水彩等作品多次入选全国水彩、粉画展,并多次荣获国家级、自治区级奖项。1995年获自治区文联颁发的“金驼奖”,被授予“有突出贡献的美术家”称号。
□文/周 艺
灯光照在一幅幅色彩明丽厚重的画作上,述说着时光镌刻的记忆。今年5月,在乌鲁木齐市《时光的痕迹》王健武小幅色彩写生画展上,从事美术教育50余载的王健武老师,从数以千计的作品中挑选出近500幅小幅画作展出。观赏王健武先生的画,如同走进了温暖的记忆画面中。
这些尺幅不大但容量不小的写生作品,无论是巍峨壮阔、连绵不绝的天山,还是一望无际的薰衣草花海、蕴含着自然之美的乌伦古湖,那明朗清晰的色调,使小幅作品有了一种超常的分量感和深邃感。那些在飞驰的列车上、在路途中的色彩速写,则充分显示了他绘画技艺的娴熟和对转瞬即逝印象的把握。他的作品无不流露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
新疆艺术学院教授关维晓告诉笔者:“小幅写生其实很难画,要做到‘小中见大’,需要高度的概括。从构图、色彩到物象造型,都要做到最大限度的简练扼要,在艺术语言上要高度凝炼集中。其次,小幅写生要在巴掌大小的画面上经营,很少有回旋余地,它要求作者在落笔之前做到心中有数,把握大局,从整体出发。正是做到了这一切,才使他的小幅写生作品具备了一种精品格调。”
许多了解王健武老师的人,都说他分秒必争,随时随地用这种小画记录生活。当别人摆弄照相机按动快门的时候,他几幅十分精美的小画已经完成。这是他练习色彩、搜集素材、记录生活的手段。他说:“我常常把它作为一幅完整的作品来创作。”他用勤勉和激情留住了岁月中生动美好的场景。
新疆是个神奇的地方,无论春夏秋冬,大自然都有着丰富的色彩,纯粹的蓝天、明净的湖水、浩瀚的戈壁、如茵的草原……新疆是个热烈奔放的地方,独具特色的建筑风格,浓烈饱和的色彩装饰,丰富多彩的民族纹样,纯真热忱的笑脸……走进新疆,心灵才有深深的感动,从而焕发出创作激情,拿起画笔,描绘自然景物,描绘出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多彩生活,艺术才有更加广阔的空间。
王健武说:“随着某些西方现代美术思潮的冲击,有些学生认为绘画创作没有基本功也一样搞得出来,想要的素材可以随时从网络、影像库里轻而易举得到,无须花时间、花精力苦练写生基本功。有些画师则在写生现场用相机、手机代替画具,回来后再按照照片资料去临摹。”谈到这种现状,王健武认为,写生的价值不仅仅在于练笔,每一幅写生作品都是独立而独特的,它记录着画家面对自然的真实情感,记录着一段经历、一个故事。
走进自然,直面生活,把大自然的滋养哺育,把时代文化的风采,通过画笔升华为艺术之大美,将瞬间的激情、碰撞与感动永久地定格在作品中。它的生动性和生命力不仅仅是视觉感受,还应该融入心灵的感动。写生的魅力就在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