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副教授 尹小荣
■习近平总书记从践行党的根本宗旨、实现党的历史使命的高度,深刻阐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对开展主题教育提出明确要求、作出全面部署,为在全党开展主题教育指明了努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对新疆的教育工作者特别是党员干部来说,新时代教育工作要落实好初心使命,就要有为边疆教育的奉献之心,以自强不息的胡杨精神直面困难和挑战;就要有兴疆固边的奋斗之心,培养更多担当奉献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就要有勇于坚守并创新的真理之心和为维护稳定提供实践经验的责任担当。
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教育工作会议上,从践行党的根本宗旨、实现的历史使命的高度,深刻阐述了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对开展主题教育提出明确要、作出全面部署,为在全党开展主题教育指明努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动员和激励全党志在思想上来一次升华,在精神上来一次洗,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价值理念,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精神品格,更加自觉为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而努力奋斗。自治区育厅在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忘初心、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工作的重要论述之,结合我区教育事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阐释了主题教育在教育系统深入开展的重意义,明确了新时代新疆教育工作的目标和务。
一、新时代教育工作落实初心的深刻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初心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述。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总书记在江西考时提出:“以百姓心为心,与人民同呼吸、共运、心连心,是党的初心,也是党的恒心。”书记在纪念刘少奇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强调:“共产党人坚持的初心,就是对共产主理想的坚定信仰,就是对党和人民事业的永忠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初心的论述已形科学的理论逻辑。这个“初心”的内涵具有独特的主体维度、实践维度和真理维度。从主体维度看,初心是对人民的赤子之心,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公仆意识;从实践维度看,初心是对党和人民事业的忠诚之心,是为民族谋复兴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从真理维度看,初心是对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的信仰之心,是为全人类发展贡献智慧的决心。
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有目的地促进人的发展的社会活动。教育具有主体性,是人类社会在探寻自然知识本源、体认主体自我、设定历史自我的过程中,对知识的传承与分享。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能在教育中体现自身的能动性。教育具有实践性,是一切增进人的知识、技能、身体健康以及形成或改变人的思想意识的实践活动。教育的终极目标是追求真理,教育活动主要培养人们发现和探索真理的能力。新时代中国特色的教育初心是以人民教育为中心的服务之心,满足人民多元化、个性化、动态化教育需求的决心;是立德树人的责任之心,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对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的坚守之心,培养志向远大、造福人类的全球化人才。
二、新时代教育工作落实初心的使命担当
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教育应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长征之路披荆斩棘,为中华民族和中国共产党的伟大事业勇敢担当。新时代中国特色的教育应发挥主体能动性,强化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建设教育强国,把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为历史使命。
办好人民教育,充分发挥教育的主体性。新时代中国教育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们日益增长的更高水平、更高质量和更加多样化教育的需求与不平衡不充分教育发展之间的矛盾。而新时代的教育战略、教育政策、教育管理和资源配置方式都应着力解决当前教育的主要矛盾,充分发挥教育的主体性,尽量满足人民的教育需求,全面提高全国各族人民的教育获得感和幸福感。
坚持育人为本,强化为国育才的教育实践。国家发展到不同的历史阶段,教育的使命和责任也会体现不同的时代特征。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化和后工业社会的到来,人类面临的道德挑战日趋严峻。国家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既揭示了人才成长的根本规律,也阐释了人的全面发展的深刻内涵。人才的培养是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过程,育人是本,而育人的根本在立德,就是要学习和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学习和弘扬社会主义新风尚,成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模范。
建设教育强国,提升马克思主义真理观的教育价值。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真理是主体性和实践性的统一,而且是两者在历史的、现实的、具体的社会中的辩证统一。二十一世纪教育的一大趋势就是竞争和融合。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既凸显了新时代中国教育的主体性和能动性,也指明了我国教育发展的实践目标和任务;要求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提升教育综合实力和培养能力;同时扩大教育开放,提升教育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培养具有坚定共产主义信仰、关切人类共同命运、担当国际社会责任和不懈追求真理的追梦者。
三、新时代新疆教育工作如何落实初心和使命
新疆地处祖国的西北边陲,教育系统不仅要完成好全面深化改革、加强党的建设、促进脱贫攻坚等主要工作,还要解决好意识形态领域遇到的各类复杂问题,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夯实“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思想根基,为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落地生根服务,为实现新疆工作总目标服务。对新疆的教育工作者特别是党员干部来说,新时代教育工作要落实好初心使命,就要有为边疆教育的奉献之心,以自强不息的胡杨精神直面困难和挑战;就要有兴疆固边的奋斗之心,培养更多担当奉献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就要有勇于坚守并创新的真理之心和为维护稳定提供实践经验的责任担当。
以甘于奉献的胡杨精神凝聚主体。胡杨是新疆最古老的树种之一,又称“沙漠英雄树”。人们赞美胡杨,不仅因为其风姿,更因为胡杨的生命力中蕴含的“艰苦奋斗、自强不息、扎根边疆、甘于奉献”的精神。新时代新疆的教育工作者更需要直面强素质、提质量、促公平的教育挑战,并在教育管理者、教育实践者和受教育者之间形成良好的政治认同、情感认同和思想认同,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忘初心,恪尽职守,砥砺耕耘,滋兰树蕙,用胡杨精神育人,培养更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以全面提升教育质量为实践目标。新疆的教育事业是新时代新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新疆实现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负有重要的育人责任。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建设团结和谐、繁荣富裕、文明进步、安居乐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疆,需要大力培养热爱边疆扎根边疆、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人才,必须全面提升教育质量。目前,我区全面提升教育质量的重点在促进教育公平,要强化教育扶贫,支持农村教育。同时,提高教育质量的核心需要扎实推进教育改革,将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作为评价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使教育更加适应新疆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以实践的价值观和真理观导航。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价值观的真理性不能囿于抽象思辨和理论认识,而必须付诸社会实践。新疆正在大力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教育发展在改革开放中既有挑战,更有机遇。新疆广大教育工作者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刻领会和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总书记关于教育工作的重要论述,始终牢记初心和使命,在发展中不断开拓创新,努力提升国家和地区的文化软实力,高质量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